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麵對麵·2012》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 保障房怎麽(me) 建好分好

市場是解決(jue) 城鎮居民住房需求的主渠道,但對眾(zhong) 多中低收入家庭來說,由於(yu) 經濟能力弱,難以通過市場買(mai) 房或租房,需要政府提供保障。保障房作為(wei) 住房市場的必要補充,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使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大舉(ju) 措。保障房建設推進得好,既能夠滿足符合條件困難群眾(zhong) 的基本住房需求,也有利於(yu) 政府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控,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健康發展。

為(wei) 解決(jue) 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中央決(jue) 定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十二五”時期計劃新建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3600萬(wan) 套。2011年完成了開工1000萬(wan) 套的任務。

權威聲音

保障房用地單獨報批、應保盡保

徐紹史(國土資源部部長):要把保障民生用地放在優(you) 先位置,今年700萬(wan) 套保障性住房用地要做到應保盡保,實行單獨報批,並鼓勵使用存量土地。在督促各地落實住房供地計劃同時,必須積極推進供後監管,確保建設任務真正“落地”。

2012年,保障房建設繼續加速:計劃新開工700萬(wan) 套以上,加上前兩(liang) 年結轉的項目,全年在建總量有1700多萬(wan) 套,將達到曆史最高水平。同時,隨著大批保障房的陸續建成,分配、管理問題日趨重要,保障性安居工程已進入建設和管理並重的新階段。如何既保證建設速度,又保證施工質量,並實現公平分配,挑戰巨大。目前,各地正按照中央部署,迎難而上,努力打好這場“攻堅戰”。

“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蓋房子離不開土地和資金。要完成2012年建設目標,首要的是落實土地供應和資金投入。要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保障房用地要優(you) 先供應、應保盡保,項目審批要急事急辦。2012年保障房建設所需資金將超過2011年的1.3萬(wan) 多億(yi) 元,中央財政補貼投入將不低於(yu) 2011年的1526億(yi) 元,地方政府也都在千方百計破解資金難題,除加大公共預算安排、確保土地出讓收益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用於(yu) 保障房外,還將地方政府債(zhai) 券收入、試點地區房產(chan) 稅收入等納入進來,並抓緊建立健全融資機製,引導社會(hui) 資金投入。

吉林省積極籌措保障房建設資金

吉林省采取“政府補一點、政策減一點、企業(ye) 出一點、個(ge) 人拿一點、市場籌一點、銀行貸一點”的辦法,破解保障房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2006—2010年,吉林省利用國家補助資金86.81億(yi) 元,省級財政投入62.87億(yi) 元,銀行金融部門貸款108億(yi) 元,各地政策性減免488.27億(yi) 元,並鼓勵引導開發企業(ye) 和居民個(ge) 人出資,破解保障房開發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

建好保障房,不僅(jin) 要實現數量目標,質量上更不能放鬆。住房質量關(guan) 係群眾(zhong) 生命和財產(chan) 安全,是保障房建設的“硬杠杠”、不能突破的底線。完成2012年目標,客觀上工期緊、任務重、質量風險高,必須進一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要嚴(yan) 把規劃設計、建材供應、施工質量、竣工驗收各個(ge) 關(guan) 口,全麵推行質量終身責任製,對造成質量安全問題的責任人終身追責。

公平分配是住房保障工作的“生命線”,關(guan) 係到這項民生工程的成敗。要做到公平公正,關(guan) 鍵是把好“入口”和“出口”。必須規範準入審核,合理確定並公布保障對象準入條件,完善申請、審核、公示、輪候、複核製度,將不該享受保障者拒之門外;完善糾錯退出機製,對騙購騙租者,一經查實立即清退,對不再符合條件者,按規定程序實施退出。同時,堅持分配政策、程序、房源、對象、過程、結果、投訴處理全程公開,接受群眾(zhong) 、社會(hui) 和媒體(ti) 全方位監督。

上海市探索建立公平分配機製

上海市探索建立了“居民經濟狀況核對平台”,涵蓋社保、稅務、公積金等14個(ge) 部門和單位,能對保障房申請者的經濟狀況進行全方位審核,杜絕不符合條件者“鑽空子”。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8日 09:38 來源: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編輯:朱子豔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