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怎麽看”——理論熱點麵對麵·2010》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二、“招工難”引發的思考——怎麽(me) 看就業(ye) 難

2009年8月,國際金融危機的衝(chong) 擊尚未消退,我國東(dong) 南沿海一些地區,卻開始出現了“招工難”。到2010年春節前後這一現象逐漸波及更多地區,甚至一些內(nei) 陸省份。2月份,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一項調查顯示,被調查企業(ye) 中有70%預期今年招工“有困難”或“有一定困難”。據廣東(dong) 省發布的監測信息,廣東(dong) 省用工缺口約90萬(wan) 人。許多企業(ye)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時“沒米下鍋”,現在好不容易等來訂單又找不到“煮飯的人”。

對於(yu) 廣大群眾(zhong) 來說,“飯碗”是天大的事。就業(ye) 領域裏的“風吹草動”,無不引起社會(hui) 的關(guan) 注。從(cong) 國際金融危機衝(chong) 擊下數千萬(wan) 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到目前一些地方出現“招工難”,同時又還有很多大學畢業(ye) 生陷入找工作難的困境。很多人不禁疑惑:對現在的就業(ye) 形勢到底應該怎麽(me) 看?

● “招工難”是如何形成的?

“招工難”現象引發了社會(hui) 熱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wei) ,“招工難”表明農(nong) 民工就業(ye) 難問題已發生“逆轉”;也有人表示,“招工難”隻是暫時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那麽(me) ,“招工難”到底是怎麽(me) 形成的呢?

“招工難”源於(yu) 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用工需求明顯增加。農(nong) 民工主要集中在東(dong) 南沿海從(cong) 事加工製造業(ye) 的中小企業(ye) 裏,這些企業(ye) 多為(wei) 出口外貿型,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較大。2009年年初,由於(yu) 國際金融危機的衝(chong) 擊,企業(ye) 訂單大幅下滑,經營陷入困境,導致大批農(nong) 民工集中返鄉(xiang) 。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好轉和世界經濟的複蘇,許多工廠新接訂單持續增加,用工需求相應大量增加。

“招工難”源於(yu) 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就近就業(ye) 和創業(ye)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惠農(nong) 政策,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的扶持,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速,就業(ye) 機會(hui) 也明顯增加。如果扣除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實際收入與(yu) 在沿海地區打工相差並不大。於(yu) 是很多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後便選擇了在家鄉(xiang) 就近就業(ye) 和創業(ye) 。

“招工難”源於(yu) 東(dong) 南沿海地區不少企業(ye) 長期工資低、待遇差,農(nong) 民工“用腳投票”,主動離開。這些地區的許多企業(ye) 工人工資十幾年不變,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惡劣的情況比較普遍。此外,農(nong) 民工在醫療、養(yang) 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麵也都無法享受與(yu) 當地居民相同的待遇。特別是“80後”、“90後”新生代農(nong) 民工現在已成為(wei) 我國農(nong) 民工的主體(ti) ,他們(men) 對就業(ye) 環境、工資待遇和發展空間有新要求,對自身權益越來越重視,敢於(yu) 對條件差的企業(ye) 說“不”。

“招工難”源於(yu) 特定時期用工信息的不對稱。由於(yu) 企業(ye) 用工信息與(yu) 農(nong) 民工外出務工願望之間傳(chuan) 遞渠道不暢,導致招工單位和農(nong) 民工的供需高峰期對接不上。今年由於(yu) 國際需求的原因,春節前後企業(ye) 用工需求激增,而農(nong) 民工通常要在家過完元宵節才外出打工,因而這段時間就容易出現“招工難”的現象。

“招工難”也源於(yu) 農(nong) 民工的職業(ye) 素質和技能水平與(yu) 企業(ye) 崗位實際需求不適應。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企業(ye) 急缺大量熟練工和技術工,但是多數農(nong) 民工缺乏相應技能,造成“招工難”和就業(ye) 難並存。

但應看到,目前“招工難”現象隻是表現在部分地區和部分企業(ye) ,是局部性的而非全國性的,暫時性的而非長期性的,具有區域性、行業(ye) 性和結構性特點。從(cong) 總體(ti) 上說,我國就業(ye) 人口總體(ti) 供大於(yu) 求的局麵短時期內(nei) 不會(hui) 有大的改變。根據人口結構測算,今後一個(ge) 時期,每年需要就業(ye) 的城鎮勞動力超過2400萬(wan) 人,而經濟在正常增長條件下,就業(ye) 崗位每年隻能安排1200萬(wan) 個(ge) 左右,勞動力供大於(yu) 求的矛盾相當突出。2010年新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勞動力將達到1500萬(wan) 人,其中高校畢業(ye) 生將超過630萬(wan) 人。

此外,我國農(nong) 村還有1億(yi) 多富餘(yu) 勞動力,每年需要轉移的大約800萬(wan) —900萬(wan) 人;2億(yi) 多農(nong) 民工當中還有很多工作崗位並不穩固。做好這些重點人群的就業(ye) 工作,形勢嚴(yan) 峻、任務艱巨。

  因此,既要看到“招工難”現象對於(yu) 促使企業(ye) 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維護農(nong) 民工權益等方麵所具有的積極意義(yi) ,也要看到“招工難”並不意味著當前就業(ye) 形勢已經出現明顯好轉。企業(ye) “招工難”與(yu) 求職者就業(ye) 難並存,凸顯了深層次的就業(ye) 結構矛盾,今後還會(hui) 進一步加劇。對於(yu) 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的嚴(yan) 峻性和長期性,我們(men) 要保持清醒的認識。

知識點

“新生代農(nong) 民工”

“新生代農(nong) 民工”主要是指當前活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農(nong) 民工群體(ti) ,目前約有1億(yi) 人。他們(men) 生長在農(nong) 村,卻不迷戀故土,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並不熟悉;他們(men) 工作在城市,渴望融入城市社會(hui) ,卻難以紮根城市。與(yu) 父輩相比,他們(men) 找工作不光看工資待遇,更看重工作環境和職業(ye) 發展,但不少人缺乏技能,同企業(ye) 崗位的要求對接不上。如何做好新生代農(nong) 民工工作是一個(ge) 全新的課題。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jue) 新生代農(nong) 民工問題”。
● 為(wei) 什麽(me) 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ye) ?

就業(ye) ,涉及千家萬(wan) 戶的生計和發展,對於(yu) 我國這樣一個(ge)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妥善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尤為(wei) 重要。我國的勞動力人口近8億(yi) ,相當於(yu) 所有發達國家勞動力資源的總和。特殊的人口國情決(jue) 定了我們(men) 必須實施積極的就業(ye) 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ye) ,努力讓更多的勞動者獲得工作崗位。

就業(ye) 關(guan) 乎個(ge) 人生存和尊嚴(yan) 。古人說:“無恒業(ye) 者無恒產(chan) ,無恒產(chan) 者無恒誌。”一個(ge) 人隻有從(cong) 事某種職業(ye) 、某項工作,付出勞動獲得經濟收入,才能獲取生活資料,維持生計、改善生活。同時,勞動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還能夠享受勞動的喜悅,體(ti) 驗為(wei) 社會(hui) 創造財富和價(jia) 值的成就感,實現有尊嚴(yan) 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可以說,就業(ye) 是一個(ge) 人生存、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ye) 關(guan) 乎社會(hui) 和諧穩定。就業(ye) 是民生之本,安居樂(le) 業(ye) 是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基本前提。隻有人們(men) 都有工作幹,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生活保障,人心才會(hui) 思安,才會(hui) 增強社會(hui) 歸屬感和安全感,社會(hui) 才會(hui) 穩定發展。充分就業(ye) 也有利於(yu) 減少貧困,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hui) 公平,增進人際關(guan) 係的和諧。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發展的事實也說明,失業(ye) 率過高往往成為(wei) 引發社會(hui) 動蕩的重要原因。

就業(ye) 關(guan) 乎經濟健康發展。就業(ye) 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hui) 財富的日益增加,歸根到底是各行各業(ye) 的勞動者在不同的就業(ye) 崗位上創造出來的。如果大批勞動者處於(yu) 失業(ye) 狀態,不創造財富卻在消耗財富,必然削弱經濟增長的活力。同時,隻有實現充分就業(ye) ,使人們(men) 的收入不斷增加,才能刺激消費需求,使經濟發展獲得持久的動力。

為(wei) 實現更充分的就業(ye) ,近年來黨(dang) 和政府堅持實施擴大就業(ye) 的發展戰略,在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大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的力度。特別是2008年年底以來,麵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chong) 擊,推出一係列穩定和擴大就業(ye) 的政策措施,使就業(ye) 情況好於(yu) 預期。2009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102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城鎮登記失業(ye) 率保持在4.3%,低於(yu) 4.6%的年度預期目標。在國際國內(nei) 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極為(wei) 不易。

今年是經濟形勢極為(wei) 複雜的一年,就業(ye) 形勢相當嚴(yan) 峻。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經濟環境更加複雜多變,給就業(ye) 問題不斷帶來新的挑戰和變數。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經濟運行中的新老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同時還麵臨(lin) 著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艱巨任務。這些問題應對不好,都會(hui) 給擴大就業(ye) 帶來不利影響。而且目前30%—40%的城鎮新增就業(ye) 人員屬於(yu) 靈活就業(ye) ,部分已就業(ye) 的農(nong) 民工崗位不穩定,收入較低,也增加了保持穩定就業(ye) 的難度。

同時,長期存在的勞動力“三碰頭”形勢和就業(ye) 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使就業(ye) 形勢更加複雜。一方麵,我們(men) 長期麵臨(lin) 青年就業(ye) 、農(nong) 業(ye) 富餘(yu) 勞動力轉移就業(ye) 和下崗失業(ye) 人員再就業(ye) “三碰頭”局麵,這是其他國家不曾有過的;另一方麵,我國勞動力總體(ti) 素質偏低,大量農(nong) 民工包括青年農(nong) 民工,隻能從(cong) 事簡單的體(ti) 力勞動,而技術工人特別是技師、高級技師卻相當緊缺,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需要。這些也都增加了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的難度。

總之,特殊的國情、複雜的經濟形勢、突出的就業(ye) 壓力,決(jue) 定了我國就業(ye) 問題的複雜性和艱巨性。黨(dang) 和政府已明確提出,擴大就業(ye)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要把促進就業(ye) 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優(you) 先目標。我們(men) 必須下更大的決(jue) 心,用更大的力氣,千方百計做好擴大就業(ye) 這項關(guan) 乎國計民生的大事。

觀點聲音

無論大學生還是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不僅(jin) 關(guan) 係他們(men) 的生計,還關(guan) 係他們(men) 的尊嚴(yan) 。

農(nong) 民工是一個(ge) 特殊的社會(hui) 群體(ti) ,幹的活最苦最累,拿的錢最低最少,全社會(hui) 理應給予他們(men) 更多的關(guan) 心、關(guan) 注和關(guan) 愛。

勇立經濟潮頭的沿海地區企業(ye) ,要有遠見和責任感,主動回應農(nong) 民工多方麵的權利保障訴求,否則一味抱怨“招工難”,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觀念要轉變,不能愛哪行才幹哪行,要幹哪行愛哪行。

鐵飯碗的真正含義(yi) 不是在一個(ge) 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兒(er) 都有飯吃。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9日 14:32 來源: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編輯:朱子豔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