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平山縣的西柏坡村,有一排低矮的土磚房。1948年,這裏是中共中央軍(jun) 委作戰室,黨(dang) 中央和毛澤東(dong) 主席在這裏運籌帷幄,決(jue) 勝千裏。
周恩來總理曾說:“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裏,指揮了一場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zheng) 。我們(men) 這個(ge) 司令部,一不發槍,二不發人,三不發糧,隻發電報。”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期間,從(cong) 西柏坡向各個(ge) 戰場發出了數百封電報。遼沈戰役之中,有一個(ge) 地名被反複提及,那就是錦州。
毛澤東(dong) 主席曾寫(xie) 下“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wei) 大問題”的詩句,將錦州之戰與(yu) 偉(wei) 大的長征同詩並舉(ju) 。
遼沈戰役關(guan) 鍵一戰 民心所向攻無不克
如果將中國地圖比喻成一隻雄雞,位於(yu) 遼寧省西南部的錦州就處在這隻雄雞咽喉的要害之處。
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zheng) 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jue) 定性階段。中共中央當機立斷,準備與(yu) 國民黨(dang) 軍(jun) 隊進行戰略決(jue) 戰,方向首先定在東(dong) 北戰場。
這是一場事關(guan) 中國前途命運的大決(jue) 戰,首先攻打哪座城市,卻一時難以決(jue) 斷。
東(dong) 北野戰軍(jun) 領導人認為(wei) 應該先打長春,步步為(wei) 營,一步步往南推進。
而先打錦州我軍(jun) 將麵臨(lin) 一條漫長的補給線,且這條補給線將可能隨時被旁邊的國民黨(dang) 部隊切斷。
毛澤東(dong) 主席主張千裏奔襲直取錦州。如果拿下錦州,就可以切斷東(dong) 北敵軍(jun) 向華北的退路,就地全殲。這是黨(dang) 中央從(cong) 全局考慮作出的決(jue) 策。
1948年9月12日,東(dong) 北野戰軍(jun) 發動了聲勢浩大的遼沈戰役,錦州之戰是其中的關(guan) 鍵一戰。
蔣介石急調11個(ge) 師10萬(wan) 餘(yu) 人增援錦州。
東(dong) 北野戰軍(jun) 以兩(liang) 個(ge) 縱隊8萬(wan) 餘(yu) 人,在通往錦州的交通要隘塔山對國民黨(dang) 援軍(jun) 進行阻擊。
塔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中最慘烈的一戰。鏖戰6天6夜,我軍(jun) 打垮了敵人數十次衝(chong) 鋒,成功阻止了國民黨(dang) 援軍(jun) 企圖增援錦州的計劃。
在進行塔山阻擊戰的同時,1948年10月14日,我軍(jun) 對錦州正式發起總攻,僅(jin) 用31個(ge) 小時全殲錦州城內(nei) 守敵近9萬(wan) 人。
攻打錦州之所以能迅速取得勝利,解放軍(jun) 得到了人民群眾(zhong) 熱烈的擁護和支持是其中一個(ge) 重要原因。
毛澤東(dong) 主席多次提起“錦州那個(ge) 地方出蘋果”的故事。他說:“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裏有很多蘋果,我們(men) 的戰士一個(ge) 都不去拿,我看了這個(ge) 消息很感動。在這個(ge) 問題上,戰士們(men) 自覺地認為(wei) :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wei) 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men) 的紀律就建築在這個(ge) 自覺性上邊。這是我們(men) 黨(dang) 的領導和教育的結果。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產(chan) 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裏頭出來的。”
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人民軍(jun) 隊就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敵於(yu) 天下。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 江英
錦州戰役的勝利,為(wei) 遼沈戰役取得全勝奠定了基礎。攻克錦州之後,東(dong) 北野戰軍(jun) 接連解放長春、沈陽等地,52天之內(nei) 共殲敵47.2萬(wan) 人。
遼沈戰役的勝利,為(wei) 解放平津與(yu) 華北創造了有利條件,使解放戰爭(zheng) 獲得了一個(ge) 穩固的戰略大後方。
1969年,畫家任夢璋、張洪讚、李樹基、廣廷渤以錦州戰役為(wei) 主題創作《攻克錦州》,用藝術的方式展現了這場大決(jue) 戰中的關(guan) 鍵之戰。
回望決(jue) 戰瞬間 定格曆史永恒
畫家以側(ce) 麵的視角橫向展示了人民解放軍(jun) 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錦州發起攻擊的戰鬥場景,畫作具有突出的現實主義(yi) 風格。
畫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特色、層次分明。左側(ce) 是與(yu) 敵人交鋒的戰士,右側(ce) 是前仆後繼、不斷向前的隊伍。
遠景中人物起到鋪陳敘事背景的作用,營造出戰場激烈紛雜的環境。
中景的戰士是畫作的焦點,他們(men) 大步飛奔,身姿俯衝(chong) 向前,在衝(chong) 鋒號的感召下,每位戰士猶如離弦之箭,給觀者強烈的代入感。
畫麵中心的指揮員站在隊伍的最高處,他揮手向前,體(ti) 現了解放軍(jun) 戰士英勇無畏、一往無前的氣魄。
指戰員身旁的紅旗是畫作的核心,紅旗上依稀可見激戰留下的彈孔,它傳(chuan) 遞出的堅定的信念和勝利的決(jue) 心,給人以極大的精神鼓舞。
畫麵右側(ce) ,有負傷(shang) 衝(chong) 鋒的勇士,拉響手榴彈、緊抱炸藥包助攻的戰士。
在衝(chong) 鋒前進的道路上,畫家運用了不同灰度的棕色,以厚塗堆積的手法勾勒出一個(ge) 被炮彈炸開的炮坑。
炮坑的周邊,殘垣斷壁覆蓋著炮筒槍管、翻倒的鋼盔等,這些細節生動地描繪出敵軍(jun) 狼狽逃竄的圖景,也預示著再精良的裝備也無法挽回國民黨(dang) 反動派慘敗的結局。
回望激動人心的大決(jue) 戰,任夢璋等幾位畫家開始創作油畫《攻克錦州》。但他們(men) 畫出的第一批草圖,卻難以令人滿意。
動作都畫得不對,拿槍的姿勢不對,拚刺刀的時候怎麽(me) 樣使勁都畫得不對,畫得有點假。
——畫家 任夢璋
幾位畫家都沒有從(cong) 軍(jun) 經曆,為(wei) 了更精準地刻畫解放軍(jun) 將士們(men) 在錦州之戰中的人物狀態和動作細節,畫家們(men) 專(zhuan) 程前往部隊體(ti) 驗生活與(yu) 戰士們(men) 朝夕相處。
兩(liang) 個(ge) 月的部隊生活,畫家們(men) 對戰士們(men) 在實戰中的狀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創作了豐(feng) 富的人物速寫(xie) ,對他們(men) 的戰術動作和麵部神態進行了大量描摹。
最終,一個(ge) 個(ge) 英勇無畏的戰士形象成為(wei) 畫家們(men) 筆下的永恒經典。這幅畫作將黑土地上英烈們(men) 不畏犧牲的戰鬥精神,永遠地定格在恢弘壯闊的畫麵之中。
賡續紅色血脈 銘記革命英雄
錦州戰役的勝利,鼓舞了全軍(jun) 的戰鬥意誌,取得了豐(feng) 富的戰鬥經驗,也加速了全國解放的進程。
從(cong) 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依次展開。在大決(jue) 戰的142天裏,人民解放軍(jun) 共殲滅國民黨(dang) 軍(jun) 隊154萬(wan) 餘(yu) 人,為(wei) 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一場戰役改變曆史,一座城市銘記英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錦州賡續紅色血脈,為(wei) 高質量建成遼西中心城市而奮鬥。2020年,錦州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到1072.2億(yi) 元,相比1949年的9768萬(wan) 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錦州戰役中還有哪些鮮為(wei) 人知的故事?畫作《攻克錦州》中有哪些獨特的巧思?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江英、美術評論家於(yu) 洋一起,了解《攻克錦州》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