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怎麽看到怎麽辦——理論熱點麵對麵·2011》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七、走好統籌路 下好一盤棋——怎麽(me) 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

喀什,中國西部邊陲的一個(ge) 城市,古絲(si) 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長期以來由於(yu) 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對滯後。2010年5月,中央批準在喀什設立經濟開發區,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如今,這座千年古城打破了沉寂,吸引著眾(zhong) 多投資者蜂擁而至,帶來無限商機和活力,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喀什的發展變化,可以說是近年來我國促進欠發達地區發展、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的一個(ge) 縮影。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國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有所緩解。但發展不平衡問題還很突出,廣大群眾(zhong) 仍然十分關(guan) 注。努力破解這一難題,走好統籌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這盤棋,是讓全國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人民都過上富裕幸福生活的迫切需要。

青藏鐵路,東(dong) 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全長1956公裏,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之一。

◇ 彌平發展“鴻溝”非一日之功

2011年開春,我們(men) 看到這樣一組令人鼓舞的數據。過去的一年,全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9%,增速超過城鎮居民;黑龍江、內(nei) 蒙古和陝西三省區經濟總量超萬(wan) 億(yi) 元,在全國“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中,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擁有全部17席中的9席。這些變化,反映了近年來我國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的成效。

新世紀以來,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地區等老工業(ye) 基地振興(xing) 、中部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隨著一個(ge) 個(ge) 重大戰略的付諸實施,區域發展千帆競發、你追我趕的態勢正在形成。中央連續8年下發涉農(nong) “一號文件”,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積極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農(nong) 業(ye) 基礎地位不斷加強,農(nong) 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城鄉(xiang) 統籌發展邁出新步伐。

政策傳(chuan) 真

新世紀以來8個(ge) 涉農(nong) “中央一號文件”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農(nong) 民增加收入若幹政策的意見》

◎200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農(nong) 村工作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若幹政策的意見》

◎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的若幹意見》

◎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積極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紮實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的若幹意見》

◎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切實加強農(nong) 業(ye) 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民增收的若幹意見》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2009年促進農(nong) 業(ye) 穩定發展農(nong) 民持續增收的若幹意見》

◎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大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基礎的若幹意見》

◎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jue) 定》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讓人擔憂。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流光溢彩的都市與(yu) 偏僻落後的鄉(xiang) 村同在,東(dong) 部沿海的率先發展與(yu) 西部一些地區的相對滯後並存。從(cong) 城鄉(xiang) 差距看,2010年我國城鄉(xiang) 收入之比仍高達3.23∶1;從(cong) 區域差距看,2010年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僅(jin) 占全國的19.31%,西部省區市中人均GDP最低與(yu) 東(dong) 部省區市中最高相差10倍多。為(wei) 什麽(me) 連出“重拳”,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

發展存量差距大。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由來已久,發展差距的基數很大,並非短時間能夠“消化”。雖然近年來部分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超過東(dong) 部,農(nong) 民收入增長也很快,但增長的絕對量仍然趕不上東(dong) 部地區和城市,發展絕對差距仍然在拉大。

客觀條件製約多。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狀況、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迥異,決(jue) 定了不同地區發展存在“先天性”差異。另外,中西部和農(nong) 村基礎設施的完善也需要長期的努力。

體(ti) 製政策不完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容易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發展差距。特別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資源定價(jia) 體(ti) 製、城鄉(xiang) 二元分割體(ti) 製等,雖然在不斷改革,但至今沒有完全打破。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人口、資本、技術、資源等生產(chan) 要素的合理流動,成為(wei) 製約中西部與(yu) 農(nong) 村發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解決(jue) 城鄉(xiang) 、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國際經驗表明,發展不平衡問題是一個(ge) 廣泛存在的現象,如果處理不好,任其延續,會(hui) 阻礙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加劇社會(hui) 矛盾,影響社會(hui) 和諧穩定,甚至會(hui) 成為(wei) 社會(hui) 動蕩的誘發因素。必須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加速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避免使今天的“窪地”變成明天的“陷阱”。

權威聲音

我國區域協調發展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

杜鷹(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雖然我國區域發展還麵臨(lin) 不少挑戰,但隨著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地區等老工業(ye) 基地振興(xing) 及中部崛起等戰略的實施,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有所改善,奠定了區域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十二五”期間,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將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

◇ 推動一體(ti) 化 促進城鄉(xiang) 協調發展

30多年前,改革的巨輪首先從(cong) 農(nong) 村破冰,奏響了新時期的時代強音。但直到今天,城鄉(xiang) 之間仍然好似隔著一道“藩籬”,二元格局依然存在。隻有推倒這道“藩籬”,改變這種格局,讓城市和農(nong) 村協調發展,才能建成全麵發展的小康社會(hui) 。

當前,我國總體(ti) 上已進入以工促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的發展階段,我們(men) 有條件以更大的力度,支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因此,我們(men) 一定要在工業(ye) 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加大統籌城鄉(xiang) 發展的力度,堅持工業(ye) 反哺農(nong) 業(ye) 、城市支持農(nong) 村,推動形成城鄉(xiang) 良性互動、協調共進的良好局麵。

規劃“一張圖”。發展要協調,規劃須先行。長期以來,不少地方的發展規劃主要是針對城市,而忽略了農(nong) 村規劃,或者城市一張圖、農(nong) 村一張圖,人為(wei) 割裂城鄉(xiang) 關(guan) 係。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就要在城鄉(xiang) 大視野中進行謀劃,通盤考慮、合理布局。應統籌城鄉(xia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科學確定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統籌城鄉(xiang) 用地規劃,合理布局建設、住宅、農(nong) 業(ye) 與(yu) 生態用地。統籌城鄉(xiang) 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構建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體(ti) 係,使城鄉(xiang) 發展能夠互相銜接、互相促進。

建設“雙驅動”。當前,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城鎮化率持續提高,但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nei) ,仍將有幾億(yi) 人生活在農(nong) 村。必須堅持城鎮化與(yu) 新農(nong) 村建設“雙輪驅動”,既推進城鎮建設,也把農(nong) 村建設好。一方麵,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發揮好城市對農(nong) 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另一方麵,大力推進新農(nong) 村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加強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讓農(nong) 民有一個(ge) 幸福美好的家園。

政策更惠農(nong) 。“好風憑借力,惠農(nong) 正當時。”要堅決(jue) 落實中央各項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給農(nong) 民送出更多“大禮包”。中央明確提出,2011年財政支農(nong) 的總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提高。中央財政用於(yu) “三農(nong) ”的投入將達到9884.5億(yi) 元,比2010年增加1304.8億(yi) 元。對農(nong) 民的生產(chan) 補貼繼續增加,糧食最低收購價(jia) 要大幅提升。乘著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的東(dong) 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將進一步插上騰飛的翅膀。

改革要聯動。發展活力源自改革,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必須協調推進城鄉(xiang) 改革。應深化農(nong) 地經營、集體(ti) 林權、農(nong) 村金融、農(nong) 墾體(ti) 製等方麵的改革,進一步調動農(nong) 民積極性、挖掘農(nong) 業(ye) 自身潛力、激發農(nong) 村發展活力。同時, 建立健全促進城鄉(xiang) 互通、開放、融合的體(ti) 製機製,在社會(hui) 事業(ye) 、社會(hui) 保障、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方麵推進現有製度的城鄉(xiang) 接軌、城鄉(xiang) 融合。

深度解讀

新形勢下推進農(nong) 村改革發展的“六項任務”

1.穩定和完善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

2.健全嚴(yan) 格規範的農(nong) 村土地管理製度。

3.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製度。

4.建立現代農(nong) 村金融製度。

5.建立促進城鄉(xia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一體(ti) 化製度。

6.健全農(nong) 村民主管理製度。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9日 11:30 來源: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編輯:朱子豔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