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24日,西方國家聖誕節前的平安夜,北京大學先修班女生沈崇到平安影院看電影《民族至上》。晚8點散場後回表姐家,途中被美軍(jun) 皮爾遜和普利查德拖進東(dong) 單廣場旁的小樹林強暴。路人聽到呼救,立即報告北平市警察局內(nei) 七分局。警察趕到肇事地點時,普利查德已逃走,於(yu) 是將皮爾遜和沈崇帶回分局。
25日,北平民營亞(ya) 光社獲悉後,立即編發新聞,報道沈崇事件。北平警察局唯恐得罪“盟邦”,通過國民黨(dang) 中央社給各報社發啟事,阻止報道。26日,《世界日報》《北平日報》等不顧阻撓,都報道了沈崇事件。
當時,大批美軍(jun) 進駐中國,橫衝(chong) 直撞,暴行不斷,卻能逍遙法外,國人早已忍無可忍。沈崇事件披露後,北平各校學生紛紛要求抗議美軍(jun) 暴行。為(wei) 平息眾(zhong) 怒,北大校長胡適聲言,“美軍(jun) 暴行純係法律問題”。訓導長陳雪屏則稱沈崇不一定是北大學生,還指使特務學生貼出大字報,誣稱沈崇是延安派來的,引誘美軍(jun) 成奸,以便製造事端。
為(wei) 弄清沈崇事件真相,《益世報》記者、地下黨(dang) 員劉時平在北大查到沈崇的注冊(ce) 卡,上麵標明:沈崇,19歲,福建閩侯人,先修班文法組學生。北大女同學會(hui) 主席劉俊英前往沈崇住處慰問,得知:沈崇家居上海,出身名門,祖父沈葆楨是清朝兩(liang) 廣總督,父親(qin) 是國民黨(dang) 交通部官員,12月初剛來北平讀書(shu) ;沈崇深居簡出,與(yu) 美軍(jun) 素無來往,是正派樸實的學生。
真相一經披露,當局的無恥謠言不攻自破。怒火終於(yu) 爆發了。1946年12月30日,北平學生掀起抗暴運動,迅速席卷全國各大城市。
反甄審、抗暴、五二〇等以學生運動為(wei) 主體(ti) 的愛國民主運動不斷發展,並且與(yu) 工人鬥爭(zheng) 和全國各界反美反蔣鬥爭(zheng) 匯合,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戰爭(zheng) 的第二條戰線。1947年5月30日,毛澤東(dong) 發表評論,指出:“中國境內(nei) 已有了兩(liang) 條戰線。蔣介石進犯軍(jun) 和人民解放軍(jun) 的戰爭(zheng) ,這是第一條戰線。現在又出現了第二條戰線,這就是偉(wei) 大的正義(yi) 的學生運動和蔣介石反動政府之間的尖銳鬥爭(zheng) 。”毛澤東(dong) 號召,為(wei) 了建立一個(ge) 和平的、民主的、獨立的新中國,中國人民應當迅速地準備一切必要的條件。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