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西藏昌都冉冉升起。昌都是西藏的東(dong) 大門,昌都的解放使西藏的百萬(wan) 農(nong) 奴看到了幸福和自由的曙光。
西藏和平解放 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做主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作出戰略決(jue) 策——進軍(jun) 西藏宜早不宜遲。在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做好進軍(jun) 西藏準備的同時,為(wei) 使西藏人民免遭戰火之苦,中央人民政府全力敦促和平解放事宜。
1950年10月6日,人民解放軍(jun) 進藏部隊執行解放昌都的作戰任務,10月19日,昌都解放。昌都戰役打開了西藏的東(dong) 大門,為(wei) 促進西藏和平解放創造了條件。
1951年4月,西藏愛國人士阿沛 阿旺晉美率西藏和談代表團來到北京,與(yu) 中央人民政府展開談判。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yu) 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即著名的《十七條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之後,西藏上層統治集團的一些人企圖永遠保持封建農(nong) 奴製,蓄意破壞《十七條協議》,在1959年3月10日發動全麵武裝叛亂(luan) 。
中央人民政府與(yu) 西藏人民一道堅決(jue) 平息了叛亂(luan) 。3月28日,國務院發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實行民主改革。
西藏民主改革都發生了哪些故事呢?
西藏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實現政教分離;廢除生產(chan) 資料封建領主所有製,確立農(nong) 牧民個(ge) 體(ti) 所有製;廢除對“三大領主”的人身依附,使農(nong) 奴和奴隸獲得人身自由。
西藏民主改革推行之後,對於(yu) 人民來說都有哪些變化?
“新聞圖片《桑登分到了土地》攝於(yu) 1959年,身世悲苦的老農(nong) 奴桑登,在分到土地那一天,他把那象征分土地的木牌緊緊地貼在臉頰上,這個(ge) 木牌上寫(xie) 著藏文:桑登田。”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馬沈
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為(wei) 所有勞動者除去了千年的鐵鏈和枷鎖,人民成了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廣大翻身農(nong) 奴迸發出的生產(chan) 熱情,使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得到空前解放。
1960年春,西藏農(nong) 區耕地麵積擴大到1820平方千米,比1959年增加了200平方千米。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西藏的生產(chan) 總值1960年比1959年增長45.8%,人均生產(chan) 總值增長42.9%。到1965年,西藏糧食總產(chan) 量達到29萬(wan) 噸,比民主改革前的1958年增長66.1%。
1963年,畫家董希文根據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做主人的曆史事件,創作了油畫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成為(wei) 了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
巧用藏族舞蹈動作 色彩微妙搭配
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的經典性來自於(yu) 畫中藏族女性扶犁的動作,這個(ge) 動作畫家用的是藏族舞舞蹈動作。除了下腰動作之外,還有扭頭動作。這幅畫麵需要一個(ge) 舞蹈動作來點燃觀眾(zhong) 對歡快和愉悅心情的體(ti) 驗。
畫中藏族女性穿著桃紅色的上裝和黑藍相間的藏裙(邦典),色彩的對比與(yu) 她的動作完美地結合,形成了這幅畫麵歡快感的激發點。
兩(liang) 頭犛牛一黑一白,在色彩的 處理上形成了反差。
“畫家運用擬人化的處理——兩(liang) 頭犛牛奮蹄前行,寓意著千年的土地翻了身,連犛牛都能夠感受到這種精神。”
——美術評論家尚輝
藏族女性後麵還有一位解放軍(jun) 戰士和藏民們(men) 正在犁地。這不僅(jin) 僅(jin) 是藏民們(men) 的日常,也是背後解放軍(jun) 和藏民們(men) 共同來努力才形成的一種歡快的場景。
在畫麵遠處地平線上,正在播種的紅色拖拉機,讓我們(men) 想象到從(cong) 農(nong) 耕文明到工業(ye) 文明時代的跨越。
畫作中,遠處的千年雪山與(yu) 天空相接融為(wei) 一體(ti) ,山上微妙的色彩變化,展現出高原由於(yu) 空氣稀薄而產(chan) 生的強烈透視感。
畫家將天藍色、青藍色、暖紫色、紫灰色、白色的色塊並置在一起“擠”出一個(ge) 個(ge) 尖聳的雪頂。一條條嶙峋硬朗的山脊線把山體(ti) 的陰陽向背表現出來,展現了雪山的原始之美。
三次深入藏區寫(xie) 生創作
西藏民主改革之後,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組織畫家進藏寫(xie) 生,主要任務是歌頌農(nong) 奴翻身做主人的社會(hui) 新氣象。這也是董希文先生第三次深入藏區寫(xie) 生和創作,這次寫(xie) 生他創作了《山歌》《翻身農(nong) 奴》和《撚線藏女》等名作。
“董希文是民國時期為(wei) 數不多的先後在蘇州美術專(zhuan) 科學校、杭州國立藝專(zhuan) 、上海美專(zhuan) 學習(xi) 過的一位油畫家。”
——美術評論家尚輝
回到北京後,董希文將這次寫(xie) 生稿整理出來,完成了油畫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從(cong) 黑暗走向光明、從(cong) 落後走向進步、從(cong) 貧窮走向富裕,實現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滄桑巨變。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艱苦奮鬥、頑強拚搏,社會(hui) 製度實現曆史性跨越,經濟社會(hui) 實現全麵發展,人民生活極大改善,城鄉(xiang) 麵貌今非昔比。
實踐證明,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西藏,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西藏將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西藏民主改革後人民生活有哪些變化?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還有哪些藝術特色?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馬沈、美術評論家尚輝一起,了解《千年土地翻了身》背後的故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