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黨史”慕課|第74課 堂上飛歌

來源:北京市委組織部

  “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辛勞為(wei) 民族,共產(chan) 黨(dang) 他一心救中國……”

  歌曲《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大家耳熟能詳,但背後的故事卻鮮為(wei) 人知。

  1943年,抗日戰爭(zheng) 由戰略防禦開始轉入戰略反攻。曙光乍現之時,蔣介石岀版了《中國之命運》,叫囂什麽(me) “中國的命運,完全寄托於(yu) 國民黨(dang) ”。對此,中共中央出版了《評中國之命運》,並發表社論《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旗幟鮮明地批駁了國民黨(dang) 的謬論,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當年9月,晉察冀邊區抗日救國聯合會(hui) 群眾(zhong) 劇社,開展抗日宣傳(chuan) ,劇社音樂(le) 組組長曹火星等人,被派到房山堂上村,他們(men) 在村裏一邊進行文藝宣傳(chuan) ,一邊搞文藝創作。

  深秋的一個(ge) 夜晚,曹火星在燈下思潮翻滾,中華民族在日寇侵略下生靈塗炭的畫麵,不斷在他的腦海中浮現。抗戰中共產(chan) 黨(dang) 的主動與(yu) 國民黨(dang) 的消極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全神貫注,奮筆寫(xie) 下: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這是人民的心聲。

  題目定好了,曹火星激情澎湃,坐在中堂廟的土炕上,歌詞從(cong) 筆端流淌而出。當時“霸王鞭”在平西一帶很流行,曹火星決(jue) 定用民歌的曲調,添上新詞,為(wei) 新歌配曲。他邊寫(xie) 邊唱,經過幾天幾夜地反複修改,《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終於(yu) 誕生了。

  歌曲寫(xie) 好後,曹火星和隊友們(men) 一塊兒(er) 先教小孩子們(men) 唱,教村裏麵的劇團唱,由於(yu) 感情真摯、歌詞簡單、節奏明快,沒幾天,村裏人全都學會(hui) 了。再後來,這首歌伴隨著共產(chan) 黨(dang) 奮進的步伐,在“堅持抗戰六年多”、“七年多”、“八年多”的時光流逝中,逐漸唱遍了祖國的長城內(nei) 外大江南北。

  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天,毛澤東(dong) 在中南海聽到女兒(er) 李訥唱起了這首歌,提出了疑問:中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曆史,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不足百年,怎麽(me) 能說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呢?應該在“中國”的前麵加一個(ge) “新”字,“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這樣才符合曆史事實。從(cong) 此,就有了流傳(chuan) 至今、經久不衰的經典旋律《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