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漲”字牽動百姓心 ——怎麽(me) 保持物價(jia) 穩定
2011年伊始,曆時1個(ge) 月的“漢語盤點2010”活動揭曉,“漲”字排名第一,獲選年度國內(nei) 字。人們(men) 選“漲”,主要表達了對物價(jia) 上漲的強烈感受:菜價(jia) 漲、米價(jia) 漲、油價(jia) 漲……2010年以來,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月度同比漲幅一路攀升,連續突破3%、4%、5%、6%,2011年6月達到了6.4%。
物價(jia) 既反映宏觀經濟運行,又直接影響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民眾(zhong) 感受的“溫度計”。雖然說物價(jia) 波動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但是物價(jia) 過高、漲速過快,就會(hui) 造成百姓生活壓力過大、心裏不安,甚至會(hui) 引發恐慌。可以說,物價(jia) 穩,人心才穩、社會(hui) 才穩;物價(jia) 問題不僅(jin) 是經濟問題,而且是影響全局的政治問題、社會(hui) 問題。
“漢語盤點2010” ——用一個(ge) 字、一個(ge) 詞描述2010年的中國和世界。2011年1月5日,經過網民推薦、專(zhuan) 家評選、網民投票等,評出國內(nei) 字、詞和國際字、詞,分別為(wei) “漲”、“給力”和“亂(luan) ”、“軍(jun) 演”。
◇ 組合拳:成效初顯壓力仍大
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衝(chong) 擊,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物價(jia) 一路走低。隨著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一攬子計劃的實施,我國經濟率先企穩回升,加上世界經濟緩慢複蘇,國內(nei) 外重要大宗商品價(jia) 格止跌回升並大幅上漲。在這種情況下,1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轉正,12月升至1.9%,通脹預期有所顯現。進入2010年,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持續上漲,5月上漲3.1%,10月為(wei) 4.4%,11月達到5.1%;2011年物價(jia) 繼續在高位運行。為(wei) 什麽(me) 物價(jia) 上漲這麽(me) 快?
深度解讀
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
英文縮寫(xie) 為(wei) CPI,反映一定時期居民所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jia) 格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我國統計的商品和服務項目,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ge) 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le) 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8個(ge) 大類。
成本上升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資源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各類資源性產(chan) 品價(jia) 格不斷升高,並引起勞動力、土地等價(jia) 格相應上漲,而這些生產(chan) 要素是計入生產(chan) 成本的,其價(jia) 格上漲也最終體(ti) 現到了商品價(jia) 格中。
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yu) 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與(yu) 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mai) 賣的物質商品。主要包括三個(ge) 類別:一是能源商品,如原油、煤炭等;二是基礎原材料,如鐵礦石、銅、鋁、鉛等;三是農(nong) 副產(chan) 品,如玉米、大豆、小麥、稻穀等。
輸入性影響。當前,我國經濟與(yu) 世界經濟的聯係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對我國發展的影響不斷擴大。其中,棉花等大宗商品對外依存度較高,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會(hui) 影響國內(nei) 市場。例如,2011年2月25日,國際期貨市場的大豆、棉花價(jia) 格,一年內(nei) 分別上漲了46.1%、126.4%,直接推升了國內(nei) 相關(guan) 商品價(jia) 格。美國實施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加劇了國際大宗商品漲價(jia) 趨勢。
自然災害影響。這兩(liang) 年,極端天氣現象較多,從(cong) 西南冬春連旱到中東(dong) 部持續低溫,從(cong) 南方多次暴雨和台風到北方小麥主產(chan) 區冬春連旱,長江中下遊還先後遭遇幹旱和洪澇,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給許多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帶來很大困難,加劇了供需矛盾。
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量化寬鬆,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大量印鈔或者買(mai) 入債(zhai) 券等方式,向銀行體(ti) 係注入一定數量的超額資金,目的是創造新的流動性。2010年11月初,美國從(cong) 自身利益出發,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宣布8個(ge) 月內(nei) 購買(mai) 6000億(yi) 美元的國債(zhai) 。此前曾推出第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購買(mai) 了1.7萬(wan) 億(yi) 美元的資產(chan) 。
流通環節影響。目前我國糧食、蔬菜等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正逐步向優(you) 勢區域集中。山東(dong) 、河北、河南三省蔬菜產(chan) 量占全國產(chan) 量近40%,海南反季節蔬菜有78%銷到外地。這種區域結構變化,是工業(ye) 化、城鎮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但也需要多環節、長距離的流通,勢必增加成本。特別是自然災害多發,增加了運輸困難,推動了物價(jia) 上漲。
流動性影響。近兩(liang) 年,我國貨幣信貸供應規模擴張較快,2009年和2010年的銀行新增貸款規模分別為(wei) 9.59萬(wan) 億(yi) 元和7.95萬(wan) 億(yi) 元,加上境外“熱錢”流入,流動性持續充裕,加大了物價(jia) 上漲壓力。
投機炒作影響。由於(yu) 市場秩序不規範,部分遊資借勢、借題炒作,客觀上炒高了某些商品的價(jia) 格,主觀上強化了市場漲價(jia) 預期,成為(wei) 物價(jia) 上漲的重要推手。
物價(jia) 上漲牽動著百姓的心。這一輪物價(jia) 上漲,食品漲價(jia) 最為(wei) 明顯,約占全部漲價(jia) 因素的70%,如大白菜、西紅柿、豬肉的銷售價(jia) 格大幅上漲。民以食為(wei) 天,頓頓都要吃飯,食品漲價(jia) 老百姓感受最直接,反映自然強烈。調查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有68.2%的人認為(wei) 物價(jia) “高,難以接受”。
深度解讀
流動性
流動性,通俗地說,就是在經濟體(ti) 係中流通的貨幣數量的多少。一般來講,流通的貨幣越多,流動性就越充裕,社會(hui) 的購買(mai) 力就越強,引發商品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就越大。
“熱錢”
“熱錢”是指為(wei) 追求高回報而在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它與(yu) 正當投資的最大區別在於(yu) 以純粹投機為(wei) 目的,而不會(hui) 為(wei) 社會(hui) 創造財富。“熱錢”炒作的對象包括股票、期貨、原油、黃金、貨幣、房地產(chan) 乃至一些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2001年至2010年10年間,流入中國的“熱錢”平均為(wei) 每年250億(yi) 美元,相當於(yu) 中國同期外匯儲(chu) 備的9%。
麵對“節節升高”的物價(jia) ,黨(dang) 和政府高度重視。為(wei) 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保障群眾(zhong) 生活,中央明確提出,要把穩定物價(jia) 作為(wei) 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並頻頻“亮劍”,打出了一套控物價(jia) 、保民生的“組合拳”。
權威聲音
宏觀調控要圍繞穩定物價(jia) 來展開
張平(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在2011年的10項重點工作中,把保持價(jia) 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列為(wei) 第一條,這是多年來所沒有的。從(cong) 宏觀調控目標到經濟政策,都要圍繞保持價(jia) 格總水平基本穩定來確定、來展開。我們(men)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物價(jia) 總水平的穩定。
2010年8月27日,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chan) 保障市場供應和價(jia) 格基本穩定的通知》,劍指蔬菜價(jia) 格上漲;
2010年11月19日,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穩定消費價(jia) 格總水平 保障群眾(zhong) 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16條具體(ti) 舉(ju) 措;
2010年11月26日,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緊急通知》,將綠色通道擴大到所有收費公路;
2011年3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下發《關(guan) 於(yu) 建立社會(hui) 救助和保障標準與(yu) 物價(jia) 上漲掛鉤的聯動機製的通知》,從(cong) 製度上保障困難群眾(zhong) 生活不因物價(jia) 上漲而降低;
2011年5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guan) 於(yu) 完善價(jia) 格政策 促進蔬菜生產(chan) 流通的通知》,努力降低蔬菜生產(chan) 流通成本;
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綠色通道
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公路運輸綠色通道,最初於(yu) 1995年組織實施,主要內(nei) 容為(wei) :在收費站設立專(zhuan) 用道口,對整車合法運輸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車輛給予“不扣車、不卸載、不罰款”和減免通行費的優(you) 惠政策。2010年12月1日起,綠色通道擴大到全國所有收費公路,而且減免品種進一步增加,目前主要包括新鮮蔬菜、水果,鮮活水產(chan) 品,活的畜禽,新鮮的肉、蛋、奶等。
2011年6月1日,農(nong) 業(ye) 部下發《關(guan) 於(yu) 做好當前生豬生產(chan) 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提出6項措施穩定生豬生產(chan) ;
2011年7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guan) 於(yu) 促進生豬生產(chan) 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防止市場供應和價(jia) 格大幅波動的通知》,要求減緩生豬市場的周期性波動,促進生豬生產(chan) 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目前,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漸顯現,我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總水平漲幅低於(yu) 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xing) 經濟體(ti) 。而且,維持物價(jia) 穩定的有利條件也在增加。一是2011年夏糧繼續豐(feng) 收,有利於(yu) 降低通脹預期;二是經濟增速的適當放緩,有利於(yu) 減輕價(jia) 格上漲的需求壓力;三是6月份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jia) 格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於(yu) 減少輸入性通脹壓力;四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發揮積極作用;五是翹尾因素在下半年會(hui) 逐月縮小。特別是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9.6%,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8%,為(wei) 穩定物價(jia) 提供了較好宏觀經濟環境。
但同時也要看到,物價(jia) 調控不可能一蹴而就,穩定物價(jia) 是攻堅戰不是閃電戰。當前物價(jia) 形勢還比較嚴(yan) 峻和複雜,物價(jia) 上升的壓力還比較大。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上漲了5.4%。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大政策的貫徹與(yu) 落實力度,繼續運用多種調控手段,堅決(jue) 保持物價(jia) 穩定。
深度解讀
翹尾因素
翹尾因素,是指上年物價(jia) 變動對第二年的延伸影響。物價(jia) 指數通常按年距環比計算,即當年各月的價(jia) 格指數以上年同月為(wei) 基期計算。因此上年物價(jia) 變動會(hui) 對當年造成影響。如,某種商品2010年前11個(ge) 月的價(jia) 格均為(wei) 1元,12月漲到2元,然後一直保持到2011年12月。雖然這個(ge) 商品的價(jia) 格在2011年全年都保持穩定,但在計算2011年前11個(ge) 月的價(jia) 格指數時,需要與(yu) 2010年相同月份的價(jia) 格相比,因而結果就為(wei) 200%,這一“漲價(jia) ”就全部由翹尾因素導致,而直到2011年12月,價(jia) 格同比降為(wei) 100%,翹尾因素才得以消除。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