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開洛川會(hui) 議,確定了八路軍(jun) 在敵後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zheng) 的戰略方針。之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dong) 又多次指出,“在冀熱邊區創造抗日根據地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yi) ”,“遊擊戰在冀熱發展對敵人的威脅最大”。
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澤東(dong) 的部署,1938年2月,晉察冀軍(jun) 區第一軍(jun) 分區政委鄧華,率領由115師獨立團擴編組成的3團,向平西挺進,開辟平西抗日根據地。
挺進平西齋堂川後,3團連克日偽(wei) 據點,推毀偽(wei) 政權,鎮壓土匪,收編地方武裝。3月底,在門頭溝東(dong) 齋堂村成立了平郊第一個(ge) 抗日民主縣政府——宛平縣政府,魏國元任縣長。4月8日,這支部隊在平西清水鎮,擴編為(wei) 晉察冀軍(jun) 區第六支隊,鄧華任支隊司令兼政委,所以這支部隊,又稱鄧華支隊。
這年4月1日,八路軍(jun) 總部向120師下達命令,要求雁北支隊也就是宋時輪支隊,向鄧華支隊靠攏,創建冀熱察邊抗日根據地。半個(ge) 月後,朱德、彭德懷電示晉察冀軍(jun) 區,兩(liang) 個(ge) 支隊組成5000餘(yu) 人的八路軍(jun) 第四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挺進冀東(dong) ,配合冀東(dong) 大暴動。
1938年10月,挺進縱隊由冀東(dong) 返回平西,先後收複了懷來縣的鎮邊城,門頭溝的軍(jun) 響、青白口、杜家莊、東(dong) 齋堂、西齋堂、馬欄、上清水、下清水等重要村鎮。接著,部隊擴大活動區域,向平西腹地野三坡派出兵力,消滅了盤踞在這裏的地主武裝,解除了平西的縱深憂患。然後,又向房淶涿地區擴展,與(yu) 冀中大清河地區打通聯係。同時,派部隊向宣涿懷地區積極活動,在北麵擴大區域。
幾個(ge) 月後,平西抗日根據地有了新的發展。相繼建立了宛平、淶水、宣涿懷、房良、淶涿5個(ge) 抗日民主縣政府,各區、村的抗日政權和群眾(zhong) 組織也建立起來。平西抗日根據地控製的範圍,東(dong) 起長辛店,西至紫荊關(guan) ;南起高碑店,北到蔚縣、宣化、懷來、涿鹿。
平西抗日根據地,直接威脅日偽(wei) 華北統治中心——北平和張家口,還有平綏、平漢兩(liang) 條鐵路線,成為(wei) 晉察冀邊區的前哨,成為(wei) 八路軍(jun) 向冀東(dong) 、平北發展的前進基地。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