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dong) 省臨(lin) 沭縣朱村,有一個(ge) 檔案館,收藏著全村1953年以來包括農(nong) 業(ye) 稅在內(nei) 的所有收支分配檔案。

  71歲的王經臣,是土生土長的朱村人。多年來,他一直搜集、保管著這批檔案資料。

  從(cong) 公元前594年的“初稅畝(mu) ”開始,農(nong) 業(ye) 稅一直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2006年全麵廢止《農(nong) 業(ye) 稅條例》後,在我國曆史上實行了2600年的“皇糧國稅”從(cong) 此退出曆史舞台。

  作為(wei) 一個(ge) 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大國,我國為(wei) 什麽(me) 要取消農(nong) 業(ye) 稅,告別“皇糧國稅”又經曆一個(ge) 怎樣的曆程呢?

  新中國成立之初,農(nong) 業(ye) 收入一度占國家財政收入的40%。正是依靠農(nong) 業(ye) “乳汁”的哺育,新中國從(cong) “一窮二白”的起點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

  據統計,從(cong) 1949年至2000年,農(nong) 民給國家繳納了7000多億(yi) 公斤糧食。從(cong) 1949年到2003年,全國累計征收農(nong) 業(ye) 稅達3945.66億(yi) 元。

  2004年9月,在黨(dang) 的十六屆四中全會(hui) 上,胡錦濤指出:綜觀一些國家工業(ye) 化發展的曆程,在工業(ye) 化初始階段,農(nong) 業(ye) 支持工業(ye) 、為(wei) 工業(ye) 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ye) 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ye) 反哺農(nong) 業(ye) 、城市支持農(nong) 村,實現工業(ye) 與(yu) 農(nong) 業(ye) 、城市與(yu) 農(nong) 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總體(ti) 上已進入以工促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的發展階段,必須統籌城鄉(xia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把解決(jue) 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 和農(nong) 民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努力增加農(nong) 民收入。黨(dang) 中央采取一係列措施減輕農(nong) 民負擔。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曆時多年的農(nong) 村稅費改革拉開大幕。

  200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五年內(nei) 取消農(nong) 業(ye) 稅。隨後,吉林、黑龍江兩(liang) 省先行設立免征農(nong) 業(ye) 稅改革試點,到2005年底,有28個(ge) 省份全部免征了農(nong) 業(ye) 稅。

  2004年,農(nong) 業(ye) 稅已經下降到占全國財政收入不到1%。2005年,全國農(nong) 業(ye) 稅收入從(cong) 2004年的232億(yi) 元減少至15億(yi) 元,全麵取消農(nong) 業(ye) 稅的時機已經成熟。

  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九次會(hui) 議通過決(jue) 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ong) 業(ye) 稅條例》。同日,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46號主席令,宣布全麵取消農(nong) 業(ye) 稅。

  附加在農(nong) 業(ye) 稅上的一係列地方性收費也一並取消。

  河北省靈壽縣青廉村農(nong) 民王三妮,自掏腰包鑄成“告別田賦鼎”,用特殊的方式表達對取消農(nong) 業(ye) 稅的喜悅心情。

  鼎上的一段銘文這樣寫(xie) 道:“我是農(nong) 民的兒(er) 子,祖上幾代耕織輩輩納稅。今朝告別了田賦,我要代表農(nong) 民鑄鼎刻銘,告知後人。”

  國家還積極構建以農(nong) 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新型農(nong) 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農(nong) 村五保供養(yang) 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農(nong) 村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被征地農(nong) 民社會(hui) 保障、農(nong) 民工工傷(shang) 和醫療等社會(hui) 保險逐步健全;包括鄉(xiang) 鎮機構、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縣鄉(xiang) 財政管理體(ti) 製改革在內(nei) 的農(nong) 村綜合改革和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曆經數千年風雨滄桑,卸下重負的中國農(nong) 民喜笑顏開。

  農(nong) 業(ye) 稅的取消,實實在在減輕了農(nong) 民負擔,又一次解放了農(nong) 村生產(chan) 力。此後,反哺農(nong) 業(ye) 、統籌城鄉(xiang) 、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的步伐不斷加快,國家與(yu) 農(nong) 民關(guan) 係實現由取到予的曆史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