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南麓蒼鬆翠竹之間,掩映著一座古樸幽靜的院落。1949年3月,毛澤東(dong) 等中央領導人與(yu) 中央機關(guan) 、人民解放軍(jun) 總部進駐北平,這標誌著中國革命重心從(cong) 農(nong) 村轉向城市。這裏成為(wei) 領導解放戰爭(zheng) 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取得偉(wei) 大勝利的總指揮部。

  從(cong) 1948年8月起,根據毛澤東(dong) 的指示,在周恩來的周密安排下,原在國民黨(dang) 統治區的各民主黨(dang) 派、愛國民主人士和海外華僑(qiao) 代表,陸續進入東(dong) 北和華北解放區。毛澤東(dong) 來到北平後,廣泛地同各界代表人物接觸,和他們(men) 共商建國大計。

  1949年6月,新政治協商會(hui) 議籌備會(hui) 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參加會(hui) 議的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ti) 等23個(ge) 單位的代表共134人。

  這次會(hui) 議成立以毛澤東(dong) 為(wei) 主任的新政協籌備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負責起草共同綱領,擬定政府方案等,全麵展開籌建新中國的工作。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開幕了。”新政治協商會(hui) 議的召開,標誌著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爭(zheng) 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曆史性的偉(wei) 大勝利,標誌著愛國統一戰線和全國人民大團結在組織上完全形成,標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的正式確立。

  毛澤東(dong) 在開幕詞中向全世界豪邁地宣告:“諸位代表先生們(men) ,我們(men) 有一個(ge) 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men) 的工作將寫(xie) 在人類的曆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cong) 此站立起來了。”

  懷仁堂內(nei) ,群賢畢至。洋務運動的親(qin) 身經曆者、戊戌變法的風雲(yun) 人物、辛亥革命的元老、國民革命軍(jun) 的起義(yi) 將領,政治家、軍(jun) 事家、教育家、企業(ye) 家和文化名流濟濟一堂。

  會(hui) 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共同綱領》,這個(ge) 《共同綱領》成為(wei) 中國人民的大憲章,在一個(ge) 時期內(nei) 起著新中國臨(lin) 時憲法的作用。會(hui) 議通過了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一致選舉(ju)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wei) 副主席,陳毅等56人為(wei)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hui) 委員。

  會(hui) 議通過北平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將北平改名為(wei) 北京;決(jue) 定采用公元紀年,以《義(yi) 勇軍(jun) 進行曲》為(wei) 代國歌;國旗為(wei) 五星紅旗,象征全國人民在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的大團結。

  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閉幕式後,全體(ti) 代表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ju) 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禮。毛澤東(dong) 宣讀碑文後,親(qin) 手執鍬鏟土,為(wei) 人民英雄紀念碑埋下了第一塊基石。

  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萬(wan) 軍(jun) 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ju) 行開國大典。54門禮炮齊鳴28響,象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奮鬥28年的曆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曆史新的篇章。中國人從(cong) 此站立起來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揭開了新的篇章!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開啟了新紀元!全國各族人民革命熱情高漲,中華大地呈現出萬(wan) 象更新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