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珍藏著一枚罕見的六麵密印。它通體(ti) 木質。五麵刻花,代表著加密信息。最後一麵雖然四周有花紋,但中間是空白,一旦使用則表示“軍(jun) 情十萬(wan) 火急”!這枚印章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me) 樣的秘密?

  這是1936年7月12日,中共閩東(dong) 泰南區黨(dang) 委使用的六麵密印調動部隊的緊急調令。當時被敵軍(jun) 包圍的紅軍(jun) 和遊擊隊幾乎與(yu) 外界失聯。在危機四伏之時,就是這種密印,擔負著南方紅軍(jun) 遊擊隊傳(chuan) 遞絕密軍(jun) 情的重任,也是彼此驗證的印信。

  時間回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jun) 主力長征後,留在根據地的部隊約1.6萬(wan) 餘(yu) 人,加上黨(dang) 政軍(jun) 機關(guan) 工作人員和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共3萬(wan) 餘(yu) 人,由蘇區中央分局書(shu) 記兼中央軍(jun) 區司令員、政治委員項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等領導。

  1935年3月底,項英、陳毅等同誌率領約300人突圍到達贛粵邊油山、梅山之間的廣闊山區,堅持遊擊戰。

  中央分局還派賴昌祚到瑞金任特委書(shu) 記,領導閩贛邊區的遊擊戰爭(zheng) ,派陳潭秋、鄧子恢、譚震林去閩西與(yu) 張鼎丞部會(hui) 和,堅持鬥爭(zheng) 。

  在人民群眾(zhong) 的支持下,在江西、福建、廣東(dong) 、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8省的鄂豫皖邊、鄂豫邊、皖浙贛邊、湘鄂贛邊、浙南、閩東(dong) 、閩北、湘贛邊、湘南、贛粵邊、閩中、閩粵邊、閩贛邊、閩西和瓊崖等地區,黨(dang) 組織和紅軍(jun) 遊擊隊都緊緊依靠群眾(zhong) ,開展英勇頑強的遊擊鬥爭(zheng) 。

  為(wei) 了堅定各級黨(dang) 組織和紅軍(jun) 遊擊隊的信心和鬥爭(zheng) 決(jue) 心,陳毅提出:“真正的革命同誌要堅定信心,能堅持到底的是將來革命的骨幹,留下一點星火,必能燃遍萬(wan) 裏江山。”

  1936年冬,陳毅在遊擊戰中經曆了最為(wei) 驚險的一次生死考驗,由於(yu) 叛徒出賣,他和項英等人在梅山的住地迅速被敵人包圍。敵人以五個(ge) 營的兵力在梅嶺展開地毯式搜索。陳毅等人不得不晝伏草叢(cong) ,夜間轉移,他們(men) 沒有糧食,靠著吃野果、野菜在寒冷的樹叢(cong) 中撐了20多天,情況危在旦夕。

  期間敵人放火燒山,陳毅做好了犧牲準備,壓在心頭許久的思緒頃刻迸發,寫(xie) 下了“絕筆”詩《梅嶺三章》:“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ye) 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wan) 斬閻羅。”

  這位老人名叫劉士華,今年86歲。1936年8月陳毅腿傷(shang) 複發,住進了他家二層閣樓中養(yang) 傷(shang) ,那一年他才一歲。他的母親(qin) 是中共地下交通員周籃,四處收集草藥給陳毅進行治療。療傷(shang) 期間,周籃時刻警惕,一旦發現敵情馬上掩護陳毅轉移至後山撤離。至今老人家中還保存著一張80多年前的珍貴照片。

  “這張照片就是陳毅1938年走的時候,留給我媽媽做紀念的,陳毅就講 ‘今後我們(men) 解放的話,我就抱著子孫來見你’,見我媽媽。”

  在南方紅軍(jun) 三年遊擊戰爭(zheng) 中,留下來堅持鬥爭(zheng) 的領導幹部何叔衡、古柏、阮嘯仙、賀昌、萬(wan) 永誠、毛澤覃等先後英勇犧牲。瞿秋白、劉伯堅等被俘後,堅貞不屈,英勇就義(yi) ,表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獻身精神和崇高氣節。

  南方三年遊擊戰爭(zheng) ,牽製了大量的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在戰略上配合了中央紅軍(jun) 主力的長征,為(wei) 長征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也保存了革命力量,堅持了遊擊根據地。

  全國抗戰爆發後,南方八省保存下來的紅軍(jun) 和遊擊隊改編為(wei) 新四軍(jun) ,成為(wei) 活躍在大江南北抗日前線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

  南方紅軍(jun) 遊擊隊在極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黨(dang) 所給予他們(men) 的任務,各遊擊區成為(wei) 中國人民反日抗戰的主要支點,使各遊擊隊成為(wei) 最好的抗日軍(jun) 隊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