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淩晨,整個(ge) 西安古城已經進入了夢鄉(xiang) ,沉沉睡去。但是,位於(yu) 西安古城東(dong) 北方向新城大院裏的一棟公館卻燈火通明。
這棟公館就是國民黨(dang) 高級官員在西安商議軍(jun) 政大事的要地。此刻,這棟公館雖然大門緊閉,但卻人影攢動。
這天淩晨,西北“剿匪”副總司令張學良和國民革命軍(jun) 第十七路軍(jun) 總指揮楊虎城決(jue) 定在西安、臨(lin) 潼兩(liang) 地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
兩(liang) 位將軍(jun) 為(wei) 什麽(me) 要發起這樣的行動呢?
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指揮的東(dong) 北軍(jun) ,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方針。短短幾個(ge) 月後,東(dong) 北三省淪陷。
民族蒙難之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東(dong) 北三省組織成立了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等部隊。這支英雄的隊伍,在白山黑水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zheng) 。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主張停止內(nei) 戰,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jun) 對日作戰。
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製定了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駐紮在西北地區的以張學良為(wei) 首的東(dong) 北軍(jun) 和以楊虎城為(wei) 首的第十七路軍(jun) 已經停止“剿共”。但是,蔣介石卻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nei) ”的方針。
圖左張學良 圖右楊虎城
1936年12月,蔣介石飛抵西安親(qin) 自督戰,逼迫張學良、楊虎城率部“剿共”!
停止內(nei) 戰 共同抗日
1936年12月12日淩晨,第十七路軍(jun) 發動突襲,迅速將十多位國民黨(dang) 要員抓捕。
而東(dong) 北軍(jun) 則進抵華清池,與(yu) 蔣介石的衛隊交火。當東(dong) 北軍(jun) 衝(chong) 進蔣介石臥室時,已不見他的蹤影,但床上的被子還有餘(yu) 溫。
消息傳(chuan) 來,張學良、楊虎城十分緊張,立即部署了華清池後山的搜山行動。一直搜捕到天亮,東(dong) 北軍(jun) 終於(yu) 在半山腰上的石縫裏發現了蔣介石。
蔣介石藏身處
西安事變的爆發,立即在國內(nei) 外引起軒然大波。緊要關(guan) 頭,張學良將軍(jun) 給毛澤東(dong) 和中共中央發電報,邀請派代表赴西安共商抗日救國大計。
12月14日,中共中央派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前往西安。24日上午,各方代表經過反複磋商,達成“停止內(nei) 戰,共同抗日”的各項主張,西安事變終於(yu) 獲得和平解決(jue) 。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jue) ,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結束了十年內(nei) 戰,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成為(wei) 扭轉時局的樞紐。
2009年,畫家王西京根據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曆史事件,創作了中國畫作品《西安事變》,贏得了社會(hui) 各界的一致好評!
劍拔弩張的“兵諫”時刻
“兵諫”的所有軍(jun) 事行動都被巧妙地安排在一個(ge) 視平線內(nei) 。張學良、楊虎城處在視平線的中心位置。
為(wei) 了表達進深感,在張學良、楊虎城之間有一張桌子。沿著桌子和椅子的斜線上去,聚焦的還是張學良的形象。
張、楊身後那位副官看表的動作和背景中的座鍾,揭示了這場“兵諫”預定在淩晨5點。
“兵諫”軍(jun) 令已下,士兵們(men) 在視平線的左端,開始衝(chong) 向目的地。吊燈垂壓在畫麵的上端,預示了這場“兵諫”的不可預測性。
從(cong) 細節上看,畫作中張學良將軍(jun) 一身戎裝,左手緊握著電話聽筒,右手指向前方,這是發出“兵諫”號令的一瞬,呈現出劍拔弩張的感覺。
而楊虎城將軍(jun) 戴著眼鏡,緊鎖的眉頭和緊抓大衣的右手,反映出他緊繃的情緒。
桌麵上報紙醒目的大字標題“抗戰”“救亡”,既彰顯了張、楊二位將軍(jun) 抗日救國的決(jue) 心,也是畫作的點題之筆。
翻閱史集 嘔心瀝血 為(wei) 了永久的文化記憶
1946年出生於(yu) 西安的王西京,現任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美術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
從(cong) 藝近60年,他創作了《遠去的足音》《李大釗同誌》《黃河·母親(qin) 河》等代表作品。
“ “兵諫”這個(ge) 瞬間,它是改變中國曆史命運的一個(ge) 瞬間。一直想把這個(ge) 曆史瞬間留給後代,成為(wei) 一種永久的文化記憶。”
——畫家 王西京
為(wei) 了保證這幅曆史題材畫作的嚴(yan) 謹性,王西京搜集了大量史料,並多次前往西安事變紀念館了解當年的曆史細節。
畫出最大同心圓 合力共築中國夢
在百年奮鬥曆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把“堅持統一戰線”作為(wei) 黨(dang) 百年奮鬥積累的十條寶貴曆史經驗之一,強調“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dang) 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法寶”。
今天,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必將同心同德、萬(wan) 眾(zhong) 一心,以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西安事變的背後還有哪些鮮為(wei) 人知的故事?國畫《西安事變》還有哪些創作巧思?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馬沈、美術評論家尚輝一起,了解《西安事變》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