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0日,中共地下黨(dang) 員李炳泉被傅作義(yi) 請進了中南海居仁堂辦公室。當傅作義(yi) 得知李炳泉在平明日報社任職,很是吃驚:原來共產(chan) 黨(dang) 人就在自己的報社呀!幾句寒暄過後,李炳泉開門見山地說:“我是奉中共北平地下黨(dang) 派遣、代表北平地下黨(dang) 來見傅先生的,希望先生早做決(jue) 斷,進行和平解決(jue) 北平問題的談判。”在中共中央一直爭(zheng) 取和解放軍(jun) 的強大壓力下,加上北平地下黨(dang) 多方策動,傅作義(yi) 請平明日報社社長崔載之作為(wei) 自己的代表,由李炳泉帶路,與(yu) 中共方麵進行和談。

  12月17日,崔載之等人秘密到達河北省薊縣八裏莊,這是距離解放軍(jun) 平津前線司令部駐地不遠的一個(ge) 小村莊。19日,平津前線司令部參謀長劉亞(ya) 樓會(hui) 見崔載之。由於(yu) 雙方底牌差距太大,這次試探性的談判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就在傅作義(yi) 猶豫不決(jue) 之時,22日,解放軍(jun) 攻克新保安,全殲傅作義(yi) 王牌軍(jun) 部第35軍(jun) 和兩(liang) 個(ge) 師。24日,攻占張家口。

  大勢所趨,傅作義(yi) 隻能選擇繼續談判。

  1949年1月8日,傅作義(yi) 派出華北“剿總”少將處長周北峰為(wei) 代表,在中國民主同盟華北地區負責人張東(dong) 蓀陪同下來到了八裏莊,與(yu) 林彪、聶榮臻、劉亞(ya) 樓等人開始第二次談判。雙方談判的重點是傅作義(yi) 部隊出城改編問題。所談內(nei) 容經過整理,形成談判紀要,並寫(xie) 明1月14日為(wei) 傅作義(yi) 方麵最後的答複期限。周北峰回到北平,詳細匯報了談判情況。傅作義(yi) 看完談判紀要後,搖搖頭說:“談的問題還不夠具體(ti) 。”不夠具體(ti) 隻是托詞而已,他本人還在猶疑觀望,沒能最後下定決(jue) 心。

  1月14日,毛澤東(dong) 發表《關(guan) 於(yu) 時局的聲明》,明確提出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同一天,解放軍(jun) 向天津發起總攻。北平是戰還是和,傅作義(yi) 必須作出抉擇。於(yu) 是,他任命華北“剿總”副總司令鄧寶珊為(wei) 全權代表,帶著周北峰等人,再次出城談判。

  第三次談判在通州五裏橋張家大院舉(ju) 行。16日清晨,鄧寶珊、周北峰得知號稱固若金湯的天津已經解放,北平成了一座孤城。當天,雙方取得一致意見,就國民黨(dang) 軍(jun) 隊開出北平城外進行改編等問題初步達成協議。

  1月19日,人民解放軍(jun) 代表蘇靜與(yu) 傅作義(yi) 部隊代表崔載之等人經過協商,最終形成了這份《關(guan) 於(yu) 北平和平解決(jue) 問題的協議書(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