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支神秘的解放軍(jun) 部隊來到地處華北平原的一個(ge) 小村莊——西柏坡,他們(men) 悄悄地建起了水電站,豎起了密密麻麻的電線杆。那時的人們(men) 並不知道,這樣一個(ge)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小山村即將成為(wei) 全國革命的指揮中心。
西柏坡如何成為(wei) 黨(dang) 中央機關(guan) 駐地?在這裏又發生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呢?
從(cong) 西柏坡啟程 踏上“進京趕考”之路
1947年夏初,負責給中央工委尋找駐地的考察小組來到河北省西柏坡村時,發現此處三麵環山,一麵臨(lin) 水,進可攻,退可守。經過考察小組實地勘察後,中央工委最終將駐地選在了這裏。
1948年4月,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前委,葉劍英、楊尚昆率中央後委,先行到達西柏坡,與(yu) 中央工委會(hui) 合。5月26日,毛澤東(dong) 抵達西柏坡,黨(dang) 中央機關(guan) 勝利完成了戰略性的偉(wei) 大轉移。從(cong) 此,西柏坡便成為(wei) 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
毛澤東(dong) 和中央軍(jun) 委在西柏坡一起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可以說,西柏坡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從(cong)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持續142天,殲滅國民黨(dang) 軍(jun) 隊154萬(wan) 餘(yu) 人,使國民黨(dang) 賴以發動反革命內(nei) 戰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為(wei) 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西柏坡召開了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即將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運籌帷幄的曆史性會(hui) 議。
毛澤東(dong) 諄諄告誡全黨(dang) :“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wan) 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兩(liang) 個(ge) 務必’的提出,證明了一個(ge) 日益走向成熟的政黨(dang) 勇於(yu) 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決(jue) 心和氣魄。”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 雷琳
在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後,中共中央和軍(jun) 委機關(guan) 決(jue) 定遷往北平。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dong) 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告別前來送行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離開了中國革命的最後一個(ge) 農(nong) 村指揮所——西柏坡,踏上“進京趕考”之路。
2010年,畫家陳承齊根據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臨(lin) 行前當地群眾(zhong) 前來送行的曆史場景,創作了油畫《進京趕考》。
人物眾(zhong) 多 氣勢磅礴
畫麵當中以折線形的構圖,自左上角向右側(ce) 猶如洪流曲折浩蕩,產(chan) 生強大的視覺衝(chong) 擊力。
毛主席位於(yu) 畫麵的中心,一束光線從(cong) 左側(ce) 傾(qing) 斜而下,製造出一種舞台效果,兩(liang) 邊的群眾(zhong) 形成兩(liang) 條斜線向中央聚攏,群眾(zhong) 多以背影和側(ce) 身站立,與(yu) 中心人物形成反差和襯托的關(guan) 係。
周恩來位於(yu) 畫麵的左部,他與(yu) 老鄉(xiang) 之間真切的身體(ti) 語言的互動,形成了一種情感的聯結。
劉少奇同誌正在耐心地傾(qing) 聽群眾(zhong) 的訴說,他的麵部和肩膀的光線把他與(yu) 其他群眾(zhong) 區分開來。
朱德和任弼時位於(yu) 同一個(ge) 區域,朱德抱起小孩兒(er) ,慈祥地微笑,孩子背部的黃色衣服提亮了畫麵,任弼時同誌的服飾也成為(wei) 一個(ge) 有辨識度的體(ti) 貌特征。
此外,畫家還注重對環境的描繪,在山石與(yu) 人群中間是北方典型的經曆了冬天,正在等待春風喚醒的草甸。畫家以揉擦的畫法把還在枯寂中的草木狀態表現了出來,也將一種冬盡春來的希望融入這一片暖色中。
傾(qing) 盡心血 厚積薄發
陳承齊先生他出生於(yu) 1946年,1984年畢業(ye) 於(yu)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自1976年開始,陳承齊先生始終圍繞著西柏坡革命曆史題材進行藝術創作,比如他創作的作品《解放石家莊》《迎著曙光》《運籌帷幄——指揮三大戰役》等,令觀者過目不忘。
為(wei) 了表現中共中央“進京趕考”臨(lin) 行前的場景,陳承齊先是勾勒了一幅草圖,並很快完成了色稿。
“我是從(cong) 小就跟蘇高禮老師學畫,我這幾十幅創作全部的草圖,他都提前幫我看過,所以《進京趕考》的也是一樣,當時看了以後他很不客氣地說,這個(ge) 草圖一般,不太好,所以我就推倒重來。”
——畫家陳承齊
一天,陳承齊忽然看到了一組毛澤東(dong) 到達北平後,在西苑機場與(yu) 黨(dang) 、政、軍(jun) 及社會(hui) 各界人士代表見麵的影像。畫麵中,毛澤東(dong) 躬身頷首,一一和大家握手致意。正是這個(ge) 場景,讓陳承齊找到了破解難題的”鑰匙”。
確定了畫作的創作內(nei) 容後,陳承齊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油畫作品《進京趕考》,受到了社會(hui) 各界的高度評價(jia) !
百年征程照初心 奮楫揚帆啟新程
2021年7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莊嚴(yan) 宣告:“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這一動員令的發出,表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踏上新的趕考之路的決(jue) 心與(yu) 意誌,彰顯出我們(men) 黨(dang) 麵對新挑戰、迎接新考驗的從(cong) 容不迫與(yu) 必勝信念。“時代是出卷人,我們(men) 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麵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環境,我們(men) 黨(dang) 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心懷“國之大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趕考者的姿態,向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奮勇前進!
西柏坡背後還有哪些鮮為(wei) 人知的故事?畫作《進京趕考》還有哪些獨具匠心的細節刻畫?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雷琳、美術評論家劉萬(wan) 鳴一起,了解《進京趕考》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