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0日,《北京日報》刊發了原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的回憶文章《丹心一片照後人——懷念戰友閻又文同誌》。到這時,閻又文的真實身份才廣為(wei) 人知。
閻又文,山西萬(wan) 榮縣人,七七事變後,投筆從(cong) 戎,加入傅作義(yi) 部隊。1938年9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年,在國民黨(dang) 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他與(yu) 黨(dang) 組織失去聯係,成為(wei) 了隱蔽戰線上一枚“閑棋冷子”。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yi) 剛剛投降,陝甘寧邊區就交給情報人員王玉一項任務:到傅作義(yi) 部隊尋找閻又文。此時,閻又文已是傅作義(yi) 的機要秘書(shu) 兼國民黨(dang) 第十二戰區政治部副主任,地位顯赫,黨(dang) 組織與(yu) 他失聯6年多,他是否初心未改?
其實,閻又文一直在等待黨(dang) 組織的消息。王玉與(yu) 閻又文建立單線聯係後,交代了任務:了解國民黨(dang) 戰略動向,掌握傅作義(yi) 和蔣介石的關(guan) 係。閻又文這枚“閑棋冷子”被激活了。
1946年6月,全麵內(nei) 戰爆發,傅作義(yi) 找來閻又文,讓他寫(xie) 一封公開信痛罵毛澤東(dong) ,“長自己誌氣,滅共黨(dang) 威風”。這可讓閻又文犯了難。寫(xie) 吧,是在罵共產(chan) 黨(dang) ,罵自己的組織,罵自己的領袖;不寫(xie) 吧,又是分內(nei) 的事,不好拒絕。閻又文找到王玉,請示怎麽(me) 辦。很快,周恩來表態:這封信不僅(jin) 要寫(xie) ,而且要罵得狠一些,要能夠激起解放區軍(jun) 民的義(yi) 憤。有了這個(ge) 指示,閻又文用生花之筆寫(xie) 就“檄文”。9月20日,《奮鬥日報》刊登了這篇《致毛澤東(dong) 的公開電》,字裏行間極盡挖苦之能事,大大激發了解放軍(jun) 戰士的鬥誌。
1948年12月14日,解放軍(jun) 完成對北平的合圍,國民黨(dang) 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yi) 是戰、是走還是和,成為(wei) 世人關(guan) 注的焦點。根據中共中央爭(zheng) 取和平解決(jue) 北平問題的指示,閻又文十幾天不回家,守護在傅作義(yi) 的身邊做工作。談判啟動前,閻又文又向王玉專(zhuan) 門匯報傅作義(yi) 的思想動向和矛盾心理,使中央有針對地製定和修改了談判策略和方案,有力推動了北平和平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統戰工作需要,閻又文地下黨(dang) 員的身份一直沒有公開。1962年9月25日,年僅(jin) 48歲、飽受疾病折磨的閻又文在彌留之際,對守在病床邊的妻子丁宴秋留下遺言“有事情找組織”,然後帶著難以說出口的秘密告別了家人。
有苦不說,有氣不叫;顧全大局,任勞任怨。閻又文把一切都獻給了黨(dang) ,做到了初心永恒。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