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的一天,在黑龍江省一個(ge) 叫高台子的地方,一支鑽井隊將鑽頭打進了地下。當鑽頭打到地層一千多米的時候,一股棕褐色的油流從(cong) 地下噴湧而出。“出油啦!”刹那間,已經連續鑽探5個(ge) 多月的工地一片沸騰!
因為(wei) 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前夕,人們(men) 便將這個(ge) 新發現的油田命名為(wei) “大慶”——大慶油田橫空出世,新中國也因此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1960年,來自全國各地四萬(wan) 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進入了荒涼的東(dong) 北平原,拉開了大慶石油大會(hui) 戰的序幕。這其中就湧現出以鐵人王進喜為(wei) 代表的勞動模範。
1960年3月25日,在石油大會(hui) 戰的主戰場,薩爾圖火車站出現了一名滿臉風霜的漢子,他就是石油工人王進喜。隻用了幾天時間,王進喜所在的1205鑽井隊就鑽完了第一口探井。
鑽井隊準備往第二口井搬家時,王進喜右腿被砸傷(shang) ,可他仍堅持在井場工作。由於(yu) 地層壓力太大,第二口井發生了井噴,危急關(guan) 頭,王進喜不顧腿傷(shang) ,扔掉拐杖,帶頭跳進水泥漿池,攪拌水泥漿,最終製服了井噴。
4月29日,薩爾圖召開了萬(wan) 人誓師大會(hui) 。大會(hui) 上,王進喜披紅戴花,喊出了那句經典口號:“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這句口號鼓舞著參加會(hui) 戰的石油戰士們(men) ,也成為(wei) 一個(ge) 時代的精神寫(xie) 照。
“工人們(men) 一麵開荒打獵,一麵就鑽井采油,就這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大慶石油大會(hui) 戰中,像王進喜這樣的鐵人那不是一個(ge) 個(ge) 體(ti) ,那是一個(ge) 群體(ti) 。”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江英
經過三年多時間,大慶油田形成年產(chan) 600萬(wan) 噸原油的生產(chan) 能力。1963年,大慶油田產(chan) 原油439.3萬(wan) 噸,占全國原油產(chan) 量的67.3%。
大慶油田的發現和開采,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ye) 的麵貌,為(wei) 中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給。
1973年,畫家趙誌田為(wei) 表現大慶工人戰嚴(yan) 寒、鬥風雪的忘我勞動精神,創作了國畫《大慶工人無冬天》。
作品選取油田工人在狂風暴雪中緊張作業(ye) 的情景,采用橫向構圖,以近景展現鐵人王進喜和工人們(men) 一起冒著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yan) 寒,戰鬥在鑽井台上。
畫麵中朔風凜冽,大雪紛飛,風雪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標語赫然挺立,進一步強化了主題。
筆直的鑽杆將畫麵均衡地分為(wei) 左右兩(liang) 部分,兩(liang) 邊的人物造型中都呈現出三角形結構,人物的身體(ti) 姿態也呈現出一種聚攏向心的動勢。
畫作中,鐵人王進喜緊緊地握住刹把,固定住鑽杆,他的雙眉立起,眼神炯炯,一副戰天鬥地的表情。
右邊的工人展開雙臂,右腿蹬地,左腿彎起,以全身之力旋轉推動沉重的大鉗。
旁邊的工友們(men) 全神貫注地盯著這緊張的操作,他們(men) 的帽子上像鑽井基座一樣已結了冰雪,但此時他們(men) 全然不顧,時刻準備配合鐵人王進喜協同作業(ye) 。
兩(liang) 條帶有曲度的紅色機械臂把三個(ge) 主要人物圍合起來,進一步強調了重點。
畫家用大塊的濃重的墨色和挺拔的線條來勾勒人物,而麵部則用紅褐色渲染,來體(ti) 現明暗,讓人物的表情更加鮮活生動。
“這幅作品反映了在當時艱苦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下,中國工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
——美術評論家徐裏
1972年6月,趙誌田應人民美術出版社之邀來到大慶,在與(yu) 大慶工人們(men) 共同勞動、生活的過程中,他想畫一幅畫來表現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但是,如何用國畫這種形式來表現呢?趙誌田遇到了難題。
為(wei) 了突破這個(ge) 藝術創作的難題,1973年春節剛過,趙誌田就趕到大慶,體(ti) 驗大慶冬天的寒冷,進一步收集創作素材。
大慶工人們(men) “不怕地凍三尺雪成山,石油工人無冬天”的勞動場景,讓趙誌田感到強烈的震撼,畫作的構思逐漸在他腦海形成。
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趙誌田創作出國畫作品《大慶工人無冬天》。畫作一經推出就受到各界好評,成為(wei) 中國人物畫的經典作品之一。
60多年過去了,昔日石油大會(hui) 戰的莽莽荒原上,一座功能配套、環境優(you) 美的現代化油城拔地而起。
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鑄就了以“愛國、創業(ye) 、求實、奉獻”為(wei) 主要內(nei) 涵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wei) 大祖國的曆史豐(feng) 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大慶石油大會(hui) 戰中,石油工人們(men) 克服了什麽(me) 樣的困難?畫家趙誌田又是如何構思畫作的?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江英、美術評論家徐裏一起,了解《大慶工人無冬天》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