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我們(men) 蓋起了大工廠,裝上了新機器”。

  上世紀50年代,一首電影插曲傳(chuan) 唱大半個(ge) 中國。

  “大工廠”“新機器”正是那個(ge) 時代的關(guan) 鍵詞。新中國成立後短短三年,就根本扭轉了國民黨(dang) 反動統治留下的混亂(luan) 局麵,實現了政治、經濟、社會(hui) 的穩定,各方麵都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毛澤東(dong) 說,從(cong) 1953年起,我們(men) 就要進入大規模經濟建設了,準備以二十年時間完成中國的工業(ye) 化。他形象地把工業(ye) 化比做鳥的主體(ti) ,但是要飛上天還需要一對翅膀。這對翅膀是指什麽(me) ?它又將帶來怎樣一場影響中國至深的社會(hui) 變革?

  1953年6月15日,毛澤東(dong) 提出黨(dang) 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要在一個(ge) 相當長的時期內(nei) ,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hui) 主義(yi) 工業(ye) 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nong) 業(ye) 、對手工業(ye) 和對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簡稱為(wei) “一化三改”。工業(ye) 化是主體(ti) ,三大改造是兩(liang) 翼,兩(liang) 者隻有同時並舉(ju) ,才能展翅飛翔。

  對農(nong) 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在三大改造中列為(wei) 首位。主要辦法是通過自願和互利原則,引導農(nong) 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1年9月,中共中央製定了《關(guan) 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互助合作的決(jue) 議(草案)》,強調互助合作運動要根據生產(chan) 發展的需要和可能,大量發展勞動互助組,在條件比較成熟的地區,有重點地發展土地入股的初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社。過渡時期總路線公布以後,1953年12月,又通過了《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發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社的決(jue) 議》,農(nong) 村合作運動穩步前進。

  對手工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一般經過手工業(ye) 生產(chan) 合作小組、手工業(ye) 供銷生產(chan) 合作社和手工業(ye) 生產(chan) 合作社三個(ge) 階段,因地製宜,按照不同手工業(ye) 者容易接受的形式由低級到高級,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地進行。國家堅持貫徹自願互利原則,力求把合作社辦得對生產(chan) 者、國家和消費者三方麵都有利。

  對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改造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yi) 途徑實現的。在1953年以前,著重發展以加工訂貨為(wei) 主的初級和中級國家資本主義(yi) 形式。

  1950年5月,《人民日報》兩(liang) 次報道上海私營棉紡企業(ye) 經營狀況,他們(men) 大多負債(zhai) 過多、困難特重,一時無法做到保本。其中,申新紗廠的名字多次出現。

  申新紗廠是榮氏家族的產(chan) 業(ye) ,在資本家最為(wei) 集中的上海,榮氏家族被稱為(wei) 工商界第一大戶。新中國建立後,年輕的榮毅仁接手了這些麵臨(lin) 破產(chan) 的企業(ye) 。1950年,為(wei) 企業(ye) 生存考慮,榮毅仁提出為(wei) 國家加工訂貨的辦法。1954年,他又率先申請與(yu) 政府公私合營。

  從(cong) 1954年起,國家開始轉入重點發展公私合營這種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yi) 。1954年底,國務院決(jue) 定采取“統籌兼顧,歸口安排,按行業(ye) 改造”的方針,加快了改造私營工業(ye) 的步伐。1955年年底,毛澤東(dong) 約見工商界代表人物,親(qin) 自給他們(men) 做工作。毛澤東(dong) 說,現在我們(men) 實行這麽(me) 一種製度,是可以走向更富更強的,這個(ge) 富,是共同的富,這個(ge) 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毛澤東(dong) 推心置腹的話語,使仍然心存疑慮的資本家紛紛下定決(jue) 心,接受改造。

  1956年年初,全國各大城市出現公私合營的高潮。國家通過分紅和支付股息的方式,付給私營工商業(ye) 者30多億(yi) 元,超過了他們(men) 原有的資產(chan) 總額,得到了民族資產(chan) 階級的擁護,成功實現了馬克思、列寧曾經設想的對資產(chan) 階級的和平贖買(mai) 。

  在1956年的初春,為(wei) 慶祝三大改造迎來高潮,新中國舉(ju) 辦了曆史上第一屆“春晚”。

  “隨著農(nong) 業(ye) 合作化突飛猛進的發展和社會(hui) 主義(yi) 工商業(ye) 的發展,資本主義(yi) 工商業(ye) 的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和手工業(ye) 合作化的高潮,也提前到來了。”

  1956年1月15日,北京率先完成三大改造。到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僅(jin) 用四年時間就在全國基本完成。

  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基本完成,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製度和經濟製度都已確立。中國這個(ge) 占世界四分之一的東(dong) 方大國進入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成功實現了中國曆史上最深刻、最偉(wei) 大的社會(hui) 變革,為(wei) 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