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一支即將奔赴朝鮮戰場的部隊在河北內(nei) 邱縣進行入朝前最後的休整和準備。

  在即將離開祖國開赴前線之際,一位名叫邱少雲(yun) 的戰士,請人代筆寫(xie) 下了這樣一封家書(shu) :“我決(jue) 心殺敵立功,戴著光榮花回來看你們(men)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這封信成為(wei) 了邱少雲(yun) 人生中最後一封家書(shu) 。他用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誓言。

  391高地潛伏任務有何難點?

  1952年10月,邱少雲(yun) 和戰士們(men) 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拿下391高地。

  391高地位於(yu) 鐵原東(dong) 北十餘(yu) 千米處,山勢狹長孤立,南北兩(liang) 座山峰形若駝峰,是敵人至關(guan) 重要的前哨陣地。

  當時誌願軍(jun) 們(men) 麵臨(lin) 著一個(ge) 棘手難題:敵人在高地部署了一個(ge) 加強連的兵力,而且從(cong) 我軍(jun) 陣地到391高地之間有3000米寬的開闊地,是敵軍(jun) 炮火封鎖區。

  要想拿下391高地,誌願軍(jun) 們(men) 唯有埋伏、縮短攻擊距離,方能減少傷(shang) 亡、確保勝利。

  麵對這場凶險的戰鬥,邱少雲(yun) 義(yi) 無反顧地提交了請求參戰的血書(shu) ,自願在敵人炮口下執行潛伏任務,立下了“為(wei) 了戰鬥的勝利,我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的誓言。

  為(wei) 了拿下391高地,邱少雲(yun) 所在部隊是如何來完成潛伏任務的呢?

  在潛伏任務中,邱少雲(yun) 和他的戰友們(men) 要在距離敵人隻有幾十米的地方,無聲無息地潛伏長達20多個(ge) 小時,這期間不能有一個(ge) 人暴露。

  一旦暴露目標,敵人一個(ge) 炮火覆蓋,我們(men) 的指戰員就有可能全軍(jun) 覆沒。

  沒有高度的紀律性和組織性,沒有堅強的信念,是不可能取得這場戰鬥勝利的。

  烈火焚身 他卻巋然不動

  1952年10月11日晚上11時,邱少雲(yun) 和戰士們(men) 一起行軍(jun) 20多千米,悄悄地越過了3000米的緩衝(chong) 區,於(yu) 次日淩晨1點鍾到達預定的潛伏區。

  邱少雲(yun) 所在的九連是主攻連,埋伏在最接近391高地的山腳處。直到12日上午10時,整個(ge) 潛伏計劃都進行得極為(wei) 順利。

  1952年10月12日14時左右,敵人突然對潛伏區試射了煙幕彈,頓時濃煙四起,草叢(cong) 很快燃燒起來。

  當時,火勢迅速蔓延到潛伏在草叢(cong) 中的邱少雲(yun) 身上,大火吞噬著他的身體(ti) 。他的臉色猛然一變,一下子身體(ti) 都繃緊了。

  在邱少雲(yun) 的身後有一條水溝,他隻要往後一滾,到水溝裏麵就可以把火撲滅,而邱少雲(yun) 的選擇無比堅定,一聲不吭忍受烈火燃燒的痛苦,全身燒焦,唯有兩(liang) 隻手沒燒焦。

  “因為(wei) 他太疼了,他把兩(liang) 隻手深深地插入到泥土裏麵。邱少雲(yun) 當時忍受了多大的痛苦,這種痛苦完全超過了人的生理極限。”

——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 盧勇

  邱少雲(yun) 為(wei) 了不暴露目標,他放棄自救,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直至壯烈犧牲,年僅(jin) 26歲。

  邱少雲(yun) 犧牲後的當晚,潛伏的戰士們(men) 一躍而起,高喊著“為(wei) 邱少雲(yun) 報仇”,衝(chong) 向了391高地。在邱少雲(yun) 偉(wei) 大獻身精神鼓舞下,反擊部隊勝利攻占了391高地。

  邱少雲(yun) 的事跡感染了朝鮮戰場上的每一位英雄兒(er) 女,也極大地鼓舞著戰士們(men) 不畏強敵、浴血奮戰。

  1952年12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wei) 《偉(wei) 大的戰士邱少雲(yun) 》的戰地通訊,報道了他的英雄事跡,從(cong) 此,邱少雲(yun) 的名字家喻戶曉。

  1977年,為(wei) 了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建軍(jun) 50周年,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舉(ju) 辦了美術作品展覽活動。畫家孫國歧根據邱少雲(yun) 的英雄事跡,受邀創作了油畫《邱少雲(yun) 》。

  油畫《邱少雲(yun) 》是一幅英雄人物的情景肖像畫。

  畫麵中彌漫著戰火硝煙,枯黃的雜草掩映著戰士,吞噬著烈士的烈火在燃燒,他的身軀巋然不動。

  畫家著力刻畫的是邱少雲(yun) 犧牲前的那種堅韌、頑強不屈的表情。邱少雲(yun) 緊咬牙關(guan) ,緊閉雙唇,眉頭緊鎖,眼睛直視前方。目光的堅毅,是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邱少雲(yun) 右側(ce) 臉頰和下巴這一細節尤為(wei) 突出,顯示出麵部肌肉的緊繃和扭曲感,汗水從(cong) 他的太陽穴流淌下來,一種無法言喻的痛苦和沉重呼之欲出。

  他的左手五指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從(cong) 小臂上的肌肉和手背上突出的筋骨,可以想見用力之深,意誌力之強大。

  在油畫《邱少雲(yun) 》中,邱少雲(yun) 的身體(ti) 呈現出一種匍匐向前的姿勢。他右手緊緊握槍,凸顯了邱少雲(yun) 烈火焚身時堅韌不拔的意誌。

  靜態中如何詮釋激烈氛圍?

  邱少雲(yun) 的身後濃煙滾滾,遮天蔽日。低視平線和狹窄空間的壓迫感,使觀眾(zhong) 對當時邱少雲(yun) 埋伏的環境有切身的感受。

  畫家在顏色的運用上也特別講究。畫麵前景、中景以黃綠色調為(wei) 主,色彩偏暖,表現出激烈的情緒。

  而遠景表現煙霧和草葉等環境元素,畫家則采用了灰、黑等顏色。

  畫作營造出動態的效果,也把環境的殘酷、氣氛的陰霾烘托了出來。整幅畫作表現出邱少雲(yun) 為(wei) 了整體(ti) 勝利而甘願自我犧牲的偉(wei) 大精神。

  孫國歧先生出生於(yu) 1942年,生前是遼寧畫院專(zhuan) 職油畫家,曾創作了《黎明》等作品。

  為(wei) 了創作油畫《邱少雲(yun) 》,孫國歧閱讀了大量介紹邱少雲(yun) 烈士事跡的文字資料。不過,如何能夠讓觀者在一幅靜態的畫作中深刻感受到英雄精神,是孫國歧一直思考的難題。

  在創作過程中,孫國歧專(zhuan) 門找來朋友當模特兒(er) ,用手抓木棍等動作,模仿邱少雲(yun) 烈火焚身時手部青筋凸起的狀態。

  在創作了十多張草稿之後,孫國歧才定下了樣稿。幾個(ge) 月之後,他最終創作完成了油畫《邱少雲(yun) 》。

  邱少雲(yun) 烈士的故事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如今,邱少雲(yun) 生前所在部隊,第76集團軍(jun) 某合成旅的戰士們(men) 依舊在艱苦訓練,顧全整體(ti) 、嚴(yan) 守紀律、自我犧牲的邱少雲(yun) 的精神,也激勵著更多的戰士們(men) 不畏艱難困苦、保衛祖國、守護和平。

  烈火鑄魂,英雄肝膽壯山河。我們(men) 的人民軍(jun) 隊之所以能戰勝強敵,創造奇跡,就是因為(wei) 這支人民軍(jun) 隊具有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膽魄。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軍(jun) 隊實現了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ti) 係重塑、作風形象重塑,人民軍(jun) 隊重整行裝再出發,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正在創造強軍(jun) 興(xing) 軍(jun) 新的光輝業(ye) 績,為(wei) 實現建軍(jun)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邱少雲(yun) 加入潛伏隊伍背後還有哪些鮮為(wei) 人知的故事?畫作《邱少雲(yun) 》還有哪些絕妙的匠心?

  讓我們(men) 跟隨中共黨(dang) 史專(zhuan) 家盧勇、美術評論家吳洪亮一起,了解油畫《邱少雲(yun) 》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