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ye) 政策“領航”:創造更多就業(ye) 崗位
對於(yu) 勞動者來說,能否找到工作,首先取決(jue) 於(yu) 崗位是否充足,崗位越多,就業(ye) 的機會(hui) 越多。要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政策是關(guan) 鍵。隻有製定和實施積極的就業(ye) 政策,才能為(wei) 促進充分就業(ye) 提供保障。
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政府促進就業(ye) 的責任,初步建立以《就業(ye) 促進法》為(wei) 核心的法律法規體(ti) 係,形成了一整套穩定擴大就業(ye) 、鼓勵創業(ye) 的積極就業(ye) 政策體(ti) 係,促進就業(ye) 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十一五” 期間城鎮新增5700萬(wan) 就業(ye) 人口,接近法國人口總數, 城鎮登記失業(ye) 率控製在4.3% 以內(nei) 。“十二五”期間,我國需就業(ye) 勞動力比“十一五”期間每年多出100萬(wan) 。必須把促進就業(ye) 放在優(you) 先地位,推出更加積極的政策措施,多渠道開發就業(ye) 崗位,不斷推進經濟發展與(yu) 擴大就業(ye) 的良性互動。
在支持企業(ye) 發展中創造更多崗位。企業(ye) 是經濟活動和吸納就業(ye) 的主體(ti) 。要繼續積極支持和鼓勵現有企業(ye) 穩定在崗勞動力,建立失業(ye) 預警等機製。同時,提供各種優(you) 惠政策,鼓勵企業(ye) 設立新的崗位,並根據吸納勞動力的數量給予相應獎勵。目前,中小企業(ye) 承接著80%左右的新增就業(ye) 人口。應發揮中小企業(ye) 吸納就業(ye) 的積極作用,切實貫徹《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的若幹意見》,加大財稅、融資、技術進步等方麵的扶持力度,為(wei) 中小企業(ye) 營造良好的經營發展環境,解決(jue) 其吸納就業(ye) 不穩定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ye) 成為(wei) 吸納就業(ye) 主體(ti)
我國中小企業(ye) 大多屬於(yu) 私營企業(ye) ,目前私營企業(ye) 840多萬(wan) 戶,占全國注冊(ce) 企業(ye) 總數的74%,個(ge) 體(ti) 工商戶超過3400萬(wan) 戶,1.8億(yi) 多勞動力在個(ge) 體(ti) 私營企業(ye) 從(cong) 業(ye) 。
在經濟轉型升級中拓展崗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加快, 必然帶來就業(ye) 結構的變化。應以最大化就業(ye) 為(wei) 重要依據,處理好調結構與(yu) 保就業(ye) 的關(guan) 係。製造業(ye) 改造提升,必須考慮充分就業(ye) 的要求,盡量減少對就業(ye) 的負麵影響。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應著力發展吸納就業(ye) 能力較強的產(chan) 業(ye) 。服務業(ye) 是吸納勞動力彈性最大的部門,發達國家70%以上的就業(ye) 在服務業(ye) ,而我國僅(jin) 為(wei) 34.1%。近年來,國家先後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服務業(ye) 的若幹意見》、《關(guan) 於(yu) 發展家庭服務業(ye) 的指導意見》等相關(guan) 政策。通過大力發展生產(chan) 性和生活性服務業(ye) ,加快提高服務業(ye) 比重,以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ye) 。
專(zhuan) 家點評
擴大就業(ye) 必須倚重服務業(ye)
蔡昉(中國社科院人口與(yu) 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從(cong) 投入產(chan) 出效果看,每投資100萬(wan) 元可提供的就業(ye) 崗位,重工業(ye) 是400個(ge) ,輕工業(ye) 是700個(ge) ,第三產(chan) 業(ye) 是1000個(ge) ,說明以服務業(ye) 為(wei) 主的第三產(chan) 業(ye) 的就業(ye) 吸納能力極大。發達國家的曆史經驗表明,接近30%的就業(ye) 人口,可能是工業(ye) 吸納就業(ye) 的合理能力,而中國工業(ye) 目前的就業(ye) 人口正好和這個(ge) 水平接近,無法再接納大規模的勞動力。擴大就業(ye) 必須倚重服務業(ye) 。
在幫扶困難群體(ti) 中“訂造”崗位。對於(yu) 大齡下崗人員、殘疾登記人員等就業(ye) 困難群體(ti) ,可通過政府向社會(hui) 購買(mai) 公益性崗位的方式保障其就業(ye) 。積極開發城市環保、綠化、衛生、交通、便民服務等公益性崗位,並優(you) 先安置符合崗位要求的困難人員就業(ye) 。
◇ 自主創業(ye) “啟航”:就業(ye) 天地更寬廣
多年前,一提到“阿裏巴巴”,人們(men) 就會(hui) 想到那位與(yu) 四十大盜鬥智鬥勇的神話人物;如今,人們(men) 首先想到的是白手起家的創業(ye) 者馬雲(yun) 。他創立的阿裏巴巴網,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網上交易市場,並通過網絡平台幫助人們(men) 實現就業(ye) ,直接和間接帶動創造了數百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
阿裏巴巴集團經營著多元化的互聯網業(ye) 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和世界領先的互聯網公司。現服務來自超過24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用戶,在世界70 多個(ge) 城市有2.2 萬(wan) 多名員工。
創業(ye) 創造崗位,就業(ye) 源於(yu) 創業(ye) 。創業(ye) 不僅(jin) 可以實現自身就業(ye) ,還具有帶動他人就業(ye) 的“倍增效應”。據測算,一個(ge) 人創業(ye) ,平均可以帶動3個(ge) 人就業(ye) 。以馬雲(yun) 、任正非、劉永好等為(wei) 代表的新時期自主創業(ye) 的典範,不僅(jin) 實現了自身價(jia) 值,而且帶動千千萬(wan) 萬(wan) 人實現了就業(ye) 。
近年來,國家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扶持自主創業(ye) 。2008 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促進以創業(ye) 帶動就業(ye) 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完善創業(ye) 扶持政策、強化創業(ye) 培訓、健全創業(ye) 服務等方麵作出明確部署。從(cong) 2009年開始,全國27個(ge) 省、自治區的85個(ge) 城市開展創建首批國家級創業(ye) 城市工作。要進一步落實有利於(yu) 創業(ye) 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提供服務保障,鼓勵和扶持更多勞動者實現自主創業(ye) 。
目前,85個(ge) 首批國家級創建創業(ye) 型城市工作正在深入開展。通過創建活動,在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創業(ye) 培訓、創業(ye) 服務、工作考核等方麵初步形成了有利於(yu) 以促進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體(ti) 係。
加大政策扶持。創業(ye) 是從(cong) 無到有,白手起家,創業(ye) 者麵臨(lin) 的障礙、風險遠大於(yu) 普通就業(ye) 者,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扶持。應清理和消除阻礙創業(ye) 的各種行業(ye) 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ye) 和領域向各類創業(ye) 者開放。完善和落實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場地安排等鼓勵自主創業(ye) 政策,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工商、稅收、信貸等方麵的優(you) 惠和減免。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開辟創業(ye) “綠色通道”,幫助創業(ye) 者“輕裝上陣”。
政策傳(chuan) 真
農(nong) 民工、大學生、困難群體(ti) 等創業(ye) 可享受多項政府扶持政策
◎對初創企業(ye) ,允許注冊(ce) 資金分期到位。
◎允許創業(ye) 者將家庭住所、租借房、臨(lin) 時商業(ye) 用房等作為(wei) 創業(ye) 經營場所。
◎從(cong) 事個(ge) 體(ti) 經營的,自工商部門首次注冊(ce) 登記之日起3年內(nei) ,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guan) 行政事業(ye) 性收費。
◎從(cong) 事個(ge) 體(ti) 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5萬(wan) 元(高校畢業(ye) 生為(wei) 10萬(wan) 元);從(cong) 事微利項目的,可按規定享受財政全額貼息。
◎自2011年1月起,從(cong) 事個(ge) 體(ti) 經營者,3年內(nei) 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wei) 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ye) 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ge) 人所得稅。
◎從(cong) 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高校畢業(ye) 生創辦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不高於(yu) 3萬(wan) 元的小型微利企業(ye) ,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ye) 所得稅。
強化創業(ye) 教育。創業(ye) 難,成功創業(ye) 更難,我國大學生初次創業(ye) 成功率僅(jin) 為(wei) 2.4%,這與(yu) 創業(ye) 者缺乏相應的創業(ye) 能力和素質密切相關(guan) 。應強化創業(ye) 培訓和創業(ye) 教育,提升勞動者創業(ye) 能力。積極開展各類創業(ye) 培訓,廣泛采用案例剖析、考察觀摩、企業(ye) 家現身說法等方式,幫助勞動者掌握、提高與(yu) 創業(ye) 相關(guan) 的各種能力。在大學開設創業(ye) 教育、創業(ye) 案例講解、創業(ye) 投資等創業(ye) 課程,把創新創業(ye) 教育麵向全體(ti) 大學生,納入教學主渠道。2011年,將繼續實施“大學生創業(ye) 引領計劃”,通過加強大學生創業(ye) 教育和創業(ye) 培訓等一係列舉(ju) 措,引領15萬(wan) 名大學畢業(ye) 生實現自主創業(ye) 。
教育部推動高校開展創業(ye) 教育
2010年5月,教育部下發《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ye) 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ye) 工作的意見》,要求把創新創業(ye) 教育麵向全體(ti) 學生,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
營造良好氛圍。當前主動選擇創業(ye) 的勞動者比例偏低,城鎮居民有創業(ye) 意願的不到5%。應在全社會(hui) 廣泛宣傳(chuan) 自主創業(ye) 的重要意義(yi) 及相關(guan) 政策,使更多的勞動者樂(le) 於(yu) 創業(ye) 、敢於(yu) 創業(ye) 。發揮社會(hui) 各方麵支持和推動創業(ye) 工作的積極作用,普及創業(ye) 知識,弘揚創業(ye) 精神,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創業(ye) 理念。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chuan) 創業(ye) 典型,特別是麵對失敗不屈不撓成功實現再創業(ye) 的典型,營造崇尚創業(ye) 、競相創業(ye) 、褒獎成功、寬容失敗的和諧創業(ye) 環境和良好輿論氛圍。
我們(men) 也要看到,創業(ye) 之路絕不是坦途,充滿了風險和艱辛,既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也離不開創業(ye) 者自身的激情、智慧和努力奮鬥。創業(ye) 者應積極轉變觀念,樹立敢闖敢試的創業(ye) 意識,勇於(yu) 挑戰自我,勇於(yu) 麵對挫折,腳踏實地,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奮力拚搏;充分利用各項創業(ye) 政策,結合自己的優(you) 勢和專(zhuan) 長,找準創業(ye) 的落腳點,提高創業(ye) 成功率。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