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

人民解放軍(jun) 兵臨(lin) 北平城下

國民黨(dang) 軍(jun) 傅作義(yi) 集團陷入絕境

為(wei) 了爭(zheng) 取北平和平解放

中共地下黨(dang) 為(wei) 瓦解傅作義(yi) 集團

製訂了一係列行動計劃

1959年,畫家葉淺予根據

人民解放軍(jun) 和平解放北平

這一重要曆史時刻

創作了美術作品《北平解放》

人民解放軍(jun) 在正麵戰場上英勇奮戰

中共地下黨(dang) 員也進行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暗戰

在北平解放前夕

潛伏在敵人身邊的一批中共地下黨(dang) 員

為(wei) 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不朽功勞

如今,北平地下電台的

親(qin) 曆者方亭已年近百歲

她當年經曆了怎樣的地下工作?

一起來聽她的分享

在人民解放軍(jun) 內(nei) 外夾擊的強大攻勢下

1949年1月21日

共產(chan) 黨(dang) 和國民黨(dang) 雙方代表

在《關(guan) 於(yu) 北平和平解決(jue) 問題的協議書(shu) 》上簽字

此後,傅作義(yi) 25萬(wan) 守軍(jun)

陸續撤出市區並接受解放軍(jun) 改編

緊接著解放軍(jun) 入城接管防務

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北平解放標誌著平津戰役的偉(wei) 大勝利

為(wei) 人民解放軍(jun) 向全國大進軍(jun) 創造了有利條件

 

畫家葉淺予在《北平解放》中

表現了1949年1月31日

人民解放軍(jun) 進駐北平的場景

為(wei) 了呈現出解放軍(jun) 進城

萬(wan) 眾(zhong) 歡欣、普天同慶的場麵

葉淺予一反此前以寫(xie) 意為(wei) 主的藝術風格

采用中國工筆重彩畫的表現方式

來創作《北平解放》 

畫作表現的場麵宏大

十分考驗畫家場麵調度的能力

葉淺予采用“S”形構圖

來呈現解放軍(jun) 進城的場麵

解放軍(jun) 隊伍在群眾(zhong) 的簇擁中前進

數百個(ge) 人物的形象都清晰可辨

生動真實地展現出人民群眾(zhong)

對解放軍(jun) 的擁戴

整幅作品采用鳥瞰視角

將北平城內(nei) 著名的文化古跡囊括其中

層次分明、錯落有致

表明北平免遭炮火

畫作的點睛之筆

是華表旁飛翔的和平鴿

寓意著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畫麵中滿城遍插的紅色旗幟

作為(wei) 主要的視覺元素發揮著多重作用

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葉淺予還吸取了

年畫漫畫等藝術的一些表現形式

把傳(chuan) 統青綠山水畫的色彩和章法融入其中

讓觀眾(zhong) 更容易接受和欣賞

更多美術解析↓

1949年,幸免於(yu) 戰火的北平

成為(wei) 首都北京

70多年後的今天

北京作為(wei) 中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

和科技創新中心

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

邁進新時代

波瀾壯闊的北京建設

又翻開了可持續發展的嶄新篇章

一個(ge) 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正出現在世人麵前

北平地下電台為(wei) 北平和平解放

發送了大量重要情報

其中,傅作義(yi) 的女兒(er) 傅冬菊

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劉嶽為(wei) 您講解更多細節

《北平解放》還有什麽(me) 藝術特色?

讓我們(men) 跟隨美術專(zhuan) 家於(yu) 洋一起

了解《北平解放》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