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洪湖地區,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坦蕩如砥的江漢平原上,仿佛點綴了一顆顆晶瑩的寶石。每到夏天,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泛舟碧波之上,置身藕花深處,讓人流連忘返。
九十多年前,在這裏有一支遊擊隊,利用洪湖地區天然的地形優(you) 勢,打土豪、除劣紳,協助黨(dang) 組織建立、鞏固革命根據地。他們(men) 的故事,因為(wei) 一首歌和一部電影而家喻戶曉。
中國軍(jun) 事史上的一段佳話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xiang) 啊……”這段經典旋律,隨著電影《洪湖赤衛隊》傳(chuan) 遍大江南北。曆史上的洪湖,又發生過怎樣的革命故事呢?
湖北洪湖地區,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xiang) 。然而,上世紀20年代,洪湖人民卻在飽受著反動統治和土豪劣紳的嚴(yan) 酷欺壓。
1927年,賀龍和周逸群受黨(dang) 的委派,前往湘鄂西地區創建革命根據地。
他們(men) 把當地的三支遊擊隊共500多人集中起來,組成了工農(nong) 革命軍(jun) ,領導開展遊擊戰。
賀龍是湘鄂西蘇區的一麵旗幟,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創始人之一。1927年,已經擔任國民革命軍(jun) 第二十軍(jun) 軍(jun) 長的賀龍,毅然選擇參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南昌起義(yi) ,擔任起義(yi) 軍(jun) 總指揮。
賀龍後來回憶說,‘我是在共產(chan) 黨(dang) 最背運的時候參加的。’我們(men) 黨(dang) 對賀龍也給予了極大的信任,讓當時還不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賀龍出任(南昌)起義(yi) 的總指揮,這可以說是中國軍(jun) 事史上的一段佳話。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 盧勇
1928年初,賀龍和周逸群來到洪湖之畔的時候,賀龍說:“這很像水泊梁山,敵人哪怕是千軍(jun) 萬(wan) 馬來了以後,也奈何我不得。”
遍布蓮藕荷花的洪湖,是如畫的美景,也是當年赤衛隊員大顯身手的好戰場。
洪湖地區的群眾(zhong) ,在黨(dang) 的領導和組織下,依托當地有利地形,大力開展河湖港汊遊擊戰,開創了“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等一係列適應湖區特點的遊擊戰術,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到1929年夏秋,洪湖根據地初步形成,其麵積橫亙(gen) 數百裏,普遍建立了區鄉(xiang) 蘇維埃政權。電影《洪湖赤衛隊》生動講述了洪湖蘇區的革命故事。
1956年,畫家惲圻蒼以洪湖地區革命鬥爭(zheng) 故事為(wei) 主題,創作了油畫《洪湖黎明》。
革命力量已蓄勢待發 終將迎來燦爛的黎明
畫作《洪湖黎明》采用了全景式的構圖,以大堤將畫麵分成兩(liang) 個(ge) 部分。左邊的赤衛隊員是由陸路向大堤開進,近實遠虛的“C”形,讓人感受到赤衛隊大部隊的連綿不絕。
右邊的赤衛隊則是通過水路向岸堤靠近,湖麵寬闊,船隻眾(zhong) 多。軍(jun) 民同船,老少同舟,正是工農(nong) 革命軍(jun) 紮根人民的生動寫(xie) 照。
人們(men) 揮手、眺望的方向是兩(liang) 路隊伍匯聚的中心,也強化了這幅畫作的主要人物——賀龍。他走在隊伍的最前麵,頭戴八角帽,胸挎望遠鏡,手持馬鞭,腳蹬草鞋,大步向前,運籌帷幄的氣度躍然紙上。
畫作中天際低沉的雲(yun) 層橫貫了整個(ge) 畫麵,有一種沉悶的壓抑感。
但畫家運用旗幟的紅色和人物衣著的白色,避免了大麵積冷色調帶來的灰暗情緒。
右邊太陽升起的地方,用穿破重重烏(wu) 雲(yun) 的光芒,寓示革命力量已蓄勢待發,終將迎來燦爛的黎明。
畫作中,有賀龍身邊的白發老人、有腰別駁殼槍的赤衛隊戰士、有婦女戰士、農(nong) 民裝扮和工人裝扮的戰士,畫家刻畫了姿態各異的人物,充分顯示了工農(nong) 革命軍(jun) 的隊伍構成。
將不朽的功勳定格在畫作中
如何惟妙惟肖地描繪出洪湖地區鮮明的地域特色、風土人情?這是六十多年前,畫家惲圻蒼創作時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為(wei) 此他多次來到洪湖,與(yu) 湖區百姓同吃同住。
畫家惲圻蒼在洪湖采風
我在洪湖待了一年多,聽洪湖的老百姓,那些老赤衛隊員、婦女隊員、兒(er) 童團員講革命故事,講活靈活現的洪湖曆史,我常常興(xing) 奮不已。
——畫家惲圻蒼
那時,惲圻蒼時常來到洪湖邊寫(xie) 生,泛舟采蓮的少女、筋骨強健的漁民、蓮藕遍布的美景,成為(wei) 他筆下一張張線稿和速寫(xie) 。
畫家惲圻蒼洪湖寫(xie) 生的線稿和速寫(xie)
洪湖的堤岸曾見證了賀龍等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勳,也留下了惲圻蒼一次次采風的足跡,最終被定格在畫作中。
噴薄欲出的朝陽、透過雲(yun) 層的曙光,惲圻蒼賦予了畫作一個(ge) 充滿希望的名字——《洪湖黎明》。
如今,89歲的他仍在堅持創作,又完成了一幅以朝陽為(wei) 主題的洪湖畫作《洪湖紅》。從(cong) “黎明”到“朝陽”,寄托了畫家對洪湖百年滄桑巨變最深沉的禮讚。
百湖之市 水產(chan) 之都
如今洪湖上的荷花依然鮮紅,蓮藕依舊飄香。洪湖已經成為(wei) 我國重要的濕地自然保護區,豐(feng) 富的生物資源讓這裏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xiang) 。
電影《洪湖赤衛隊》裏韓英的夢想已經成為(wei) 現實:“等全國都插上了紅旗,到那個(ge) 時候就沒有地主湖霸了。我們(men) 莊稼人都揚眉吐氣地過日子。田裏用拖拉機耕田,年年五穀豐(feng) 收,湖上用機器船撒網,天天魚蝦滿艙。”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洪湖正迎來一輪嶄新的朝陽。作為(wei) “百湖之市”、“水產(chan) 之都”,這裏年淡水產(chan) 品總量50萬(wan) 噸左右,居全國縣市第一,正在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這片紅色土地還將繼續在黨(dang) 的帶領下,迎接更加光明璀璨的未來。
洪湖地區還有哪些革命故事?畫作《洪湖黎明》中還蘊含了畫家哪些巧思?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盧勇、美術評論家徐裏一起,了解《洪湖黎明》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