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中國的貢獻 世界的機遇——為(wei) 什麽(me) 說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建設性作用
2007年11月24日,中國首批赴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參加聯合國/非盟“混合行動”的維和工兵先遣分隊135名官兵抵達南達爾富爾首府尼亞(ya) 拉市,這是非洲以外國家向達爾富爾地區派出的第一支維和部隊。他們(men) 在艱難複雜的環境裏,用青春詮釋著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jue) 心,用奉獻澆灌著美麗(li) 的和平之花。
自2003年2月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爆發武裝衝(chong) 突以來,中國政府和國際社會(hui) 一道為(wei) 化解危機作出了不懈努力。中國是最明確推動聯合國、非盟和蘇丹政府“三方機製”的國家和堅持平衡推動維和行動和政治進程“雙軌戰略”的國家。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的積極建設性作用贏得了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讚譽。
在當代世界,中國不僅(jin) 率先提出了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理念,而且以積極的、負責任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理念。不爭(zheng) 的事實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知名人士開始熱議 “中國的貢獻”,關(guan) 於(yu) 中國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的話語頻頻出現於(yu) 各類會(hui) 議、論壇和媒體(ti) 中。
推動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重要力量
就中國在國際社會(hui) 中所發揮的重要“建設性作用”而言,至少包括兩(liang) 層含義(yi) :一是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致力於(yu) 解決(jue) 現有的矛盾衝(chong) 突和各類爭(zheng) 端,合理、規範地運用國際社會(hui) 公認的製度、規則來發展自己、保護自己,為(wei) 自身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二是著眼長遠,提升自我話語的國際認同,積極參與(yu) 國際各種規則的製訂,主動承擔相應的國際義(yi) 務,以負責任的大國身份參與(yu) 改革和完善現行國際製度和各種運行機製的工作,推動地區和全球的和平、合作與(yu) 發展,推動構建和諧世界。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國際社會(hui) 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是基於(yu) 我們(men) 和平發展的寶貴經驗。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已經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進入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的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中國人民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環境,我們(men) 的發展不會(hui) 妨礙任何人,也不會(hui) 威脅任何人。中國的繁榮發展是推動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重要的積極因素。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國際社會(hui) 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緣於(yu) 我們(men) 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的發展繁榮帶動了周邊及各貿易夥(huo) 伴國家與(yu) 地區的繁榮複蘇,中國對外貿易的擴大提高了貿易夥(huo) 伴國家和地區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2001年以來,中國為(wei) 相關(guan) 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約1000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已經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強有力引擎。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對國際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2%。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世界最發達的幾個(ge) 國家在對世界經濟貿易、財政金融政策、匯率等領域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製訂有關(guan) 遊戲規則時,都無法忽略中國因素。法國《世界報》2008年1月4日發表題為(wei) 《如果沒有中國,我們(men) 該怎麽(me) 辦》的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取得的重大成就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活力”。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國際社會(hui) 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還在於(yu) 中國在聯合國的重要地位。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社會(hui) 文化發展方麵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國際組織或國家集團所無法替代的。中國重視並努力維護聯合國的核心地位和安理會(hui) 的權威。作為(wei) 安理會(hui) 的常任理事國,中國充分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中國積極支持並參加聯合國及其安理會(hui) 根據《聯合國憲章》精神開展的各項工作,在聯合國的各個(ge) 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中國主張從(cong) 《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出發,在民主、公正、客觀、平衡和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對聯合國及安理會(hui) 進行必要合理的改革,以增強其效率和有效性。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國際社會(hui) 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關(guan) 鍵在於(yu) 始終如一地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從(cong) 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依靠自己的力量,同各國友好相處,不容許任何國家和集團損害我國的尊嚴(yan) 、主權、獨立和安全;堅持從(cong) 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對於(yu) 一切國際事務,都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來決(jue) 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不屈從(cong) 於(yu) 任何外來壓力;堅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wei) 指導國家間關(guan) 係的基本準則,不以社會(hui) 製度和意識形態的異同決(jue) 定國家關(guan) 係的親(qin) 疏。
國際事務的積極參與(yu) 者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和人民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加強與(yu) 世界各國的聯係和交往,積極參與(yu) 國際事務,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在世界上發揮著重要建設性作用。中國同主要大國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huo) 伴關(guan) 係,已成為(wei) 維護大國關(guan) 係穩定的重要力量。中國視大國關(guan) 係為(wei) “關(guan) 鍵”。中美兩(liang) 國關(guan) 係總體(ti) 穩定發展,戰略經濟對話和戰略對話機製取得積極成果,在朝核等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保持有效磋商與(yu) 協調;中俄兩(liang) 國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戰略協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提高到新水平;中歐相互之間的吸引力增加,全麵合作日益深化;中日雙方近年來就構築“基於(yu) 共同戰略利益的互惠關(guan) 係”達成了共識,致力於(yu) 發展長期穩定、睦鄰友好的雙邊關(guan) 係。中國影響力的增強,不僅(jin) 提高了自己在大國關(guan) 係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已成為(wei) 主要大國借重的對象。
中國積極推進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yu) 合作,已成為(wei) 周邊國家的好鄰居、好夥(huo) 伴。“遠親(qin) 不如近鄰”。周邊外交在我國外交全局中始終占有重要位置。我國是世界上擁有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陸地邊界2.2萬(wan) 多公裏,海岸線1.8萬(wan) 多公裏,直接接壤鄰國就有14個(ge) 。中國視周邊外交為(wei) “首要”,本著“與(yu) 鄰為(wei) 善、以鄰為(wei) 伴”的方針,通過亞(ya) 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dong) 盟(10+1)合作、東(dong) 盟與(yu) 中日韓(10+3)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積極推進雙邊和區域合作,共同營造了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促進了共同繁榮。
中國致力於(yu) 同廣大發展中國家深化傳(chuan) 統友誼,擴大務實合作,已成為(wei) 發展中國家值得信賴的合作夥(huo) 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yu) 合作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在新形勢下,中國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關(guan) 切增多,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方麵有著共同的利益和追求。中國認真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迄今已向120多個(ge) 國家和區域組織提供了2000多個(ge) 援助項目,已累計對49個(ge) 不發達國家免除到期政府債(zhai) 務374筆。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成為(wei) 新時期中國加強與(yu) 發展中國家集體(ti) 對話與(yu) 合作的成功嚐試。
中國積極參與(yu) 多邊事務,承擔相應國際義(yi) 務,已成為(wei) 國際體(ti) 係的積極參與(yu) 者和貢獻者。迄今為(wei) 止,中國已簽署了300多個(ge) 國際公約,參加了130多個(ge) 國際組織,並在軍(jun) 備控製、貿易投資等國際機製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了中國的參與(yu) ,許多國際熱點問題呈現出積極的發展變化態勢。譬如:2007年10月舉(ju) 行的第六輪朝核問題六方會(hui) 談第二階段會(hui) 議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的共同文件。朝鮮關(guan) 閉寧邊核設施並對其核設施加以“去功能化”,朝鮮半島向無核化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國積極參與(yu) 維和行動,已成為(wei) 維護國際和平與(yu) 安全的積極力量。迄今為(wei) 止,中國共參與(yu) 22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上萬(wan) 人次,現正在執行維和任務的有1900多人,是聯合國安理會(hui) 5個(ge) 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自1990年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累計新建、修複道路7300多公裏,橋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類未爆炸物7600多枚,運送人員12萬(wan) 多人次、物資26萬(wan) 多噸,接診病人3.6萬(wan) 多人次。先後有3名軍(jun) 官和5名士兵在執行維和任務中犧牲。中國政府履行義(yi) 務,積極應對全球變暖等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wei) 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的負責任一員。2007年6月,中國正式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胡錦濤主席在2007年6月出席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hui) 議及發展中五國領導人會(hui) 晤時,全麵深入地闡述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立場,顯示了中國積極的、建設性和負責任的態度。中國主張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shu) 》框架內(nei) ,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加強國際協作,努力形成世界各國在協力保護環境中共同發展、在優(you) 化環境中持續繁榮的良好局麵。2007年12月,標誌著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座新裏程碑——“巴厘島路線圖”孕育出台,中國為(wei) 繪成“巴厘島路線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國創造性地與(yu) 一些國家互辦 “文化年”、“國家年”活動,成為(wei) 推動世界文化和諧的創造者和建設者。繼2003年至2005年中法互辦“文化年”後,“文化年”、“國家年”已成為(wei) 中國對外交流領域的熱門詞匯,如“俄羅斯年”、“中印友好年”、“意大利年”、“中韓交流年”、“西班牙年”、“中希文化年”等等。這些活動,既為(wei) 中國人近觀外國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機會(hui) ,又是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有效途徑,“中國紅”更是成為(wei) 對象國的流行元素。“文化年”、“國家年”活動不僅(jin) 涉及文學藝術、教育、科技、廣播電視、圖書(shu) 出版、青年、體(ti) 育、民族、宗教、建築、環保、旅遊等領域,也與(yu) 政治、經貿等領域緊密相連,為(wei) 提升國家之間的全麵合作關(guan) 係搭建了新平台、增添了新動力。
努力推進和諧世界建設
在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的世界大勢下,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係在一起。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人民將繼續同各國人民一道,為(wei) 實現人類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中國將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不管國際風雲(yun) 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國際事務中秉持公道、伸張正義(yi) ,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不幹涉別國內(nei) 部事務,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yu) 人。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在國際事務中提倡和貫徹民主原則,共同推進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
中國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強相互合作,實現優(you) 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繼續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的發展,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guan) 切;繼續按照通行的國際經貿規則,擴大市場準入,依法保護合作者權益。支持完善國際貿易體(ti) 製,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通過磋商協作妥善處理經貿摩擦。決(jue) 不做損人利己、以鄰為(wei) 壑的事情。
中國將加強中華文明與(yu) 世界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不斷增進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倡導開放和兼容並蓄的文明觀,尊重和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與(yu) 不同文明和諧共處。既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又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對待他國文化,積極吸收、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優(you) 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通過文化交流帶動世界各國間的全方位合作與(yu) 發展。
中國將同世界各國進一步加深互信、加強對話與(yu) 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zheng) 手段解決(jue) 國際爭(zheng) 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主張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心態;互相尊重對方的安全利益,實現共同安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體(ti) 安全機製,以和平方式,通過協商、談判解決(jue) 國際爭(zheng) 端或衝(chong) 突;加強合作,堅決(jue) 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yi) ;繼續與(yu) 相關(guan) 地區、國家務實合作,積極參與(yu) 合作解決(jue) 各類安全問題,致力於(yu) 和平解決(jue) 國際爭(zheng) 端和熱點問題,為(wei) 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以及世界的發展發揮獨特的建設性作用。
中國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一個(ge)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中國,一定能夠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作出更大的貢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