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ye) 培訓“助航”:提高勞動者就業(ye) 素質
“一招鮮,吃遍天”,“有了金剛鑽,攬得瓷器活”,這些充滿生活智慧的俗語,揭示了就業(ye) 問題上的一個(ge) 道理:知識和技能最重要。而勞動者知識和技能的提升,離不開職業(ye) 培訓。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勞動者職業(ye) 培訓力度,“十一五”期間,全國共培訓勞動者達8600萬(wan) 人次。但總的看,我國勞動力總體(ti) 素質偏低,還難以適應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需要。2010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職業(ye) 培訓促進就業(ye) 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建立職業(ye) 培訓工作新機製、健全麵向全體(ti) 勞動者的職業(ye) 培訓製度。要貫徹落實好《意見》要求,進一步健全職業(ye) 培訓體(ti) 係,積極開展職前和在職全程培訓,全麵提高勞動者素質。
我國今後10年大力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
2011—2020年,我國計劃新培養(yang) 350萬(wan) 名技師和100萬(wan) 名高級技師,使技師和高級技師總量達到1000萬(wan) 人。同時,還將建設1200個(ge) 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000個(ge) 左右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擴大規模,讓培訓“全覆蓋”。目前,我國職業(ye) 培訓的覆蓋麵還比較窄,相當一部分勞動者沒有接受過正規的、係統的職業(ye) 培訓。要建立起麵向城鄉(xiang) 全體(ti) 勞動者的職業(ye) 培訓製度,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開展職業(ye) 培訓。今後5年,將力爭(zheng) 使新就業(ye) 勞動者都有機會(hui) 接受職業(ye) 培訓,使技能崗位職工得到至少一次技能提升培訓,使每個(ge) 有培訓願望的創業(ye) 者都參加一次創業(ye) 培訓,使高技能人才培訓滿足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和企業(ye) 發展的需求。
分類施教,讓培訓“合口味”。不同勞動者,培訓需求不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大學畢業(ye) 生、“兩(liang) 後生”(城鄉(xiang) 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ye) 生)等新成長勞動力,進行就業(ye) 技能培訓,力爭(zheng) “培訓一人、就業(ye) 一人”。對企業(ye) 在崗職工包括農(nong) 民工,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提高其職業(ye) 素質和工作能力,做到“就業(ye) 一人、培訓一人”。麵向創業(ye) 者開展創業(ye) 培訓,幫助他們(men) 掌握創業(ye) 所需的核心技能,實現“創業(ye) 一人、帶動一批”。
提升質量,讓培訓“見實效”。質量決(jue) 定效果。要堅持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以技能為(wei) 根本,合理設置培訓專(zhuan) 業(ye) ,科學確定培訓內(nei) 容,提高培訓的“含金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強化對培訓過程監管以及培訓機構的資質管理,嚴(yan) 格測評考核。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崗培訓、定向培訓,實現培訓與(yu) 就業(ye) 崗位要求的緊密掛鉤。2009年起,團中央與(yu)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聯合實施進城青年農(nong) 民工“訂單式”技能培訓項目,分期分批培訓進城青年農(nong) 民工20萬(wan) 名,大部分順利就業(ye) 。
“訂單式”培訓
由用工企業(ye) 向當地勞動部門提供就業(ye) 信息,包括所需工種、人數、薪金和技術要求等,勞動部門把這些信息加以整合後,提供給勞動力輸出地的勞動部門,輸出地的勞動部門根據“訂單”要求組織培訓,然後將這些勞動力整體(ti) 輸送給對方。
加大投入,讓培訓“不差錢”。“十一五”期間,國家用於(yu) 職業(ye) 培訓的經費達230億(yi) 元。從(cong) 2011年起,將進一步拓展和完善職業(ye) 培訓補貼政策,加大對職業(ye) 培訓的資金投入,逐步提高職業(ye) 培訓支出比重。對失業(ye) 人員、農(nong) 民工、殘疾人和新成長勞動力,政府將埋單為(wei) 他們(men) 提供培訓。目前,《職業(ye) 技能培訓和鑒定條例》已公開征求意見,要求用人單位應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提取培訓經費,列入成本費用,依法在稅前扣除。
◇ 公共服務“護航”:求職之路更順暢
“春風行動”暖人心,就業(ye) 服務到家門。2011年農(nong) 曆正月十二,人們(men) 還沉浸在春節的濃厚氣氛之中。在勞務輸出大縣安徽省東(dong) 至縣,政府組織的“春風行動”卻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很多農(nong) 民工都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提供公共就業(ye) 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目前,我國基本形成覆蓋城鄉(xiang) 的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製度和體(ti) 係,初步構建市、區縣、街道(鄉(xiang) 鎮)、社區4級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網絡。各級政府廣泛開展了包括“春風行動”在內(nei) 的一係列就業(ye) 服務活動,為(wei) 勞動者免費提供就業(ye) 政策谘詢,辦理就業(ye) 失業(ye) 登記,開展職業(ye) 指導,實施就業(ye) 援助等。“十一五”期間共為(wei) 3.3億(yi) 人次提供了職業(ye) 介紹等服務。要繼續完善城鄉(xiang) 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體(ti) 係,為(wei) 勞動者提供優(you) 質高效的就業(ye) 服務。
當好“顧問”,大力開展就業(ye) 指導服務。很多勞動者對國家政策、市場供求情況及自身職業(ye) 傾(qing) 向不太清楚,需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服務。政府舉(ju) 辦的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機構,如各種人力資源市場,積極為(wei) 勞動者提供法律和政策谘詢服務,開展個(ge) 人職業(ye) 素質測評,幫助勞動者了解職業(ye) 狀況,更好地掌握求職方法。對有意創業(ye) 者提供創業(ye) 谘詢服務,幫助他們(men) 順利實現創業(ye) 。
2004年,專(zhuan) 門為(wei) 農(nong) 民工提供就業(ye) 服務的“春風行動”首次啟動,此後每年舉(ju) 辦一次。2011年“春風行動”從(cong) 2月15日持續到4月底,以“搭建勞務對接平台,幫您盡早實現就業(ye) ”為(wei) 主題。
扮好“紅娘”,主動提供職業(ye) 介紹服務。市場千變萬(wan) 化,勞動者和工作崗位之間常常對接難,在二者之間牽線搭橋,是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的重要內(nei) 容。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機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加快就業(ye) 信息網絡建設,實現全國互聯互通。通過現場發布、互聯網發布和組織招聘會(hui) 等方式,免費為(wei) 求職者介紹各種用人崗位。
濟南舉(ju) 行女性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2011年3月8日,山東(dong) 省濟南市人社局、濟南市婦聯舉(ju) 辦“慶三八”送崗位女性就業(ye) 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近百家單位在招聘會(hui) 上提供了適合女性的崗位4000餘(yu) 個(ge) 。
做好“後援”,積極進行各種幫扶服務。在求職就業(ye) 過程中,勞動者經常會(hui) 遇到失業(ye) 、勞動糾紛等難題,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通過建立健全促進就業(ye) 與(yu) 失業(ye) 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的聯動機製,完善就業(ye) 者的養(yang) 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免除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對就業(ye) 困難群體(ti) ,不斷完善就業(ye) 援助機製,提供專(zhuan) 項政策扶持,力爭(zheng) “有一人,幫一人,穩一人”;對確屬就業(ye) 困難的高校畢業(ye) 生,納入當地就業(ye) 援助體(ti) 係,提供“一對一”幫扶;對“零就業(ye) ”家庭實施重點就業(ye) 援助,做到隨時出現、隨時安置。
深度解讀
全國性公共就業(ye) 服務專(zhuan) 項活動
◎1月份針對城鎮就業(ye) 困難人群開展“就業(ye) 援助月”活動。
◎春節後針對農(nong) 民工開展“春風行動”。
◎5月份針對高校畢業(ye) 生和其他求職人員開展“民營企業(ye) 招聘周”活動。
◎9月份針對離校未就業(ye) 的應屆高校畢業(ye) 生開展“就業(ye) 服務月活動”。
◎11月份針對來年高校畢業(ye) 生開展“就業(ye) 服務周”活動。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ge) 支點,就可以撬動地球。對於(yu) 廣大勞動者來說,實現就業(ye) 就是他們(men) 一生幸福的重要支點。隨著政府各項促進就業(ye) 政策和措施的深入實施,各類群體(ti) 就業(ye) 難的問題必將得到進一步緩解,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一定會(hui) 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