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黨史慕課|第96課 協商建國

來源:北京市委組織部

  “慶齡先生:重慶違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誠,與(yu) 日俱積。茲(zi) 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誌趨前致候,專(zhuan) 誠歡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wei) 盼!專(zhuan) 此。敬頌大安!”

  這是毛澤東(dong) 1949年6月19日寫(xie) 給宋慶齡的信。信寫(xie) 好後,交給了南下上海的鄧穎超,請她親(qin) 手轉交給宋慶齡。

  即將出發時,周恩來也交給鄧穎超一封寫(xie) 給宋慶齡的信:“現全國勝利在即,新中國建設有待於(yu) 先生指教者正多,現借穎超專(zhuan) 誠迎迓之便,謹陳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駕,實為(wei) 至幸。”

  毛澤東(dong) 、周恩來兩(liang) 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重要領導人,誠邀宋慶齡北上,共襄新中國成立盛舉(ju) 。

  到上海後,鄧穎超見到宋慶齡,誠懇地對她說:“新的政治協商會(hui) 議即將在北平召開,中央人民政府也將正式建立。黨(dang) 中央、毛主席懇切盼望您能北上共商建國大計。”

  接過信,宋慶齡自然明白其中的分量。思慮再三,她同意待身體(ti) 好轉後,以特邀代表身份前往北平,參加即將召開的新中國政治協商會(hui) 議。8月26日,在鄧穎超、廖夢醒陪同下,宋慶齡登車離滬北上。

  8月28日這一天,一向習(xi) 慣晚上工作、白天睡覺的毛澤東(dong) ,早早起了床,還特意囑咐工作人員,為(wei) 他準備好淺色中山裝,以及那雙平時不大穿的膠底皮鞋。下午4點左右,列車徐徐駛入北平東(dong) 站。車剛停穩,毛澤東(dong) 、周恩來等便快步走進車廂,迎上去熱情地與(yu) 宋慶齡握手問候。

  9月7日,毛澤東(dong) 、周恩來等人又來到火車站,這次迎接的是國民黨(dang) 元老、原國民黨(dang) 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眾(zhong) 多代表紛紛輾轉來平。9月21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民主人士,工人、農(nong) 民、青年、婦女、少數民族、華僑(qiao) 等600多位代表齊聚北平中南海懷仁堂,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毛澤東(dong) 在開幕詞中自豪地講道:“我們(men) 的工作將寫(xie) 在人類的曆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cong) 此站立起來了!”

  大會(hui) 通過了具有臨(lin) 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為(wei) 北京;采用公元紀年;以《義(yi) 勇軍(jun) 進行曲》為(wei) 代國歌,五星紅旗為(wei) 國旗,選舉(ju) 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通過民主協商,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壯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