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轉戰陝北途中的黨(dang) 中央和毛澤東(dong) 來到了陝北佳縣神泉堡。麵對當時的鬥爭(zheng) 形勢,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部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宣言》,並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這句口號隨即越過黃土高原的千溝萬(wan) 壑、跨過長江天險,迅速得到了億(yi) 萬(wan) 中國人民的熱烈響應,敲響了“蔣家王朝”的喪(sang) 鍾。
為(wei) 什麽(me) 這句口號會(hui) 有如此磅礴的力量呢?
共產(chan) 黨(dang) 的路線 就是人民的路線
抗日戰爭(zheng) 勝利後,飽受戰爭(zheng) 創傷(shang) 的中國人民熱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設一個(ge) 新的中國。
但是,以蔣介石為(wei) 首的國民黨(dang) 統治集團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在美帝國主義(yi) 的支持下悍然發動全麵內(nei) 戰,在經濟上對人民進行巧取豪奪,城市失業(ye) 人數陡增,廣大農(nong) 村餓殍載道。全國各階層人民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紮。
1947年5月前後,全國各地,特別是國民黨(dang) 占據的各大中城市陸續掀起了“反內(nei) 戰、反饑餓、反迫害”、“反對美帝國主義(yi) 幹涉中國內(nei) 政”等一係列大規模運動。
“‘打倒蔣介石’口號的提出,順應民心、合乎民意,必然得到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歡迎。”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 馬沈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通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其政治主張逐步地獲得了社會(hui) 各階層,特別是億(yi) 萬(wan) 貧苦農(nong) 民的認同。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hui) 在河北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hui) 議,製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了封建土地製度,以實現耕者有其田。
廣大的人民群眾(zhong) 踴躍參軍(jun) ,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參軍(jun) 熱潮,大家高呼“打倒蔣介石”的口號,奔赴前線!
“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這句口號隨著三大戰役的推進,配合人民解放軍(jun) 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勢,從(cong) 北到南,一路凱歌。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jun) 占領國民黨(dang) 統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續二十二年的國民黨(dang) 反動統治覆滅!
在這場戰爭(zheng) 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緊緊依靠人民,獲得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結束了國民黨(dang) 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畫家黃胄為(wei) 了展現人民群眾(zhong) 積極踴躍參加解放軍(jun) 、支持解放戰爭(zheng) 的熱情,創作了中國畫作品《爹去打老蔣》。
時代特點鮮明 生活氣息濃烈
《爹去打老蔣》這幅作品,畫麵設色內(nei) 斂淡雅,整體(ti) 人物刻畫提煉概括,不著意於(yu) 麵容細節,意在把這個(ge) 小小的四口之家放於(yu) 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下,透過一個(ge) 家庭的別離瞬間折射出千千萬(wan) 萬(wan) 人民子弟兵為(wei) 國為(wei) 家前赴後繼的感人一幕。
畫作略去了環境描寫(xie) ,畫麵一左一右的兩(liang) 組人物和動物形成了兩(liang) 條平行線。
右側(ce) 的男子和駿馬是將要離別的一方,他一腳已蹬上馬鐙,正欲翻身上馬,不忘回首看向家人。
膘壯的黑馬在畫麵中占據了一個(ge) 主要位置,形成了一個(ge) 視覺中心。背部、腿部以及馬尾、鬃毛施以濃墨,表現有力的骨骼和亮澤的毛色。頸部和股部以淡墨凸顯強健的肌肉,形體(ti) 準確鮮活。
馬雖處於(yu) 靜立的狀態,但鬃毛飄動,馬尾搖擺,精神抖擻。一隻後蹄抬起,正蓄勢待發,象征著子弟兵上陣殺敵的熱切之心和必勝信心。
在馬身後麵的父親(qin) ,頭戴白巾,胸戴紅花,回頭一瞥,有慈愛、有囑托、更有決(jue) 心和信念,表現了眾(zhong) 多在戰亂(luan) 年代,普通百姓離小家為(wei) 大家,樸素真摯的愛國之情。
他的頭巾與(yu) 鋪在馬鞍上的織物,畫家以寥寥數筆勾畫出柔軟的質感,與(yu) 人物堅毅的神情和壯碩的馬匹形成了對比,顯現出父親(qin) 內(nei) 心深處溫情的一麵。
另一邊,母親(qin) 正溫柔地安撫懷中的孩子。她一身樸素的農(nong) 婦裝扮,烏(wu) 發盤起,麵色紅潤,給人一種穩重踏實的感覺。
小童手指爸爸,赤著小腿,一隻鞋子已不知去向,煞是可愛。
大童揚著手臂看著媽媽想一探究竟,這種惹人憐愛的稚嫩反襯出戰爭(zheng) 給百姓帶來的災難與(yu) 痛苦,也進一步闡釋了“爹去打老蔣”的動力和決(jue) 心。
身臨(lin) 其境 深受觸動
黃胄,1925年出生於(yu) 河北蠡縣,1942年從(cong) 師學畫。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任《西北軍(jun) 區畫報》和《戰士讀物》記者、編輯,代表作品有《蘋果花開的時候》《打馬球》《洪荒風雪》《鬆鷹圖》等。
在行軍(jun) 隊伍中,黃胄目睹了老百姓踴躍參軍(jun) 的情景,深受觸動,於(yu) 是決(jue) 定創作以此為(wei) 題的畫作。
在創作之初,黃胄在想究竟是以他親(qin) 眼所見的宏大場景作為(wei) 主題,還是以更為(wei) 細膩的小場景來表達更能引起觀眾(zhong) 的共鳴?這成為(wei) 黃胄創作上的一個(ge) 難點。
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黃胄創作出了中國畫《爹去打老蔣》。
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徐悲鴻先生見到了這幅作品,十分讚賞,力薦其參加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受到美術界的重視。後來,這幅美術經典作品被徐悲鴻紀念館收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提出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將“堅持人民至上”確定為(wei) 寶貴曆史經驗之一,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了人民至上理念。
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全黨(dang) 將牢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裏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背後,還發生過哪些鮮為(wei) 人知的故事?畫作《爹去打老蔣》還有哪些創作巧思?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馬沈、美術評論家於(yu) 洋一起,了解《爹去打老蔣》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