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怎麽看到怎麽辦——理論熱點麵對麵·2011》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 姓公要為(wei) 民: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

2010年2月,16個(ge) 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係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朝著回歸“公益性”這一共同目標,積極開展試點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2011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作出部署,標誌著公立醫院改革已進入到試點探索與(yu) 全國推廣共同開展的新階段。

我國醫療衛生體(ti) 係中,公立醫院占據著主體(ti) 地位。據2009年統計,我國醫院總數為(wei) 19822家,其中公立醫院為(wei) 14086家。

公立醫院大多擁有優(you) 質醫療資源,承擔著公益性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職責,是廣大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主要場所。2010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和住院人次均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同時,公立醫院看病難的問題也非常突出,一直都是看病就醫各種矛盾聚集的“重災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以來,由於(yu) 政府投入不足,對公立醫院采取了國企改革的思路,實行放權搞活政策。很多公立醫院通過小病大看、賣藥提成、重複檢查等手段進行創收,運行機製發生扭曲,趨利性增強,公益性淡化。加之一些公立醫院管理不善,就醫流程設計不合理,少數醫務人員服務“冷、硬、頂、拖、推”等,加劇了患者對看病難的感受。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是緩解看病難的重點和關(guan) 鍵。

也要看到,作為(wei) 最主要的醫療服務終端,公立醫院與(yu) 藥企藥商、醫務人員、患者、醫保機構等各方切身利益糾纏在一起,不僅(jin) “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是其他各方麵改革都繞不過的“深水區”。公立醫院改革複雜性強,影響醫改全局,事關(guan) 醫改成敗,既要積極推進,也要穩妥處理好深層次問題。為(wei) 此,深化醫改提出“兩(liang) 條腿走路”:一些保障公益性的重大體(ti) 製機製改革,可先行試點;一些體(ti) 現公益性的具體(ti) 便民措施,要盡快推開。

雲(yun) 南省昆明市試點管辦分開

2010年年底,昆明市試點公立醫院管辦分開,成立市醫院管理局和市醫院發展中心,前者負責對全市醫療機構進行全行業(ye) 屬地化管理,後者則代表政府履行出資人義(yi) 務,承擔政府開辦公立醫院的職責。管辦分開後,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把主要精力用於(yu) 依法對各類辦醫主體(ti) 進行監督管理,以確保醫院公益性目標的實現。

安徽省蕪湖市試點醫藥分開

近年來蕪湖市推進醫藥分開,成立藥品管理中心,接收公立醫院的藥品購銷權,醫院藥房改為(wei) 其下屬的藥品調配中心,醫院不再經營藥品。藥品管理中心負責匯總全市基本用藥目錄,建立統一的藥品采購供應管理信息係統,實施藥品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這一改革舉(ju) 措切斷了醫院和藥品之間的利益鏈,僅(jin) 2009年就減少當地群眾(zhong) 藥費支出6117萬(wan) 元。

理順體(ti) 製,推進醫藥分開。

當前公立醫院運行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與(yu) 體(ti) 製機製不合理有關(guan) 。要堅持“管辦分開、政事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yu) 非營利性分開”,開展重大體(ti) 製機製改革試點,建立符合公益的運行機製和監管機製,探索公立醫院改革的新路子。尤其是要推動醫藥分開,通過探索新的藥品采購供應模式、醫藥收支分開核算等多種途徑,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切實減輕群眾(zhong) 用藥負擔。

投入到位,完善補償(chang) 政策。目前,政府投入一般隻占公立醫院總收入的6%—8%,僅(jin) 靠這些投入,無法保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政府將加大投入,補償(chang) 公立醫院實行醫藥分開後減少的收入或虧(kui) 損,並落實對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kui) 損補貼等的投入,為(wei) 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提供保障。

優(you) 化流程,改善就醫服務。不少看病難問題,實際上是由就診流程複雜、服務不夠人性化造成的。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加強內(nei) 部管理、優(you) 化診療流程來解決(jue) 。目前,全國1200多所三級醫院普遍推出便民惠民措施,比如,推出就醫“一卡通”、提供預約診療、便民門診等服務,縮短病人候診時間;控製不必要的診療行為(wei) ,降低醫療費用;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減少重複檢查等。

陝西省子長縣加大公立醫院改革補償(chang) 力度

2008年以來,陝西省子長縣開展以創建“平價(jia) 醫院”為(wei) 主題的公立醫院改革。將全縣公立醫院由差額預算單位改為(wei) 全額預算單位,醫務人員津貼補助和人才培養(yang) 費用全部納入財政預算,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更新由縣財政負擔。通過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既解決(jue) 了醫院建設發展問題,又調動了醫護人員的積極性。

◇ 醫者需仁心: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在生活中,我們(men) 常常把“看病”說成“看醫生”,這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了醫生職業(ye) 的特殊重要性。醫生的知識、經驗和技術是能否看好病的關(guan) 鍵因素,決(jue) 定最終療效的,往往不是藥物,不是設備,而是醫生。醫生職業(ye) 具有高技術、高風險性,他們(men) 提供的醫療服務不同於(yu) 普通服務。醫患之間信息高度不對稱,患者往往缺乏醫學專(zhuan) 業(ye) 知識,隻能依賴於(yu) 醫生的診斷。在世界各國,醫生通常都是受人尊重的職業(ye) 。

我國目前有800多萬(wan) 醫務人員,承擔著世界上最大的就醫服務量,為(wei) 人民身體(ti) 健康、生活幸福作出了重要貢獻。但近年來醫生群體(ti) 的社會(hui) 形象被扭曲,工作積極性受到挫傷(shang) ,職業(ye) 尊嚴(yan) 感受到衝(chong) 擊。這既有醫生的問題,更有環境的影響。長期以來醫務人員正當收入過低、公立醫院實行鼓勵創收的考核機製等,“逼迫”一些醫生開藥“隻選貴的,不選對的”,過度診療,甚至還有少數醫生吃拿回扣、收受紅包,引起患者不滿,導致醫患關(guan) 係緊張。

醫生是患者求醫看病的希望,也是醫藥衛生事業(ye) 的主體(ti) 力量,廣大醫生能否充分發揮積極性,是關(guan) 係到緩解看病難、深化醫改的大事。改革既要“見物”,更要“見人”。要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使其安心從(cong) 醫,更好地為(wei) 人民健康服務。

從(cong) 政府來說,要創造有利於(yu) 醫生工作和發展的環境及條件,使其價(jia) 值和地位得到應有體(ti) 現。理順分配機製和醫療服務價(jia) 格體(ti) 係,取消“以藥補醫”,體(ti) 現醫生勞動價(jia) 值,改革績效考核方式,實現多勞多得、優(you) 績優(you) 酬。完善醫生規範化培訓,試點多點執業(ye) ,鼓勵醫生在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間合理流動,為(wei) 廣大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生提供良好的職業(ye) 發展空間。

吳孟超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第二軍(jun) 醫大學東(dong) 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被譽為(wei) “人民醫學家”。

旦正草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村醫,2011年被衛生部授予“全國優(you) 秀鄉(xiang) 村醫生”稱號。

鄧前堆

雲(yun) 南省福貢縣怒族村醫,28年來溜索出診,被譽為(wei) “索道醫生”。

從(cong) 醫生自身來說,要恪守職業(ye) 道德。救死扶傷(shang) ,治病救人,是醫生必備的基本價(jia) 值追求。當病人以生命健康相托,以信任之心相與(yu) ,醫生不僅(jin) 要以醫術相助,更要以仁愛之情相應。要把患者健康放在首位,以關(guan) 心體(ti) 貼的態度為(wei) 患者服務,在贏得患者尊重中實現職業(ye) 尊嚴(yan) 和事業(ye) 發展。

從(cong) 廣大患者來說,要理解和信任醫生。要充分認識醫生的職業(ye) 特殊性,尊重醫生的勞動和付出。麵對病魔,需要醫患攜起手來,相互配合,共渡難關(guan) 。還要看到醫學還有很多未知領域,相當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診斷困難,甚至無法治療,不能苛求醫生包治百病。

在重大緊急災害事件當中,廣大醫護人員在搶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方麵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

“掛號少排隊,看病也不貴,人人有醫保,健康樂(le) 逍遙!”這是一位網友對解決(jue) 看病難的熱切期盼。黨(dang) 和國家正在回應百姓呼聲,不斷深化醫改,努力緩解看病難,我們(men) 相信,人人“病有所醫”的目標將逐步變為(wei) 現實。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9日 11:30 來源: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編輯:朱子豔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