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怎麽看”——理論熱點麵對麵·2010》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 為(wei) 什麽(me) 要高度重視發展不平衡問題?

現代管理學中有個(ge) "木桶原理",講的是木桶容量取決(jue) 於(yu) 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決(jue) 於(yu) 最長的木板。它啟示我們(men) ,一個(ge) 國家的整體(ti) 發展狀況,不僅(jin) 要看較高發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較低發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區不同方麵的相互協調,就會(hui) 製約整體(ti) 發展水平的提高。

一般來說,經濟社會(hui) 發展是一個(ge) 螺旋式前進的過程,平衡是相對的,而不平衡是絕對的。經濟社會(hui) 係統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於(yu) 保持競爭(zheng) 的壓力與(yu) 活力,有利於(yu) 打破平均主義(yi) ,促進生產(chan) 要素的合理流動與(yu) 優(you) 化配置。但不平衡問題如果長期持續,也會(hui) 帶來不可忽視的危害。

從(cong) 經濟角度看,會(hui) 使國民經濟難以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城鄉(xiang) 差距長期過大,會(hui) 導致農(nong) 村居民消費增長緩慢,製約社會(hui) 消費需求總量的增加,影響消費結構的優(you) 化升級,阻礙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地區差距長期過大,容易加劇地方利益競爭(zheng) ,出現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貿易壁壘等情況,區域間的經濟摩擦和利益衝(chong) 突會(hui) 增多,直接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進而降低國民經濟的整體(ti) 效率。

而且在過大的發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nong) 村的資源、資金和人才等生產(chan) 要素,會(hui) 不斷流入東(dong) 部地區和城市。這將對落後地區和農(nong) 村發展帶來嚴(yan) 重影響,不利於(yu) 它們(men) 形成自我發展能力,從(cong) 而阻礙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進程。

從(cong) 社會(hui) 層麵看,容易使整個(ge) 社會(hui) 產(chan) 生心理鴻溝,削弱社會(hui)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會(hui) 成員身心和諧是社會(hui) 穩定的重要基礎。發展差距過大,會(hui) 導致溝通理解障礙,滋生冷漠、不滿、對立、仇視情緒,加劇社會(hui) 矛盾,影響社會(hui) 和諧穩定。近年來一些地方社會(hui) 仇富心理滋長、群體(ti) 性事件增多等,與(yu) 發展差距過大有很大關(guan) 係。

發展不平衡問題若處理不好,還可能引發更為(wei) 嚴(yan) 重的後果。一些國家曆史經驗表明,當發展不平衡問題與(yu) 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等糾結在一起時,往往成為(wei) 社會(hui) 動蕩、國家分裂的誘發因素。

能否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是對我們(men) 黨(dang) 執政能力的一個(ge) 重大挑戰。發展不平衡,說到底就是發展不科學的表現;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根本要靠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總書(shu) 記的黨(dang) 中央立足現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它深入回答了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集中體(ti) 現了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既切中了發展不平衡問題的要害,又指明了解決(jue) 問題的方向,是破解發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隻有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才能逐步推進城鄉(xiang) 、區域的均衡發展,促進經濟社會(hui) 的協調發展。

● 如何解決(jue) 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問題?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帶大郊區、大農(nong) 村,城鄉(xiang) 二元結構矛盾突出。2007年與(yu) 重慶一道被確定為(wei) 全國統籌城鄉(xiang) 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成都開始了一場促進城鄉(xiang) 協調發展的變革。3年來,成都實施一係列政策措施,城鄉(xiang) 發展差距有所縮小,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取得積極進展。

蓉城大地的探索實踐,可以說是我國統籌城鄉(xiang)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為(wei) 解決(jue) 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問題,黨(dang) 和政府采取一係列重大舉(ju) 措促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連續7年下發"一號文件",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全麵取消農(nong) 業(ye) 稅、免除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建立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農(nong) 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和新型農(nong) 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製度等,我國城鄉(xiang) 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農(nong) 業(ye) 基礎仍然薄弱,縮小城鄉(xiang) 發展差距的任務還很重。必須堅持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加快建立以工促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長效機製,著力在推進城鄉(xiang) 規劃、產(chan) 業(ye) 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一體(ti) 化上取得突破, 推動形成城鄉(xiang) 良性互動、協調共進的良好局麵。——以加強"三農(nong) "為(wei) 根本立足點。"好風憑借力,惠農(nong) 正當時。"當前,我國總體(ti) 上已進入以工促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的發展階段,我們(men) 有條件拿出更多財力來支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因此,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製定重大決(jue) 策時,必須優(you) 先向"三農(nong) "傾(qing) 斜。繼續加強農(nong) 業(ye) 基礎地位,健全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體(ti) 係,走中國特色農(nong) 業(ye) 現代化道路,紮實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加快推進飲水、公路、沼氣等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新一輪農(nong) 村電網改造,改善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統籌推進城鄉(xiang) 教育、衛生、文化和社會(hui) 保障等社會(hui) 事業(ye) 。

——以推動資源要素向農(nong) 村配置為(wei) 重要著力點。加快建立有利於(yu) 資源要素向農(nong) 村配置的激勵機製,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農(nong) 村聚集。2010年中央財政將安排"三農(nong) "投入8183億(yi) 元,比2009年增加930億(yi) 元,地方各級財政也相應增加了投入。積極發揮農(nong) 村金融的作用,綜合運用財稅杠杆和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hui) 資金投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到農(nong) 村工作,動員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各方麵人才下鄉(xiang) 進村,直接為(wei) "三農(nong) "服務。

——以城鎮化和新農(nong) 村建設協調推進為(wei) 戰略著眼點。城鎮化和新農(nong) 村建設,猶如"車之兩(liang) 輪",隻有雙輪驅動,才能協調推進。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好城市對農(nong) 村的輻射帶動作用。繼續采取積極措施,推進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讓有條件的進城農(nong) 民有序變為(wei) 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會(hui) 。

——以城鄉(xiang) 改革聯動為(wei) 關(guan) 鍵切入點。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必須深入推進城鄉(xiang) 配套體(ti) 製改革。一方麵,要深化農(nong) 地經營、集體(ti) 林權、農(nong) 村金融、農(nong) 墾體(ti) 製等方麵的改革,進一步調動農(nong) 民積極性、挖掘農(nong) 業(ye) 自身潛力、激發農(nong) 村發 展活力;另一方麵, 要建立健全促進城鄉(xiang) 互通、開放、融合的體(ti) 製機製,在社會(hui) 事業(ye) 、社會(hui) 保障、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公共服務方麵推進現有製度的城鄉(xiang) 接軌、城鄉(xiang) 融合。
● 如何解決(jue)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ti) 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出今後10年的目標任務和要著力做好的重點工作。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周年之際,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全方位部署,不僅(jin) 有利於(yu) 推動西部地區的新一輪發展,也將為(wei) 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10年前,針對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黨(dang) 和國家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jue) 策,後來根據國家整體(ti) 發展的需要,又先後實施了東(dong) 北地區等老工業(ye) 基地振興(xing)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區域發展總體(ti) 戰略。近年來,又出台了一係列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在這些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動下,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速全麵超過東(dong) 部。2009年,東(dong) 、中、西和東(dong) 北地區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速同比分別增長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區增速繼續處於(yu) 領先地位,中部和東(dong) 北地區增速繼續快於(yu) 東(dong) 部。目前,中國經濟四大板塊逐漸成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當然也應看到,解決(jue)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須立足長遠、合理規劃,進一步加大統籌區域發展的力度,促進區域間生產(chan) 要素合理流動和優(you) 化配置,逐步形成東(dong) 中西良性互動,主體(ti) 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一是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ti) 戰略。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支持,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全麵振興(xing) 東(dong) 北地區等老工業(ye) 基地,健全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增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活力。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使其成為(wei) 全國重要糧食生產(chan) 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積極支持東(dong) 部地區率先發展,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

二是積極推動主體(ti) 功能區建設。按照優(you) 化開發、重點開發、限製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細化國土開發格局的空間尺度,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chang) 使用製度和補償(chang) 製度,加大對限製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和落實相關(guan) 規劃和政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帶動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

三是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提高自主發展能力。今年中央將陸續投入330億(yi) 元,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一步完善欠發達地區綜合發展規劃,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落後地區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鼓勵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對口支援,形成以政府為(wei) 主導、市場為(wei) 紐帶、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項目為(wei) 載體(ti) 的互惠互利機製,調動各方麵參與(yu) 扶貧的積極性。

四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僅(jin) 要縮小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wei) 目的的公共財政體(ti) 係,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今年中央擬安排均衡性轉移支付4168億(yi) 元,比上年增加250億(yi) 元。要進一步明確政府職責,建立健全考核體(ti) 係,推動中西部地區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淩雲(yun) 筆。"讓所有地區、全體(ti) 人民都共同富裕起來,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本質要求,是我們(men) 黨(dang) 矢誌不渝的奮鬥目標。在黨(dang) 的領導下經過億(yi) 萬(wan) 人民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個(ge) 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的中國,必將展現在世人麵前。
觀點聲音

中國不僅(jin) 需要蓬勃發展的朝氣,也需要協調發展的合力。中國國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區條件差異顯著,發展極不平衡,可以說是"一個(ge) 中國,四個(ge) 世界"。區域協調發展不僅(jin) 是局部問題,而且是全局問題;不僅(jin) 是一個(ge) 緊迫的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ge) 重大的政治問題。"兩(liang) 個(ge) 大局"的戰略,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沒有"第一個(ge) 大局",就沒有中國經濟今日的輝煌;沒有"第二個(ge) 大局",就沒有經濟持續發展、民族團結和諧的中國。城鄉(xiang) "齊步走",全國"一盤棋"。

網友提問

網友:如何認識目前發展不平衡的現實與(yu) 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之間的關(guan) 係?

答: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優(you) 越性的最大體(ti) 現,是我們(men) 黨(dang) 矢誌不渝的奮鬥目標。但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ge) 長期的曆史過程,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在我國這樣的特殊國情條件下,隻有通過先富帶後富,才能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因此,不能因為(wei) 目前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就否認共同富裕的目標;但也不能任由不平衡現象進一步發展,否則最終也會(hui) 偏離共同富裕的目標。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9日 14:32 來源: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編輯:朱子豔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