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shu) 桌了!”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yi) 加緊策劃所謂華北自治,企圖製造第二個(ge) “滿洲國”。而國民黨(dang) 當局屈從(cong) 於(yu) 日本侵略者的壓力,步步退讓,搞什麽(me) “華北特殊化”,計劃這年12月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hui) 。一時間,華北淪亡步步逼近,中華民族麵臨(lin) 嚴(yan) 重危機。於(yu) 是北平學生終於(yu) 發出了這樣的怒吼!

  在中共北平臨(lin) 時工委的領導下,1935年12月7日,北平學聯召開代表會(hui) 議,決(jue) 定於(yu) 9日舉(ju) 行大請願,反對華北自治。

  12月9日拂曉,天寒地凍。東(dong) 北大學、中國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學校的學生,高舉(ju) 著旗幟和標語,衝(chong) 破軍(jun) 警的重重阻攔,走上街頭。而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被擋在了西直門外,他們(men) 就在這一帶進行抗日宣傳(chuan) 。

  上午10點半,新華門前匯集了來自10多所學校的1000多人的請願隊伍。學生們(men) 高呼“反對華北自治!”“反對日本帝國主義(yi) ”“停止內(nei) 戰,一致對外”的口號,要求麵見國民黨(dang) 政府軍(jun) 事委員會(hui) 北平分會(hui) 代理委員長何應欽,但何應欽隻派了秘書(shu) 出來敷衍了幾句。

  學生們(men) 激憤難抑,大喊“請願不成,我們(men) 示威遊行去!”上千人的學生隊伍從(cong) 新華門出發,沿著西長安街經西單、西四牌樓、沙灘、王府井大街遊行,沿途的民眾(zhong) 紛紛地為(wei) 他們(men) 鼓掌。

  一路上,不斷有學生加入,到王府井大街時,隊伍已經多達四五千人。突然,反動軍(jun) 警用水龍頭向學生噴水,還揮舞皮鞭、木棍抽打學生,學生們(men) 被迫奮起搏鬥,當場有數十人被捕,隊伍也被衝(chong) 散了。

  12月16日,北平愛國學生和工人、農(nong) 民、市民等3萬(wan) 多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hui) ,反對華北自治。這張照片就是當時黃敬扶著電車向與(yu) 會(hui) 的老百姓發表演講。會(hui) 後,又舉(ju) 行了更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但再次遭到軍(jun) 警的襲擊,22名學生被捕,300 多人受傷(shang) 。

  在北平學生英勇鬥爭(zheng) 的影響下,國民黨(dang) 當局被迫宣布冀察政務委員會(hui) 延期成立,全國各地民眾(zhong) 也紛紛行動起來,要求停止內(nei) 戰,一致抗日。

  一二·九運動的爆發,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標誌著全民族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dong) 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動員全民族抗戰的運動,它準備了抗戰的思想,準備了抗戰的人心,準備了抗戰的幹部”,“將成為(wei) 中國曆史上一個(ge) 非常重要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