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

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jun)

強渡黃河,挺進中原

千裏躍進大別山

揭開了解放戰爭(zheng) 戰略反攻的序幕

1961年

畫家艾中信以劉鄧大軍(jun) 夜渡黃河

這一曆史事件為(wei) 題材

創作了中國美術史上的

經典油畫作品《夜渡黃河》

1947年6月30日晚上12點

指揮部下達渡河命令

先遣連的勇士們(men) 乘上木舟、架起機槍

開始強渡黃河

最終衝(chong) 破國民黨(dang) 的防線

占領黃河對岸

此後經過3個(ge) 夜晚的奮戰

12萬(wan) 解放軍(jun) 主力部隊

全部渡送到黃河南岸

艾中信創作《夜渡黃河》時

激昂雄渾的《黃河大合唱》

曾激發了他的創作激情

畫作中解放軍(jun) 戰士

人馬齊集、密密層層

黃河蜿蜒流淌像一條巨蟒

解放軍(jun) 戰士踏上蟒背一躍飛過天險

劉鄧大軍(jun) 的英雄氣概被

展現得淋漓盡致

創作《夜渡黃河》時

艾中信並未采用

烽火連天的戰爭(zheng) 場麵

而是通過在月明星稀的初夏之夜

展開奇襲的場景來表達

整幅畫動靜結合

在平塗手法繪就的藍色寧靜天空下

近景的浪花、中景的旗子

以及遠景的煙霧

艾中信都用寫(xie) 實手法一一展示

他還特別借用兩(liang) 顆照明彈

巧妙地把夜景呈現出來

1

  在“夜渡”這個(ge) 詞上,他抓住了兩(liang) 顆照明彈,這是畫家在取材時運用的一種非常高妙的藝術手段。

——美術評論專(zhuan) 家劉萬(wan) 鳴 為(wei) 更好地銘記那段曆史

發揚“渡河精神”

河南省台前縣在強渡黃河的渡口

建立了劉鄧大軍(jun) 渡黃河紀念館

今天的台前縣因為(wei) 特色產(chan) 業(ye) 、

農(nong) 業(ye) 扶貧基地等一係列舉(ju) 措

已經走上了富裕之路

這裏的人們(men) 在新時代的大潮中

朝著更加光明的未來

穩步前行!

艾中信為(wei) 何選擇夜晚渡河的曆史瞬間

作為(wei) 創作題材?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黃黎

美術評論家劉萬(wan) 鳴一起

了解《夜渡黃河》背後的故事!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