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差萬(wan) 別求相宜——如何統籌協調各方麵的利益關(guan) 係
如果沒有丹青妙手的盡情揮灑,赤、橙、黃、綠、青、藍、紫排列起來就隻是簡單的色譜,而無法描繪出美麗(li) 的畫卷;如果沒有音樂(le) 大師的精彩演繹,哆、來、咪、發、唆、拉、希排列起來就隻是單調的音階,而無法演奏出動聽的樂(le) 章。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地域、不同行業(ye) 、不同群體(ti) 的利益關(guan) 係千差萬(wan) 別,各不相同,這既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了巨大活力,同時也必然會(hui) 帶來一些矛盾和衝(chong) 突。在這種情況下,隻有對各種利益關(guan) 係進行統籌協調,對各種矛盾進行妥善處理,人們(men) 才能各得其所、和睦共處,社會(hui) 才能保持穩定、實現和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才能始終順利地向前推進。
當前我國社會(hui) 中的利益關(guan) 係有哪些新特點?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長期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ti) 製,所有製比較單一,幹部、工人的工資按級別來定,農(nong) 民按“工分”分配,收入差距不大且比較固定,生活必需品都是憑票定量購買(mai)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人與(yu) 人、群體(ti) 與(yu) 群體(ti) 之間的利益關(guan) 係相對比較簡單。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隨著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體(ti) 製、經濟結構等方麵相繼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cong) 計劃經濟體(ti) 製向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轉變;從(cong) 單一公有製形式向以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轉變;從(cong) 單一的按勞分配製度向以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轉變;等等。這些方麵的變化引起了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從(cong) 而使新時期利益關(guan) 係呈現出一些新的重要特點。
利益主體(ti) 趨於(yu) 多樣化。當前,我國社會(hui) 利益主體(ti) 呈現出多樣化趨勢。一是原有工人、農(nong) 民和知識分子群體(ti) 內(nei) 部發生了變化。以工人群體(ti) 為(wei) 例,從(cong) 分布情況看,除傳(chuan) 統國有、集體(ti) 企業(ye) 外,私營 、外資企業(ye) 職工大量增加。據統計,1991年年底私營和個(ge) 體(ti) 就業(ye) 人員為(wei) 2491.5萬(wan) 人,到2006年年底達7474.1萬(wan) 人,而同期國有企業(ye) 就業(ye) 人員則從(cong) 10664萬(wan) 人下降至7409萬(wan) 人。又如農(nong) 民群體(ti) ,除了一部分在農(nong) 村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外,有相當一部分進城務工,成為(wei) 農(nong) 民工。二是新的利益階層不斷湧現,如民營科技企業(ye) 的科技人員和創業(ye) 人員、受聘於(yu) 外資企業(ye) 的管理技術人員、個(ge) 體(ti) 戶、私營企業(ye) 主、中介組織從(cong) 業(ye) 人員、自由職業(ye) 者等。利益主體(ti) 的分化,導致利益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利益差距有所擴大。隨著利益主體(ti) 的不斷分化,不同主體(ti) 之間利益差距也呈現出擴大的趨勢,突出表現在分配領域的收入差距擴大:一是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差距擴大,1978年城鄉(xiang) 居民收入之比為(wei) 2.47∶1,2006年擴大為(wei) 3.27∶1;二是區域差距擴大,1978 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最高地區與(yu) 最低地區之比為(wei) 3.15∶1,2006年達到6.21∶1;三是行業(ye) 收入差距明顯,1978 年收入最高行業(ye) 與(yu) 最低行業(ye) 之比為(wei) 2.17∶1,2006 年上升為(wei) 大約4∶1。整體(ti) 上講,不同社會(hui) 成員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趨勢,1978 年我國基尼係數為(wei) 0.317,2006 年則上升到0.496。
矛盾對抗程度有所增強。當前我國社會(hui) 總體(ti) 上是和諧穩定的,但隨著利益主體(ti) 分化、利益差距擴大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人民群眾(zhong) 內(nei) 部的利益矛盾日漸凸顯。主要表現為(wei) 經濟利益矛盾突出、群體(ti) 性事件不斷增多、對抗程度增強、處置難度加大等。從(cong) 近期發生的群體(ti) 性事件來看,絕大多數是屬於(yu) 經濟利益問題。據統計,2006年1月至8月發生的群體(ti) 性事件中,因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引發的事件占總數的18.88%,因征地、拆遷問題引發的事件占15%,因企業(ye) 改組改製、兼並破產(chan) 問題引發的事件占7.66%,因民間糾紛問題引發的事件占5.96%,因爭(zheng) 礦、林、水、草場、土地問題引發的事件占4.82%,因集資、股票問題引發的事件占2.32%。由經濟利益衝(chong) 突引發的社會(hui) 矛盾,已成為(wei) 影響當前社會(hui) 穩定的重要因素。
當前利益關(guan) 係出現的上述新特點,一方麵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對自身利益的更進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麵也使得協調兼顧各方麵利益的難度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我們(men) 高度重視統籌協調各種利益關(guan) 係,妥善處理各種利益矛盾,既保護人們(men) 追求利益的積極性,又有效整合各種社會(hui) 關(guan) 係,促進各種社會(hui) 力量良性互動。
為(wei) 什麽(me) 要統籌協調好各方麵的利益關(guan) 係?
2006年年底,北京市朝陽區成立了人民內(nei) 部矛盾調處中心。當你走進中心大廳時,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樣一幅充滿象征意味的標誌:一隻火紅的鳳凰昂首迎向一輪旭日,鳳凰的下方是兩(liang) 隻緊緊握在一起的手。丹鳳朝陽,象征著作為(wei) 北京商務中心的朝陽區發展前景一片光明;握在一起的雙手,則寓意著經濟社會(hui) 越是發展,就越要重視正確處理人民內(nei) 部矛盾,越要重視各方麵利益關(guan) 係的統籌協調。類似於(yu)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內(nei) 部矛盾調處中心這樣的部門,目前在全國各地不斷湧現,在統籌協調利益關(guan) 係、妥善處理各種社會(hui) 矛盾方麵發揮著越來越明顯的積極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入一個(ge) 新階段。這一階段,既是實現經濟騰飛、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黃金發展期”,也是利益格局加快調整、社會(hui) 矛盾急劇增多的“矛盾凸顯期”。從(cong) 總體(ti) 上看,我國社會(hui) 是和諧的,但是總體(ti) 和諧並不意味著沒有矛盾、沒有利益衝(chong) 突。矛盾無處不在,衝(chong) 突時有發生,而和諧的“真諦”就在於(yu) 不同領域的統籌兼顧、多種利益的協調統一、人民內(nei) 部矛盾的化解和各種衝(chong) 突的妥善處理。構建和諧社會(hui) 的過程,就是不斷協調利益關(guan) 係、不斷化解社會(hui) 矛盾的過程。因此,統籌協調好各方麵利益關(guan) 係,對於(yu) 經濟社會(hui) 的協調穩定健康發展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意義(yi) 。 統
籌協調利益關(guan) 係,有利於(yu) 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時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汙染嚴(yan) 重,區域、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等。因此,要真正切實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需要加強各方麵利益的統籌協調,更加重視經濟領域各個(ge) 方麵、各個(ge) 層次的均衡發展,更加重視統籌協調好東(dong) 、中、西部的區域發展和城鄉(xiang) 發展,更加重視統籌協調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yu) 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從(cong) 而促進經濟社會(hui) 的全麵發展和進步。
統籌協調好利益關(guan) 係,有利於(yu) 保持社會(hui) 穩定、促進社會(hui) 和諧。我國當前存在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大都與(yu) 利益密切相關(guan) 。如勞動就業(ye) 、社會(hui) 保障、收入分配、教育收費、醫療衛生、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安全生產(chan) 、社會(hui) 治安等關(guan) 係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企業(ye) 改製、土地征用、城建拆遷、環境汙染等方麵更存在著不少侵害群眾(zhong) 利益的現象。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容易激化矛盾,從(cong) 而導致出現不和諧、不穩定因素。因此,隻有統籌協調好各種利益關(guan) 係,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使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真正實現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社會(hui) 安定和諧。
統籌協調好利益關(guan) 係,有利於(yu) 實現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公平正義(yi) 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我們(men) 構建和諧社會(hui) 的總要求之一。實現公平正義(yi) ,說到底就是形成一種合理的利益分配關(guan) 係,使得社會(hui) 不同主體(ti) 的利益需求都兼顧到。這就要求我們(men) 不僅(jin) 要進一步把“蛋糕做大”,還要把“蛋糕分好”。隻有不斷加大利益整合力度,促進分配公平,縮小收入差距,讓發展成果為(wei) 人民共享,才能使人民群眾(zhong) 心情舒暢,也才能增強他們(men) 建設和諧社會(hui) 的積極性、創造性。
如何統籌協調當前社會(hui) 各方麵的利益關(guan) 係?
春風送暖,玉蘭(lan) 飄香。2007年3月27日至28日,第六次全國信訪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這次會(hui) 議上的統計表明,2006年全國縣以上黨(dang) 政部門受理的信訪總量同比下降明顯。這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了我們(men) 在統籌協調社會(hui) 各方麵利益關(guan) 係方麵取得了積極進展。
但也要看到,目前這些方麵的工作還是初步的。麵對改革攻堅時期和發展的關(guan) 鍵階段,利益調整越來越觸及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把統籌兼顧作為(wei) 協調各方麵利益關(guan) 係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各種政策措施的製定和推出,要注意統籌規劃,精心設計,充分考慮不同群體(ti) 、不同階層的利益要求,統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行業(ye) 、不同群眾(zhong) 的利益,切實找準大多數群眾(zhong) 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麵群眾(zhong) 具體(ti) 利益的結合點,統籌兼顧不同方麵群眾(zhong) 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hui) 權益,最大限度地反映和體(ti) 現社會(hui) 各個(ge) 方麵的利益要求,使發展所帶來的利益增量為(wei) 大多數群眾(zhong) 所共享。當前,要特別重視加強製度建設,通過創新體(ti) 製機製,建立一套能夠不斷解決(jue) 利益矛盾、妥善化解利益衝(chong) 突、有效促進和諧的利益調節機製。
要健全訴求表達機製。“累了你就歇歇腳,渴了你就喝杯茶,氣了你就消消火,請進——這裏就是你的家。”這不是某某茶樓的廣告語,而是河南省義(yi) 馬市群眾(zhong) 工作局信訪大廳裏的標語。當群眾(zhong) 看到這樣親(qin) 切的問候時,怎能不想把心中的訴求、希冀傾(qing) 吐出來?近年來,隨著新修訂的《信訪條例》的頒布,各級黨(dang) 委、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積極暢通信訪渠道,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在健全訴求表達機製方麵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但總體(ti) 來看,我們(men) 在健全訴求表達機製方麵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要通過民意調查、信息公開、聽證會(hui) 、協商談判等具體(ti) 製度,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完善黨(dang) 政領導幹部和黨(dang) 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係群眾(zhong) 製度,使他們(men) 主動走到群眾(zhong) 中去,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解決(jue) 實際問題;建立全國信訪信息係統,搭建各種形式的溝通平台,積極發揮各類媒體(ti) 作用,重視各種社會(hui) 組織在反映訴求、規範行為(wei) 等方麵的作用,使群眾(zhong) 表達利益訴求逐步走入製度化、規範化、法製化的軌道。
要健全利益協調機製。表達利益訴求隻是前提,對各種訴求進行協調才是重頭戲。一是通過利益引導機製來教育和引導人們(men) 正確看待當前社會(hui) 利益分化的現象,正確處理個(ge) 人利益和集體(ti) 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ti) 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guan) 係。二是健全利益約束機製,通過法律和道德對人們(men) 獲取利益的行為(wei) 進行約束,促使個(ge) 人或群體(ti) 形成正確的價(jia) 值觀。三是健全利益調節機製,通過稅收政策等調控措施,調整和縮小人們(men) 之間的利益差距,調整利益分配格局,減少不同利益群體(ti) 之間的不公平感。四是利益補償(chang) 機製,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設拆遷、環境保護、企業(ye) 重組改製和破產(chan) 等工作中的問題,堅決(jue) 糾正損害群眾(zhong) 利益的行為(wei) 。
要進一步完善矛盾調處機製。必須著力健全社會(hui) 輿情匯集和分析機製,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製度,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結合和相互銜接,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充分發揮我們(men) 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最大限度地緩解社會(hui) 衝(chong) 突,減少社會(hui) 對立,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jue) 在萌芽狀態。同時,要通過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等政策措施,科學有效地調整各種利益關(guan) 係,努力縮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ti) 的利益差距,減少由此產(chan) 生的利益矛盾。
此外,還需要在權益保障機製建設方麵取得進展。要研究製定更多有利於(yu) 保障公民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製度,建立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形成基本覆蓋城鄉(xiang) 居民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
總之,隻有充分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各方麵的利益需求,統籌協調好各方麵的利益關(guan) 係,才能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也才能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團結和凝聚起來,為(wei)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事業(ye) 而共同奮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