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得起學?
2009年8月16日,來自四川廣安的小張懷揣錄取通知書(shu) ,惴惴不安地來到中國科技大學新生報到處報到。剛出家門時還為(wei) 學費發愁的小張馬上安心了:在出示有關(guan) 證明後,馬上通過“綠色通道”順利辦好了入學手續。“不帶一元錢,也可進校園”,為(wei) 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全國高校普遍建立了“綠色通道”製度,對經濟困難學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再根據核實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資助。
“不讓一個(ge) 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ti) 現,是切實保障全體(ti) 人民特別是困難群體(ti) 受教育權利的必然要求。由於(yu) 各種原因,我國城鄉(xiang) 還有一些學生家庭經濟比較困難,這些孩子的上學問題一直牽動著黨(dang) 和政府的心。近年來,國家資助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在義(yi) 務教育階段,全麵免除學雜費,為(wei) 農(nong) 村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shu) ,為(wei) 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在中等職業(ye) 學校,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保障製度,國家助學金每年資助近1200萬(wan) 人,總資助麵達在校生的90%,同時從(cong) 2009年秋季學期起,對中等職業(ye) 學校農(nong) 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學生免除學費;在高等學校,建立健全國家獎助學金製度和國家助學貸款製度,每年資助約450萬(wan) 人,總資助麵超過20%。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ti) 係,是國家對困難學生資助強度最大的製度安排,也是困難學生得到實惠最多、人民群眾(zhong) 最滿意的製度安排。要不斷完善這一政策體(ti) 係,把各項資助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每一個(ge) 學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無論哪個(ge) 教育階段,都不能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上不起學。
擴大資助範圍。資助範圍要在現有基礎上,向各個(ge) 教育階段、各級各類學校延伸。鼓勵各地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er) 入園提供資助;推進把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國家助學體(ti) 係;逐步擴大中等職業(ye) 教育免費範圍,在免除農(nong) 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學生學費基礎上,將政策實施範圍擴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研究生資助政策,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這樣,就能逐步建立起從(cong) 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資助體(ti) 係,實現“應保盡保”。
提高資助標準。由於(yu) 國家財力有限,目前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標準還不高。要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斷加大資助力度,讓這些孩子不僅(jin) 上得起學,而且逐步上得好學。提高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改善學生營養(yang) 狀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建立國家獎助學金標準動態調整機製。
落實資金保障。完善資助體(ti) 係,資金投入是基礎。中央和地方財政要足額安排應當負擔的資金並及時撥付到位。省級政府要做好統籌協調,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製度,確保應承擔的資金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高校和中等職業(ye) 學校要從(cong) 其事業(ye) 收入中提取4%—6%的資金,用於(yu) 助學。加強對各項資助經費的管理使用、審計監察,提高經費使用效益,把國家有限的財力用好。
動員社會(hui) 力量。長期以來,社會(hui) 力量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希望工程實施20年來,募集資金超過56億(yi) 元,援建希望小學15900多所,資助失學孩子340多萬(wan) 名。要繼續在全社會(hui) 大力弘揚崇文重教、扶危濟困的文明風氣,完善各項引導激勵政策,形成社會(hui) 各界關(guan) 心教育、幫助困難家庭學生的良好氛圍。
“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是全國億(yi) 萬(wan) 孩子的共同心願;“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ge) 學生”,是黨(dang) 和政府的莊嚴(yan) 承諾。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在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下,讓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線上,讓祖國的花朵共享一片藍天的目標,必將逐步變為(wei) 現實。
網友提問
網友:為(wei) 什麽(me) 現在很多家長一方麵擔心孩子課業(ye) 負擔重,另一方麵卻又想方設法把孩子往各種各樣的補習(xi) 班裏送?
答:這種現象也是教育不公的一個(ge) 表現。由於(yu) 優(you) 質資源稀缺並相對集中在一些學校,很多家長為(wei) 了增加孩子擇校的“籌碼”,不得不讓孩子利用業(ye) 餘(yu) 時間上各種“補習(xi) 班”,考取各種“證書(shu) ”。這是一種盲目的“從(cong) 眾(zhong) 心理”,也是“擇校熱”背景下的扭曲行為(wei) ,從(cong) 根本上要靠促進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特別是增加優(you) 質教育資源來緩解。
觀點聲音
給每一個(ge) 人平等的機會(hui) ,並不是指名義(yi) 上的平等——機會(hui) 平等,而是要保證每個(ge) 人都能受到適當的教育。
隻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會(hui) ,隻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會(hui) 是自信的一代、身心健康的一代。
讓學校成為(wei) 學生的樂(le) 園,讓學術成為(wei) 學人的向往,讓教師成為(wei) 人們(men) 發自內(nei) 心的敬稱。
教育《規劃綱要》是改革創新的試金石,是民主決(jue) 策的一次成功嚐試。
我們(men) 的教育不僅(jin) 要讓所有學齡兒(er) 童有學上,而且要上好學,享受有質量的教育。
深度閱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稿),《人民日報》2010年3月1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