1981年1月3日,成千上萬(wan) 的宜昌百姓聚集在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的施工現場。人們(men) 扶老攜幼,舉(ju) 目遠眺,共同期待一個(ge)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隨著一聲哨響,施工現場的卡車同時發動,轟鳴聲震撼長江兩(liang) 岸。36個(ge) 小時之後,當運載卡車拋投下最後一車石料,長江被成功截流,兩(liang) 岸建設者們(men) 一起歡呼起來。

  這是一座怎樣的水利工程?它的成功截流又為(wei) 何會(hui) 如此牽動人心呢?

  反複論證試驗 攻克施工難關(guan)

  1958年2月,周恩來帶領100多名中外專(zhuan) 家乘船自武漢溯江而上,對長江三峽進行了考察。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開成都會(hui) 議,形成了《關(guan) 於(yu) 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劃的意見》的文件。

  但是,由於(yu) 當時的技術和條件都不太成熟,直到1970年,中央決(jue) 定先行修建三峽工程的配套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正式破土動工,轟轟烈烈的建設序幕也由此拉開!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正式動工後,成千上萬(wan) 來自祖國四麵八方的建設者們(men) 在葛洲壩安營紮寨。

  然而,由於(yu)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采取的是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方式,隨著工程的進展,一些亟待解決(jue) 的技術難點讓工程陷入了困境,工程建設在1972年被迫按下暫停鍵。

  1972年11月,周恩來任命水利專(zhuan) 家林一山負責葛洲壩工程的修改完善工作,完成了設計方案。

水利專(zhuan) 家林一山(左三)

水利專(zhuan) 家林一山(左三)

  1974年底,葛洲壩工程複工。1981年1月4日,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成功截流!1988年8月,這座萬(wan) 裏長江第一壩,耗時18年終於(yu) 竣工!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水患,具有發電、改善峽江航道等功能,可發揮巨大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

  同時,它提高了我國水電建設的科學技術水平,這項工程培養(yang) 和鍛煉了一支高素質的水電建設隊伍,為(wei)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80年,畫家何家英為(wei) 描繪中國人民夜以繼日建設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時的景象,創作了中國畫《春城無處不飛花》。

  平直線條勾勒大壩輪廓 點點燈光照亮宏偉(wei) 工程

  《春城無處不飛花》描繪了一群女工夜晚收工後在街頭買(mai) 花、戴花,彼此裝扮的歡樂(le) 情景。作品通過濃淡關(guan) 係凸顯了眾(zhong) 女工為(wei) 那位白衣女工戴花的情節。

  畫麵著力描繪了一位俊俏、大方、樸素的女工形象。她滿臉喜悅,麵色潮紅,也因眾(zhong) 女工為(wei) 她裝扮而顯得幾分羞澀。

  前景那位蹲下來買(mai) 花的女工,位置最前、形象所占空間最大,畫家卻用淡墨來處理。

  畫麵左側(ce) 那位背對觀眾(zhong) 的女工,則以濃墨塑造,她的窈窕身材恰恰是對女性形象最好的詮釋。

  白衣女工左手邊的兩(liang) 位女工,她們(men) 生動的體(ti) 態使整個(ge) 畫麵具有動感。

  畫作通過縱向構圖,在圖像上暗示了這些女工的電焊工身份,也增添了畫麵空間的縱深感。

  對於(yu) 畫麵的背景,畫家采用了平直的線條勾勒出大壩結構的輪廓,反映出建設工地工作嚴(yan) 謹的氛圍。

  女工身後下班的工人陸續通過棧橋離開工地,而大壩建設仍在馬不停蹄地運轉,平台上還有夜班工人正在焊接。

  夜幕深處,吊車和工地上燈光點點,閃爍著色彩斑斕的光亮,工人們(men) 的熱情和汗水都融在這燈光中,照亮這拔地而起的宏偉(wei) 工程。

  深入生活 獲取創作靈感

  1957年出生於(yu) 天津的何家英,畢業(ye) 於(yu) 天津美術學院,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是當代中國畫壇享有盛譽的工筆人物畫家。

畫家 何家英

畫家 何家英

  他將歐洲古典主義(yi) 人物造型與(yu) 中國傳(chuan) 統工筆畫相結合,塑造了富有時代氣息的中國現代人物形象,代表作主要有《山地》《十九秋》《秋冥》和《舞之憩》等。

  他在葛洲壩寫(xie) 生期間,以買(mai) 花姑娘作為(wei) 線索,表現了一群女工圍繞著買(mai) 花、戴花而洋溢著的青春萌動,以“花”為(wei) 主題讚美青年建設者們(men) 的花樣年華。 

  畫家何家英深入葛洲壩生活,將真切的體(ti) 驗和感受融入到藝術創作中,使其在表達現代生活的語境中完成了對時代特征的構建。作品一經亮相,受到各界好評。

  治水千秋利,放歌百歲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wei) 推進新時代治水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如今,中國人民將接續奮鬥,以偉(wei) 大的創造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在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乘風破浪,堅毅前行,再創新的更大的輝煌!

  在修建葛洲壩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的過程中建設者們(men) 遇到了哪些困難?《春城無處不飛花》還有哪些藝術特色?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王炳林、美術評論家尚輝一起,了解《春城無處不飛花》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