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wei) 大的民主革命戰士
1946年7月15日下午5時許,在雲(yun) 南昆明西倉(cang) 坡附近的一條小路上,突然響起了一陣密集的槍聲,隨即一位中年男子倒在血泊之中。
國民黨(dang) 策劃的這次暗殺行動讓全國震驚,民眾(zhong) 群情激憤,被暗殺的中年男子究竟是誰呢?
這位被國民黨(dang) 反動派暗殺的中年男子是著名的詩人、學者、民主革命戰士聞一多。聞一多1899年出生於(yu) 湖北浠水縣,13歲考入清華學校,23歲時赴美留學。他先後在芝加哥美術學院、科羅拉多學院和紐約藝術學院學習(xi) 美術,同時從(cong) 事新詩創作和文學研究,且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書(shu) 畫、篆刻也造詣頗深。
在海外求學的聞一多始終對祖國飽含深情。1925年,聞一多有感於(yu) 祖國被列強欺淩,懷著強烈的愛國之情,寫(xie) 下了著名的一組詩歌《七子之歌》。
1943年,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聞一多開始與(yu) 中共昆明地下黨(dang) 組織接觸,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摯友,並於(yu) 1944年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此後,他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政治活動,支持廣大愛國青年的民主運動,成為(wei) 一名反獨裁、反內(nei) 戰的民主鬥士。
1945年12月1日,在昆明,國民黨(dang) 出動了大批軍(jun) 警和特務襲擊西南聯大和雲(yun) 南大學,導致4名師生遇難。慘案發生以後,聞一多悲憤交加,寫(xie) 了一篇揭露慘案真相的文章,號召未死的戰士們(men) 踏著四烈士的血跡繼續戰鬥。
1946年6月底,國民黨(dang) 軍(jun) 發動了全麵內(nei) 戰。為(wei) 了反對內(nei) 戰,聞一多發表了許多重要講話。聞一多勇敢無畏的鬥爭(zheng) 精神,使國民黨(dang) 反動派對他恨之入骨。國民黨(dang) 特務製定了一個(ge) 暗殺名單,名單上民盟領導人李公樸排在第一位,聞一多排在第二位。
1946年7月11日夜,民主同盟領導人之一的李公樸被國民黨(dang) 特務暗殺。7月15日上午,雲(yun) 南大學至公堂召開李公樸先生殉難經過報告會(hui) 。在會(hui) 上,聞一多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講演》。
聞一多犀利的言語直指國民黨(dang) 反動派的黑暗統治。當天下午,聞一多在返回西倉(cang) 坡宿舍的途中,遭遇國民黨(dang) 特務暗殺,壯烈犧牲。
聞一多先生犧牲之後,在社會(hui) 上引起了怎樣的反響?
“ 聞一多之死使國民黨(dang) 徹底失去了民心,從(cong) 而推動了國民黨(dang) 政府一步一步地走向失敗。”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江英
7月17日,毛澤東(dong) 和朱德聯名致電昆明國立西南聯大,請轉聞一多先生家屬並深表哀悼:“驚悉一多先生遇害,至深哀悼,先生為(wei) 民主而奮鬥,不屈不撓,可敬可佩。今遭奸人毒手,全國誌士必將繼先生遺誌,再接再厲,務使民主事業(ye) 克底於(yu) 成,特電致唁。毛澤東(dong) ,朱德。”
在中國人民爭(zheng) 取民主自由的進程中,聞一多不是第一個(ge) ,也不是最後一個(ge) 為(wei) 民主事業(ye) 獻身的人。
聞一多用他的生命和鮮血詮釋了民主黨(dang) 派的曆史選擇:接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決(jue) 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擁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國。
1979年,畫家聞立鵬為(wei) 了緬懷聞一多為(wei) 民族獨立和解放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寄托對父親(qin) 聞一多的崇敬與(yu) 思念之情,創作了油畫作品《紅燭頌》。
冷暖色調襯托悲愴氣氛
《紅燭頌》是一幅以民主革命戰士聞一多為(wei) 主題創作的油畫作品。作品用鋪滿紅色色彩的特點來表達人物的形象,這種暖色調是一種激昂的、悲劇性的、悲愴的色調,是生命鮮血的顏色。
同時作品又在色彩上存在明暗關(guan) 係和冷暖關(guan) 係,盡可能把背景變暗再變暗,將人物衣著的黑和頭發的黑從(cong) 畫作中襯托出來。
“黑與(yu) 紅,兩(liang) 種顏色在一定程度上都構成了火焰的造型,在視覺上造成了一種劇烈的湧動之感,在情感上也構建了熱烈之中的悲愴氛圍。”
——美術評論家於(yu) 洋
在畫作《紅燭頌》中,聞一多麵龐的左下角有一支紅燭正在燃燒,燭光照亮了聞一多的麵容,也預示著革命精神的永恒不滅。
在畫作背景中,燭光被放大、擴展、重疊,最終形成了鋪天蓋地之勢,這也代表著千千萬(wan) 萬(wan) 與(yu) 聞一多一樣不屈不撓、勇於(yu) 犧牲的仁人誌士大義(yi) 凜然的革命精神。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紅燭頌》的作者聞立鵬是聞一多的小兒(er) 子。當聞立鵬創作《紅燭頌》時,距離父親(qin) 蒙難已經過去30多年了,但是失去父親(qin) 的痛楚卻依然深埋心底。
自那時起,聞立鵬心中就有一個(ge) 想法:要將父親(qin) 的精神永恒地留在畫作裏,而他想到的第一個(ge) 創作意象便是紅燭。
“ 紅燭代表他的人生的整個(ge) 經曆、他的思想人格,就是燃燒自己來照亮別人。”
——聞一多之子 聞立鵬
聞立鵬將聞一多的學者風度、民主鬥士寧死不屈的精神與(yu) 紅燭的意象完美結合,最終創作完成了油畫作品《紅燭頌》。
偉(wei) 大的民主革命戰士聞一多為(wei) 爭(zheng) 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中國人民的解放,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中國知識分子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道義(yi) 擔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充分肯定了我國廣大知識分子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全社會(hui)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愈發濃重。廣大知識分子將愛國之情、報國之誌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wei) 大事業(ye) 之中,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民黨(dang) 反動派為(wei) 什麽(me) 暗殺聞一多?油畫《紅燭頌》還有哪些藝術特色?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江英、美術評論家於(yu) 洋一起,了解《紅燭頌》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