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為(wei) 平津區衛戍司令,薄一波為(wei) 政委,彭真為(wei) 北平市委書(shu) 記,葉劍英為(wei) 市委副書(shu) 記、北平軍(jun) 管會(hui) 主任兼市長……” 

  這是1948年12月13日,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央軍(jun) 委起草的報告,報告中任命了中共北平市委成員。

  實際上這天早上6點,毛澤東(dong) 就為(wei) 中共中央起草電報,要求“榮臻、彭真、劍英、黃敬應時刻準備率領接收人員及工作幹部乘車出發馳赴平、津”,並強調“此次接收平、津影響中外,你們(men) 務必辦到如同沈陽、濟南那樣的接收及管理成績,不要落在沈陽、濟南之後。”這是很艱巨的任務,也是非常高的要求。

  彭真等人立即率領部分接管人員從(cong) 石家莊出發,12月16日到達保定。第二天,在這裏召開中共北平市委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會(hui) 上宣布了經中共中央和華北局批準的北平市委領導機構和組成人員名單:中共北平市委由彭真、葉劍英、趙振聲(李葆華)、劉仁、徐冰、趙毅民、譚政文、蕭明、王鶴峰、張秀岩、韓鈞11人組成。彭真任市委書(shu) 記,葉劍英任第一副書(shu) 記,趙振聲任第二副書(shu) 記。葉劍英兼任市軍(jun) 管會(hui) 主任和市長,徐冰為(wei) 副市長。

  12月21日,中共北平市委發出接管北平的黨(dang) 內(nei) 通告,公布了中共中央和華北局關(guan) 於(yu) 組織中共北平市委員會(hui) 的決(jue) 定,宣布人民解放軍(jun) 進入北平後,立即實行軍(jun) 事管製,成立人民解放軍(jun) 北平市軍(jun) 事管製委員會(hui) ,作為(wei) 軍(jun) 事管製時期北平市及市郊工業(ye) 區統一的軍(jun) 政權力機關(guan) 。並提出軍(jun) 事管製初期有4項中心任務:一是迅速消滅混亂(luan) 現象,安定社會(hui) 秩序;二是係統地進行接管工作;三是肅清反革命殘餘(yu) ;四是向城市輸送煤、糧等必需品,保證對城市人民的及時供應。

  1949年元旦,北平市軍(jun) 事管製委員會(hui) 和北平市人民政府分別發出布告,宣告成立。2月2日,北平市委相關(guan) 人員進入北平城,市委機關(guan) 設在東(dong) 交民巷四十號原德國駐華大使館內(nei) 。

  同一天,《人民日報(北平版)》創刊,發表代發刊詞《為(wei) 建設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奮鬥》。上麵說,我們(men) 已經推翻了一個(ge) 舊北平,開始建設一個(ge) 新北平。北平永遠是人民的北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