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物價(jia) 上漲的腳步能否慢下來——為(wei) 什麽(me) 要防止明顯通貨膨脹
當前,物價(jia) 問題成為(wei) 人們(men) 普遍關(guan) 注的熱點。2007年5月以來,我國物價(jia) 總水平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CPI同比呈逐月上升的態勢,特別是從(cong) 2007年8月份起,CPI漲幅連續5個(ge) 月達到6%以上,2008年以來漲幅又有所升高。一季度CPI同比上漲8%,比上年同期升高5.3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升高3.2個(ge) 百分點。在物價(jia) 的持續上漲過程中,人們(men) 感到東(dong) 西貴了,鈔票縮水了,資產(chan) 貶值了。物價(jia) 問題牽動千家萬(wan) 戶。近一年來的物價(jia) 上漲給老百姓特別是部分低收入群眾(zhong) 生活帶來不小的壓力。人們(men) 希望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把物價(jia) 穩定下來,別再讓CPI往上“躥”了。如何看待這一輪的物價(jia) 上漲,怎樣才能緩解國內(nei) 通貨膨脹的壓力呢?
物價(jia) 上漲有緣由
“從(cong) 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一瓶酸奶漲了5毛錢,一斤肉漲了4塊錢。”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師感覺到“菜籃子”的負擔越來越重。人們(men) 普遍感到,農(nong) 副產(chan) 品漲價(jia) 推動的食品價(jia) 格漲幅明顯,成為(wei) 物價(jia) 上漲的主導因素。在2007年CPI上漲的4.8%中,食品價(jia) 格上漲占了4個(ge) 百分點,居住類價(jia) 格上漲占了0.6個(ge) 百分點,其他如服裝、日用工業(ye) 品等六類商品價(jia) 格上漲隻占0.2個(ge) 百分點。2008年一季度,食品價(jia) 格上漲21.0%,拉動價(jia) 格總水平上漲6.8個(ge) 百分點;居住價(jia) 格上漲6.6%,拉動價(jia) 格總水平上漲1個(ge) 百分點;其餘(yu) 各類商品價(jia) 格則分別略有漲跌。可以說,2007年以來的這一輪價(jia) 格上漲,主要是由食品價(jia) 格上漲帶動的,仍然是結構性上漲而不是全局性上漲。
食品價(jia) 格上漲有其必然性。國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多年在低位運行,價(jia) 格上漲帶有恢複性。糧食和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達到峰值以後,一直持續走低。拿糧食來說,三種主要糧食:小麥、稻穀、玉米,平均收購價(jia) 格1997年是每公斤1.5元,現在是每公斤1.58元,10年漲了8分錢,漲了5.3%。豬肉價(jia) 格也是這樣,1997年時,精瘦肉每公斤已經接近20元錢,後來一度降到12元錢,2007年五六月份才開始恢複到20元錢,現在又逐步漲到28元左右。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講,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適度上漲是相對於(yu) 非農(nong) 產(chan) 品的比價(jia) 關(guan) 係調整的。雖然我國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近些年來一直處在較低水平,但化肥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卻有較大幅度上升,近5年來尿素、柴油、農(nong) 膜價(jia) 格分別上漲26.6%、64.4%和60%。同時,農(nong) 民外出務工增多,非農(nong) 收入大幅度增長,種植業(ye) 和養(yang) 殖業(ye) 比較效益下降。因此,糧食、食品和豬肉價(jia) 格適度提高,也可看做是市場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成本提高的補償(chang) ,是農(nong) 產(chan) 品相對於(yu) 非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上調,有利於(yu) 形成合理的比價(jia) 關(guan) 係,也有利於(yu) 提高農(nong) 民種糧和養(yang) 豬的積極性,保障糧食和農(nong) 產(chan) 品供需平衡。
食品價(jia) 格和其他商品價(jia) 格的上漲已經給人們(men) 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如果任由物價(jia) 上漲,就有可能引起全麵的、持續的、輪番的價(jia) 格上漲,進而引發明顯的通貨膨脹,這將給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造成嚴(yan) 重影響。但從(cong) 總水平上看,目前我國尚不足以構成明顯的通貨膨脹。當前我國總供給與(yu) 總需求基本平衡。雖然投資增幅依然在高位,消費出現明顯回升,出口持續較快增長,國內(nei) 需求比較旺盛,但總供給擴張仍然強勁,總需求對價(jia) 格總水平的推動作用比較有限。從(cong) 供給能力擴張來看,近年來我國企業(ye) 的勞動生產(chan) 率不斷提高,產(chan) 業(ye) 技術升級換代加快,企業(ye) 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能力不斷加強。這些因素都保障了我國供給能力的持續較快增長。目前,我國商品市場70%以上的工業(ye) 品和80%以上的消費品供過於(yu) 求,其他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僅(jin) 有極個(ge) 別商品供給相對不足。豬肉、食用植物油、糧食和食品的價(jia) 格漲幅雖然較高,但隻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增加市場供給,消除價(jia) 格上漲的短期性因素,價(jia) 格漲幅就會(hui) 在一段時間後穩定下來並有所回落。
價(jia) 格上漲壓力大
“今年CPI的控製目標又是4.8%,剛好與(yu) 去年CPI的實際漲幅持平。雖然這個(ge) 數字看起來很熟悉,但很可能預示著一場驚心動魄的博弈。”這是首都某報對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CPI控製目標而抒發的一段議論。防止價(jia) 格總水平過快上漲,是2008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由於(yu) 推動價(jia) 格上漲的國際國內(nei) 多方麵因素還將存在,2008年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仍然很大。
那麽(me) ,物價(jia) 上漲的壓力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糧食和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供求仍處於(yu) 緊平衡狀態,存在較大的價(jia) 格上漲壓力。到2007年,我國糧食連續四年實現增產(chan) ,糧食庫存充裕,有利於(yu) 糧食市場的穩定。但是,由於(yu) 國內(nei) 土地價(jia) 格、勞動力成本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價(jia) 格不斷上漲,以及11月份成品油價(jia) 格上調的影響,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成本在不斷上升。2008年年初嚴(yan) 重的雨雪冰凍天氣,使1.78億(yi) 畝(mu) 農(nong) 作物受災,還有大量的牲畜家禽和魚類被凍死,損失之重為(wei) 曆史罕見,這將對2008年農(nong) 產(chan) 品的供給產(chan) 生影響。此外,保障農(nong) 民增收、鼓勵農(nong) 民增產(chan) ,也要保持農(nong) 產(chan) 品尤其是糧食價(jia) 格穩中有升的勢頭。這些都是使得2008年的糧食和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仍將在高位運行的重要因素。
流動性過剩問題短期內(nei) 還難以消除。流動性過剩,就是流通領域的貨幣過多,貨幣過多就會(hui) 導致通貨膨脹。多年來,我國由於(yu) 投資增長過快,消費增長明顯不足,大量產(chan) 品隻有對外出口,導致貿易順差激增,且增幅過大;加上人民幣幣值低估,新的國際分工和產(chan) 業(ye) 結構轉移,大量外資湧入,外匯儲(chu) 備急劇增長,導致由於(yu) 外匯占款而投放的基礎貨幣迅速擴張。從(cong) 發展趨勢看,這些因素在短期內(nei) 不會(hui) 有大的變化,流動性過剩也難以得到根本性緩解。
成本上升的推動作用。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繼續保持在高位上運行,將使生活消費品生產(chan) 成本上升;生活費用提高、工資提高、福利增加以及社會(hui) 保障的完善等,都將推動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隨著市場化的推進、經濟的發展,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要素價(jia) 格以及能源、資源類產(chan) 品價(jia) 格都將趨於(yu) 上升;實行節能減排,治理和保護生態環境,也會(hui) 增加生產(chan) 成本。這些因素都在表明,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高成本的時期,成本上升將成為(wei) 推動物價(jia) 上漲的主要力量。
來自國際市場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也在增大。目前,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原油、鐵礦石和糧食等的消費大國,這些初級產(chan) 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jia) 格上漲成為(wei) 我國物價(jia) 上漲的重要外部原因。國際能源資源價(jia) 格近年來持續大幅走高。2007年,國際原油價(jia) 格猛漲近60%,為(wei) 過去10年中漲幅最大。鐵礦石等資源類商品的價(jia) 格變化同樣引人注目。自2004年我國正式參加鐵礦石價(jia) 格談判以來,國際鐵礦石價(jia) 格已連續4年上漲,2008年度其基準價(jia) 再次上漲65%。石油、鐵礦石等能源資源價(jia) 格的成倍上漲,將給相關(guan) 行業(ye) 生產(chan) 成本帶來巨大壓力。國際市場糧食價(jia) 格不斷上漲。2008年4月上旬,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泰國B級大米報價(jia) 達到每噸780—800美元,隨後更是突破1000美元大關(guan) ,創20多年來新高。一些糧食主產(chan) 國因幹旱連續兩(liang) 年減產(chan) ,全球穀物庫存將下降至35年來的最低水平;受石油價(jia) 格上漲的影響,對於(yu) 可用來製造生物燃料的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增長很快;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升級,對糧食的需求增加……這些都導致了糧食等農(nong) 產(chan) 品的供給緊張和價(jia) 格上漲。雖然目前我國糧食的對外依存度很低,糧食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國際市場初級產(chan) 品價(jia) 格大幅上升,也會(hui) 影響國內(nei) 糧食價(jia) 格上漲。
應當清醒地認識到,2007年價(jia) 格上漲對2008年價(jia) 格的翹尾影響較大,推動價(jia) 格上漲的因素較多,這些因素造成的壓力在短期內(nei) 還難以減輕,控製物價(jia) 上漲的難度加大,由結構性物價(jia) 上漲演變成明顯通貨膨脹的風險相當大。對此必須高度重視,絕不能掉以輕心。
通貨膨脹要嚴(yan) 防
2006年以來,針對經濟增長中出現的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等問題, 黨(dang) 中央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宏觀調控措施,保證經濟的平穩發展。2007年以來,為(wei) 了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wei) 過熱、價(jia) 格由結構性上漲轉為(wei) 全麵上漲,黨(dang) 中央審時度勢,將實行多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wei) “適度從(cong) 緊”的貨幣政策,一係列宏觀調控措施相繼出台。2007年年末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把“防止價(jia) 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wei) 明顯通貨膨脹”,作為(wei) 2008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那麽(me) ,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如此重視通貨膨脹問題呢?為(wei) 什麽(me) 要把防止明顯的通貨膨脹作為(wei) 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呢?
防止明顯的通貨膨脹有利於(yu) 推動經濟社會(hui) 又好又快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合理的價(jia) 格能夠有效地對資源進行配置,但當市場物價(jia) 發生持續大幅上漲時,就會(hui) 向人們(men) 提供一種錯誤的信號,引導投資需求猛漲,資源供應緊張,反過來推動整個(ge) 市場物價(jia) 更加猛烈地上漲,如此惡性循環,最終會(hui) 給整個(ge) 國民經濟帶來嚴(yan) 重的後果。防止明顯的通貨膨脹,就是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防止明顯的通貨膨脹有利於(yu) 促進社會(hui) 穩定。如果任由通貨膨脹的趨勢惡性發展,將會(hui) 導致社會(hui) 經濟環境劇烈動蕩。特別是市場價(jia) 格的信號紊亂(luan) 和供求關(guan) 係失衡,會(hui) 導致流通領域混亂(luan) ,部分企業(ye) 囤積商品,哄抬物價(jia) ,擾亂(luan) 市場秩序,引起人們(men) 對物價(jia) 上漲的恐慌,容易引發搶購等非理性行為(wei) ,造成社會(hui) 動蕩不安。
防止明顯的通貨膨脹有利於(yu) 改善民生。物價(jia) 與(yu) 民生息息相關(guan) 。通貨膨脹意味著貨幣貶值,工資縮水,實際收入水平下降。尤其是我國居民的消費支出中,食品占有的比重比較大,食品價(jia) 格大幅度上漲,工薪階層、離退休人員和低收入人群將難以承受。越是困難群體(ti) ,越是貧困地區,受到的影響就越大。如果物價(jia) 連續大幅上漲,就會(hui) 導致部分低收入者返貧,困難群眾(zhong) 增多,社會(hui) 不穩定因素增加。防止明顯的通貨膨脹,就是要確保廣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jia) 上漲而下降。
防止明顯通貨膨脹的發生,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hui) 和諧提出的新要求。隻要把黨(dang) 中央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就能實現既定目標,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多管齊下穩物價(jia)
物價(jia) 問題是國民經濟的綜合反映。黨(dang) 和政府高度重視物價(jia) 問題,把防止價(jia) 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wei) 明顯通貨膨脹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針對導致物價(jia) 上漲的根本原因,已經采取和正在采取一係列控製物價(jia) 過快上漲的措施。200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防止價(jia) 格總水平過快上漲提出了九項措施,概括起來可以叫做:一個(ge) 根本途徑、三個(ge) 關(guan) 鍵環節。
一個(ge) 根本途徑就是: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給,采取綜合的扶持政策,特別是農(nong) 產(chan) 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給;一手抓抑製不合理的需求,主要是投資過快增長、貨幣投放過多,繼續實行從(cong) 緊貨幣政策以及抑製一些不合理的“高汙染、高能耗和資源性”產(chan) 品出口,促進社會(hui) 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三個(ge) 關(guan) 鍵環節就是:一頭要抓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和市場供應。黨(dang) 中央、國務院已經采取了一係列扶持糧食、生豬、油料、奶業(ye) 、禽類生產(chan) 的政策,正在落實。“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隻要市場上不脫銷、有東(dong) 西,大局就能穩定。另一頭要采取多種措施安排困難群眾(zhong) 生活,緩解低收入群體(ti) 和離退休人員的生活壓力。要抓好對低收入群體(ti) 的適當補貼,使低收入群體(ti) 不因價(jia) 格上漲而降低生活水平。這頭穩定了,大局也能穩定。中間的流通環節,就是抓市場監管。要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jia) 格、串通漲價(jia) 、散布漲價(jia) 謠言、蠱惑人心等違法行為(wei) ,保持市場的正常秩序。
控製物價(jia) 、抑製通貨膨脹的任務十分艱巨、複雜,各級黨(dang) 委、政府思想不能麻痹,工作不能放鬆。同時也要看到,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財力、物資都比較雄厚,我們(men) 具備控製物價(jia) 過快上漲的有利條件。隻要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措施有力,我們(men) 完全有信心能夠控製住物價(jia) 過快上漲的局麵,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