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紀念儀(yi) 式上講道:“北京密雲(yun) 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qin) ,把丈夫和5個(ge) 孩子送上前線,他們(men) 全部戰死沙場”。
這位被總書(shu) 記褒獎的平凡母親(qin) ,到底有著怎樣不平凡的故事呢?
鄧玉芬是北京密雲(yun) 石城張家墳村人,靠著租種地主的幾畝(mu) 地,和丈夫任宗武一起,含辛茹苦拉扯著7個(ge) 兒(er) 子。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後,日本侵略者把密雲(yun) 長城沿線強行劃入偽(wei) 滿洲國。為(wei) 了糊口,她家被迫搬到村外的豬頭嶺上,開荒度日。
1940年,冀熱察挺進軍(jun) 第10團挺進密雲(yun) ,開辟平北抗日根據地。雖然鄧玉芬沒啥文化,但八路軍(jun) 講的抗日道理,卻句句說在她的心坎上。她和丈夫商量:“咱沒錢沒槍,可是咱家有人。在打鬼子這件事情上,絕對不能含糊。就叫兒(er) 子打鬼子去吧!”於(yu) 是,她的大兒(er) 子、二兒(er) 子、三兒(er) 子,相繼加入白河遊擊隊。
1941年秋末,日偽(wei) 軍(jun) 發動了78天的大“掃蕩”,鄧玉芬響應黨(dang) 組織的號召,讓四兒(er) 子、五兒(er) 子在環境最殘酷的時候參加了抗日自衛軍(jun) 模範隊。
1942年,抗日政府發出“回山搞春耕”的號召。鄧玉芬決(jue) 定重返“無人區”。她讓丈夫先回山裏搭窩棚,自己隨後就到,可誰知沒幾天,噩耗傳(chuan) 來:丈夫和五兒(er) 子在種地時,遭日軍(jun) 偷襲,同時遇害,四兒(er) 子負傷(shang) 也被抓走。隨後,苦難接踵而至。
大兒(er) 子在保衛盤山根據地的一次戰鬥中英勇犧牲;二兒(er) 子在戰鬥中負傷(shang) 回家休養(yang) ,卻因傷(shang) 情惡化無藥醫治離世;被抓走的四兒(er) 子也慘死在鞍山監獄;最小的兒(er) 子小七,連名字也沒起,也在一次躲避“掃蕩”中,不幸病餓而亡······
白發人送黑發人,鄧玉芬咬牙挺住了。她把戰士們(men) 當成了自己的親(qin) 兒(er) 子!她為(wei) 八路軍(jun) 燒水做飯,縫補衣服,為(wei) 傷(shang) 員接屎接尿、喂湯喂藥。她以粗糠、樹葉、野菜充饑,把省下來的糧食留給八路軍(jun) 。戰士們(men) 都知道,在密雲(yun) 的豬頭嶺,有一個(ge) 家,家裏有一位堅毅善良的鄧媽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yi) 投降了。鄧玉芬眼噙淚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大兒(er) 、二兒(er) 、四兒(er) 、五兒(er) 、七兒(er) ,咱們(men) 勝利了!
解放戰爭(zheng) 中,六兒(er) 子在攻打黃坨子據點的戰鬥中,壯烈犧牲。正是千千萬(wan) 萬(wan) 的像鄧玉芬一樣的英雄母親(qin) ,同仇敵愾,才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