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在今山東(dong) 省蒙陰縣東(dong) 南與(yu) 沂南縣西部交界處的孟良崮一帶,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當時,華東(dong) 野戰軍(jun) 以優(you) 勢兵力圍困住了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並擊斃了中將師長張靈甫,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戰役。

國共雙方究竟為(wei) 什麽(me) 會(hui) 在孟良崮展開如此激烈的較量呢?

  百萬(wan) 軍(jun) 中取上將首級

  1947年3月,國民黨(dang) 反動派對解放區的全麵進攻失利後,被迫縮短戰線,改為(wei) 重點進攻,他們(men) 把重點進攻對象放在了陝北和山東(dong) 。

  1947年4月上旬,國民黨(dang) 軍(jun) 約45萬(wan) 人對山東(dong) 解放區發起進攻。駐守山東(dong) 解放區的華東(dong) 野戰軍(jun) 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決(jue) 定,將主力部隊後撤,尋找殲敵的最佳時機。

  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剛愎自用,為(wei) 搶奪頭功率部進入了孟良崮地區,企圖倚靠孟良崮易守難攻的特點,吸引華東(dong) 野戰軍(jun) 主力進入孟良崮,再通過外圍的國民黨(dang) 十個(ge) 整編師(軍(jun) ),完成對華東(dong) 野戰軍(jun) 的反包圍,把華東(dong) 野戰軍(jun) 的主力全部消滅。

  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全副美械裝備,戰鬥力號稱是國民黨(dang) 軍(jun) 五大主力之首,是蔣介石手中的“王牌”。師長張靈甫黃埔軍(jun) 校四期畢業(ye) ,在國民黨(dang) 將領中以能征善戰著稱。

麵對如此強敵和懸殊的兵力,華東(dong) 野戰軍(jun) 采用了哪些戰法呢?

  第一,反常用兵,先打強敵。以往傳(chuan) 統的打法都是先打薄弱之敵,但這一次華東(dong) 野戰軍(jun) 卻是選擇打最強的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

  第二,采取“猛虎掏心”大膽用兵的方法。在敵人的整個(ge) 戰鬥隊形最強的地方強行揳入,切斷對我們(men) 威脅最大的第七十四師跟它友鄰之間的聯係,就相當於(yu) ,把它從(cong) 敵人的整體(ti) 隊伍中切下來,然後我們(men) 把它包圍起來,全部殲滅。

  1947年5月10日,按照作戰計劃,華東(dong) 野戰軍(jun) 五個(ge) 主力縱隊準備完成對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的包圍。如果華東(dong) 野戰軍(jun) 不能在預定的時間內(nei) 迅速殲滅位於(yu) 孟良崮的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整個(ge) 部隊就有可能被外圍國民黨(dang) 十個(ge) 整編師(軍(jun) )反包圍。

  為(wei) 了達到全殲敵軍(jun) 的目的,華東(dong) 野戰軍(jun) 率先奇襲了位於(yu) 孟良崮山腳下的垛莊,切斷了敵軍(jun) 的退路,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被牢牢地“釘”在了孟良崮上。

  5月15日下午一點,華東(dong) 野戰軍(jun) 各部從(cong) 四麵八方向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展開猛烈攻擊。與(yu) 此同時,外圍國民黨(dang) 十個(ge) 整編師(軍(jun) )對孟良崮華東(dong) 野戰軍(jun) 展開合圍。在生死攸關(guan) 的危急時刻,華東(dong) 野戰軍(jun) 各參戰部隊對孟良崮的敵軍(jun) 發起總攻。

  16日18時許,華東(dong) 野戰軍(jun) 終於(yu) 攻上孟良崮大崮頂,並擊斃了國民黨(dang) 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孟良崮戰役大獲全勝,我軍(jun) 共斃傷(shang) 俘敵三萬(wan) 餘(yu) 人,國民黨(dang) “王牌軍(jun) ”整編第七十四師全軍(jun) 覆滅。

  麵對勝利,陳毅豪情萬(wan) 丈,揮筆寫(xie) 下了“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師無地逃。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jun) 個(ge) 個(ge) 是英豪”的詩篇。

孟良崮戰役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麽(me) 呢?

  沒有這樣一支偉(wei) 大勞動人民支援運輸大軍(jun) ,我們(men) 休想戰爭(zheng) 能夠勝利。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 盧勇

  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紅日》,講述了人民解放軍(jun)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消滅國民黨(dang) 主力部隊的英勇故事。其中的插曲《誰不說俺家鄉(xiang) 好》,唱出了山東(dong) 解放區軍(jun) 民深厚的魚水情。

  孟良崮戰役的勝利,重挫了國民黨(dang) 對山東(dong) 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一舉(ju) 扭轉華東(dong) 及全國戰局。作為(wei) 彪炳世界軍(jun) 事史冊(ce) 的經典戰例,孟良崮戰役寫(xie) 下了解放戰爭(zheng) 史上光輝的一頁,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偉(wei) 大力量,證明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jun) 隊就能無往不勝的事實。

  1984年,畫家亞(ya) 明根據孟良崮戰役這一重要曆史事件,創作了國畫《孟良崮戰役》,再現了孟良崮戰役的經典瞬間,並於(yu) 1985年獲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銅獎。

堪愛,堪愛,蔣賊進攻必敗

  水墨作品《孟良崮戰役》具有典型的主題特征,表現了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解放軍(jun) 戰士押送大批俘虜走下戰場的情景。作者以誇張的手法把戰場的環境放大,凸顯出戰爭(zheng) 的殘酷性。

  在群山留白的襯映下,戰場的製高點在畫麵的左上方,格外醒目;一麵紅旗在頂峰飄揚,是我方戰爭(zheng) 勝利的標誌。

  畫作中,由四麵山上向山下移動匯集的戰俘隊伍隱喻著國民黨(dang) 統治江河日下的趨勢。而負責押解的解放軍(jun) 戰士,威武雄強的氣勢足以匹敵威懾成百上千的俘虜。

  畫作以蒼茫寫(xie) 意的筆調描繪出巍峨連綿的群山,以濕筆潑墨勾染出戰場上還未完全散去的硝煙。它們(men) 與(yu) 正在向下移動的押解隊伍一同構成了雄渾的英雄壯歌,從(cong) 而彰顯了人民解放軍(jun) 那種大無畏的、勇奪勝利的精神,如山脊般穩固,堅貞不屈!

押著俘虜下來 就是最大歡喜

  亞(ya) 明1939年參加新四軍(jun) ,1941年畢業(ye) 於(yu) 淮南藝術專(zhuan) 科學校,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曾任新四軍(jun) 第七師文工團美術股副股長、華東(dong) 畫報社美術記者。他是新中國山水畫變革的代表之一。

  畫家亞(ya) 明由於(yu) 親(qin) 身參與(yu) 了孟良崮戰役,經曆了這場戰爭(zheng) 炮火的洗禮,他將自己獨特的體(ti) 會(hui) 和情感付諸畫作的表達之中。

 但是,究竟選取哪個(ge) 場景來表現這場戰爭(zheng) 以及它所蘊含的精神呢?

  你畫衝(chong) 鋒也行,你畫哪個(ge) 都行,但是哪個(ge) 能最說明問題,有什麽(me) 比俘虜押下來(更)開心的事情。

  ——畫家亞(ya) 明之子 葉寧

  在解決(jue) 了創作上的難題後,具有紮實國畫功底的亞(ya) 明一氣嗬成,完成了《孟良崮戰役》這幅畫作。

  聚力奮鬥 邁步新征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臨(lin) 沂地區人民在高質量發展的推進中乘勢而上,在經濟建設中不斷續寫(xie) 新的輝煌篇章。

  隨著眾(zhong) 多新型科技物流基地的建立,臨(lin) 沂已經擁有規模龐大的市場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轉中心和商貿批發中心。

  在沂蒙精神激勵下,臨(lin) 沂人民開拓奮進,艱苦創業(ye)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將續寫(xie) 更加輝煌的發展篇章!

  孟良崮戰役背後還有哪些鮮為(wei) 人知的故事?畫作《孟良崮戰役》還有哪些獨具匠心的細節刻畫?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盧勇、美術評論家尚輝一起,了解《孟良崮戰役》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