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zheng) 勝利後,一場規模不亞(ya) 於(yu) 美國二戰時在歐洲戰場的大規模軍(jun) 運,在中國迅速展開。駐華美軍(jun) 司令魏德邁甚至炫耀這次行動“無疑是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空中軍(jun) 隊調動。”
這場軍(jun) 事調動究竟由誰部署?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
這張照片是毛澤東(dong) 和蔣介石兩(liang) 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合影。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經過43天艱苦的談判,終於(yu) 簽訂了《政府與(yu) 中共代表會(hui) 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形式發布《終戰詔書(shu) 》,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熱烈歡慶抗戰勝利,用各種方式表達和平建國的強烈願望。由於(yu) 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大部分在西南、西北,將其運往內(nei) 戰前線完成內(nei) 戰部署需要時間。蔣介石在積極準備內(nei) 戰的同時,於(yu) 8月下旬向延安接連發出三次電報,邀請毛澤東(dong) 赴重慶共商國是。
毛澤東(dong) 不顧個(ge) 人安危,親(qin) 赴重慶,這是一件轟動國內(nei) 外的大事,使許多人進一步認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謀求和平的真誠願望。
但蔣介石卻玩弄著“假和平、真內(nei) 戰”的政治伎倆(lia) 。在《雙十協定》公開發表的第二天,他就發布了一條“剿共”密令,要求對共產(chan) 黨(dang) “速予剿除”。
照片裏的蔣介石滿麵春風。因為(wei) 就在這一天,他接到報告,美國海軍(jun) 航空部隊三個(ge) 大隊,已在當天同時進駐青島、天津、北平,為(wei) 國民黨(dang) 軍(jun) 在這三個(ge) 大城市搶占先機。
1946年6月26日,蓄謀已久的蔣介石在完成各方麵準備與(yu) 部署後,對中原解放區發起大規模進攻。
從(cong) 這組1946年7月國共力量對比的數據不難看出,不論是在兵力、陸地麵積、城市數還是人口數上,兩(liang) 黨(dang) 軍(jun) 力都相差甚遠。再加上自恃有美國武力的支持,蔣介石公然揚言要在三到六個(ge) 月內(nei) 消滅共產(chan) 黨(dang) 軍(jun) 隊。
麵對國共軍(jun) 事力量的懸殊對比,很多人對中國的前途與(yu) 命運深感擔憂。毛澤東(dong) 在接受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訪時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yu) 反動派,而是屬於(yu) 人民。”
這一論斷,在戰爭(zheng) 爆發的頭四個(ge) 月便得到驗證,人民解放軍(jun) 共殲敵約30萬(wan) 人。在隨後4個(ge) 月裏,又有41萬(wan) 國民黨(dang) 軍(jun) 隊遭到殲滅。
1946年9月12日,《解放日報》在《蔣軍(jun) 必敗》一文中提到:“我軍(jun) 的每一個(ge) 勝利,將受到全國各界人民最高的讚揚,……全國人民的希望,都寄托於(yu) 我們(men) 人民解放軍(jun) 的勝利。”
為(wei) 解決(jue) 進攻兵力不足問題,蔣介石放棄全麵進攻計劃改為(wei) 對陝北、山東(dong) 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3月,胡宗南率25萬(wan) 兵力向延安發動突然襲擊。從(cong) 全局考慮,以毛澤東(dong) 為(wei) 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軍(jun) 委決(jue) 定撤離延安,轉戰陝北,在與(yu) 敵人轉戰周旋中繼續指揮著全國戰場。
毛澤東(dong) 轉戰陝北期間,先後住過37孔窯洞。正是在這些縱橫溝壑之間的簡陋農(nong) 家窯洞裏,毛澤東(dong) 鎮定自若,以“胸中自有雄兵百萬(wan) ”的氣勢指揮戰鬥,與(yu) 老對手蔣介石進行了一場民心、意誌與(yu) 戰略的較量。勝利的捷報從(cong) 各個(ge) 解放區不斷傳(chuan) 來。
在山東(dong) ,陳毅、粟裕率領華東(dong) 野戰軍(jun) ,消滅敵整編72師後,又在孟良崮,一舉(ju) 圍殲國民黨(dang) “五大主力”之一、整編74師三萬(wan) 餘(yu) 人。
在陝北,彭德懷、習(xi) 仲勳率領西北野戰軍(jun) ,采用“蘑菇戰術”,先後取得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次大捷,殲敵1.4萬(wan) 人,隨後在沙家店戰役又獲大捷。國民黨(dang) 的重點進攻宣告破產(chan) 。
1947年3月,撤離延安前,毛澤東(dong) 曾自信地說:“我們(men) 要用一個(ge) 延安,換取整個(ge) 中國!”
僅(jin) 僅(jin) 兩(liang) 年後,毛澤東(dong) 的預言就變成了現實。
解放戰爭(zheng) 第一年,人民解放軍(jun) 平均每月殲敵8個(ge) 旅,共殲敵112萬(wan) 人,總兵力發展到190多萬(wan) 人,開始從(cong) 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