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熱點麵對麵·2007》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九、“中國印”映出中華風采——如何以迎奧運為(wei) 契機提升社會(hui) 文明程度

    “同一個(ge) 世界,同一個(ge) 夢想”,北京奧運會(hui) 承載著和諧、和睦、和平的人類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們(men) 走來。說起北京奧運會(hui) ,我們(men) 的腦海中就會(hui) 立刻浮現出一個(ge) “中國印”的獨特形象。這一創意獨具的奧運會(hui) 會(hui) 徽,不僅(jin) 形似運動員、形似“京”字,還兼具“文”字的神韻,蘊涵著“人文”、“文明”的深刻含義(yi) 。它告訴我們(men) ,北京奧運,不僅(jin) 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更是人文奧運;不僅(jin) 是一場體(ti) 育盛會(hui) ,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一次國民素質的錘煉,一次社會(hui) 風氣的洗禮。隨著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hui) 開幕式的臨(lin) 近,作為(wei) 東(dong) 道主的我們(men) 是否做好了準備呢?

  為(wei) 什麽(me) 說奧運會(hui) 對我們(men)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發端於(yu) 1896年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已成為(wei)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體(ti) 育盛會(hui) ,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和全球性的文化慶典之一。經過百年風雨的洗禮,它的魅力與(yu) 日俱增。特別是對於(yu) 主辦國,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yi) 。

  奧運會(hui) 是展示國家形象的窗口。當今世界,難得有像奧運會(hui) 這樣充分展示國家形象的機會(hui) 。北京奧運會(hui) 期間,中國將成為(wei) 世人矚目的焦點,這既是我們(men) 的奧運,也是世界的奧運。中國將向世界展示我國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展示我們(men) 的輝煌成就,展示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素養(yang) 。世界也將向中國展示各國獨特的曆史風情,展示各個(ge) 民族的文明素質,展示世界人民對於(yu) 和平安寧的追求。屆時,北京將迎來1萬(wan) 多名運動員、3萬(wan) 多名記者和50多萬(wan) 名外國觀光者,全球將至少有45億(yi) 人次通過不同方式欣賞奧運賽事。各國運動健兒(er) 和全球友誼使者將匯集在這一盛會(hui) 中,敞開心扉、和睦相處、彼此學習(xi) ,一起踐行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奧林匹克精神,共同體(ti) 會(hui) 建立一個(ge) 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奧林匹克宗旨。唱好奧運“這出戲”,必將在同世界的體(ti) 育和文化的交融、溝通中,極大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

  奧運會(hui) 是激發民族精神的盛大舞台。奧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這是對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hui) 道德全麵發展的要求,也是對個(ge) 人、民族和國家內(nei) 在和諧的表達,體(ti) 現了自古以來各個(ge) 國家和民族不斷追求團結一致、超越自我、奮發向上的共同情感。曆史上,許多國家都借助舉(ju) 辦奧運會(hui) 所迸發的愛國熱情進一步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時至今日,我們(men) 仍然忘不了北京申奧成功的不眠之夜、忘不了中華民族從(cong) 曾經的“東(dong) 亞(ya) 病夫”到如今成為(wei) 奧運會(hui) 東(dong) 道主的曆史性跨越。從(cong) 燃燒的火炬祥雲(yun) 到溫潤的獎牌玉璧,從(cong) 宏偉(wei) 的首都北京到璀璨的明珠香港,2008年奧運會(hui) 在神州大地上的召開將極大地激發我們(men) 的愛國熱情,極大地振奮我們(men) 的民族精神,為(wei) 中華民族增添強大精神動力。

  奧運會(hui) 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加速器。1964年東(dong) 京奧運會(hui) ,被視為(wei) 日本戰後經濟重振、進而起飛的催化劑。1988年漢城奧運會(hui) 給韓國這條東(dong) 亞(ya) “小龍”提供了新的動力。由於(yu) 奧運會(hui) 的影響,韓國當年經濟增長12.4%,三星等韓國本土企業(ye) 因讚助奧運會(hui) 而崛起為(wei) 世界品牌。據測算,北京申奧成功後7年內(nei) 平均每年拉動中國GDP增長0.3到0.4個(ge) 百分點,每年對北京經濟增長產(chan) 生2個(ge) 百分點以上的拉升作用,還會(hui) 帶來約180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

  奧運會(hui) 第一次在中國這個(ge) 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大國舉(ju) 辦,不僅(jin) 將有力地促進我們(men) 國家的發展,也會(hui) 深深影響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生活。世界對中國充滿期待,期待著北京奧運會(hui) “給中國和世界體(ti) 育留下獨一無二的寶貴遺產(chan) ”。我們(men) 也對世界做出了莊嚴(yan) 承諾——舉(ju) 辦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hui) 。那麽(me) ,我們(men) 怎麽(me) 向世界兌(dui) 現這個(ge) 承諾呢?在世界和中國的最親(qin) 密接觸中,奧運會(hui) 對我們(men) 既是空前的機會(hui) ,又意味著巨大的挑戰。這種挑戰是多方麵的,既將考驗我們(men) 的經濟實力、組織動員能力、科技水平、體(ti) 育競技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等等,同時也將考驗社會(hui) 的文明程度和國民的文明素質。

  如果問奧運會(hui) 什麽(me) 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奧運會(hui) 後有什麽(me) 是令人難忘的?是盛大的開幕式、精彩激烈的比賽,還是現代化的體(ti) 育場館、耀眼的世界冠軍(jun) ?這些都沒錯。但是許多人會(hui) 更長久地記住這個(ge) 城市,記住這個(ge) 國家,記住這裏的人。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和漢城奧運會(hui) 上,日本人周到細致的服務和韓國人的微笑給人們(men) 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記憶。那麽(me) 北京奧運會(hui) 最能打動人的是什麽(me) 呢?“是中國人,是中國人的形象。”何振梁先生的話一語中的。

  因此,我們(men) 舉(ju) 辦奧運會(hui) ,不僅(jin) 要通過現代化的體(ti) 育設施和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奉獻給全世界一場競技體(ti) 育的視覺盛宴,更要通過這個(ge) 窗口集中展示13億(yi) 中國人民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素質。讓世界看到一個(ge) 泱泱大國團結奮進的姿態,一個(ge) 古老民族寬廣開放的氣度,一個(ge) 和諧社會(hui) 健康文明的風尚。

  毫不諱言地說,這恰恰是我們(men) 最需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第29屆奧運會(hui) 組委會(hui) 執行主席、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坦言,舉(ju) 辦北京奧運會(hui) ,市民參差不齊的素質是他最擔心的問題。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men) 可以在較短時間內(nei) 修建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設施,可以構建起北京的綠色屏障,使北京在短短幾年裏來個(ge) “整容”。可是,作為(wei) 東(dong) 道主的我們(men) 如何與(yu) 舉(ju) 辦奧運會(hui) 的要求相適應,使每一個(ge) 人心態、言談、舉(ju) 止有一個(ge) 明顯的改善呢?成功舉(ju) 辦奧運會(hui) ,最大的挑戰恐怕就在這裏。

  為(wei) 什麽(me) 說多哈“京罵”給北京奧運敲響了警鍾?

  2006年12月,多哈亞(ya) 運會(hui) 羽毛球男團半決(jue) 賽現場,中國隊與(yu) 印尼隊激戰正酣。由於(yu) 印尼觀眾(zhong) 聲勢浩大的助威聲占據場上優(you) 勢,加上裁判的幾個(ge) 明顯不利於(yu) 中國隊的判罰,看台上“京罵”聲響成一片。印尼拉拉隊中懂中文的觀眾(zhong) 紛紛以噓聲回應。

  這些中國觀眾(zhong) 的表現著實令國人汗顏,也給我們(men) 敲響了警鍾。在2008年奧運會(hui) 上,我們(men) 是否也會(hui) 給人留下同樣的印象?我們(men) 對世界的承諾是否會(hui) 成為(wei) 一句空話呢?

  應該說我國公民文明素質總體(ti) 是好的。我們(men) 是一個(ge) 有五千年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yi) 之邦”的美譽。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優(you) 秀道德傳(chuan) 統,已深深融入我們(men) 的血液中,成為(wei) 我們(men) 寶貴的精神財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不斷煥發出蓬勃向上、開拓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

  2001年申奧成功以後,我們(men) 下大力氣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取得了明顯成效。北京市出台《人文奧運行動計劃實施意見》,連續開展了“公民道德實踐年”、“文明禮儀(yi) 年”、“禮儀(yi) 北京、人文奧運”等主題活動,促進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2006年2月,廣泛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以來,北京市共有400多萬(wan) 人參與(yu) 了“微笑北京”誌願服務活動,有20多萬(wan) 名誌願者在公共場合開展了示範引導工作,數百萬(wan) 市民參加了各種文明宣傳(chuan) 活動等。北京的大街小巷,迎奧運熱情不斷升溫,奧運氛圍愈加濃厚。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中心“北京市民公共行為(wei) 綜合調查”課題組發布的2006年首都市民公共行為(wei) 文明指數為(wei) 69.06分,比2005年的65.21分提高了3.85分,這反映了北京市民公共文明素養(yang) 整體(ti) 水平呈現上升趨勢。

  在其他奧運協辦城市中,“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同樣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沈陽,“迎奧運、學雷鋒、樹新風—社區誌願者服務和諧行動”把奧林匹克精神帶入尋常百姓家;青島市正式啟動了“我們(men) 微笑、我們(men) 承諾”係列文明活動,伴隨著“迎奧運微笑圈”不斷發放到市民手裏,佩戴在更多人的手上,真誠的笑容遍布整個(ge) 青島。

  與(yu) 此同時,也要看到,不和諧、令人擔憂的現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看看我們(men) 的賽場表現。雅典奧運會(hui) 上,希臘觀眾(zhong) 對每一個(ge) 國家的選手都熱情地加油,給人們(men) 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有中國觀眾(zhong) 的賽場上,經常看到起哄、倒彩不斷,過激言行四起。另外,在國內(nei) 國外許多賽事中,觀看滑冰、體(ti) 操、射擊等比賽時隨意走動,手機鈴聲此起彼伏,相機閃光燈閃爍不停,都已司空見慣。中國觀眾(zhong) 不止一次因違反觀賽規則被驅逐出場。

  看看我們(men) 的公共秩序。橫穿馬路、翻越護欄爭(zheng) 分奪秒行動敏捷;上公交車,爭(zheng) 先恐後你推我搡好不熱鬧;在銀行裏對“一米線”熟視無睹;在景區景點為(wei) 了占據照相有利位置你爭(zheng) 我搶;在馬路上,開霸王車、闖紅燈、並線不打燈……不僅(jin) 造成公共秩序混亂(luan) ,也給他人徒增很多煩惱和不便。

  再看看我們(men) 的周邊環境。一個(ge) 黃金周,天安門廣場就留下60多萬(wan) 處口香糖殘跡、200多噸垃圾;古老的長城城磚傷(shang) 痕累累,刻滿了“某某到此一遊”;電線杆上、車站站牌上、牆上都貼滿、塗滿了小廣告,成為(wei) 城市的“牛皮癬”……我們(men) 是否要把這樣的環境一直帶到2008年?

  上麵提到的這些小毛病,在我們(men) 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也許有人會(hui) 說,這都是一些生活小節,無傷(shang) 大雅,無關(guan) 大礙。其實不然。有句話說得好,細節決(jue) 定成敗。一個(ge) 國家的文明形象,往往是從(cong) 少數人身上折射出來的。而一個(ge) 人的文明素養(yang) ,往往從(cong) 一個(ge) 細節就能看出來。特別是在奧運會(hui) 期間,一個(ge) 人、一個(ge) 小小的不文明行為(wei) 可能會(hui) 被放大,受到世界的關(guan) 注。關(guan) 鍵時刻這些“小毛病”很可能會(hui) 出大問題,影響奧運會(hui) 的舉(ju) 辦水平,關(guan) 係奧運會(hui) 的成敗。

  如何以迎接奧運會(hui) 為(wei) 契機提升社會(hui) 文明程度?

  2007年2月11日,北京市迎來了第一個(ge) “排隊推動日”。10萬(wan) 多名文明乘車監督員、誌願者和各界人士走上街頭,引導百萬(wan) 市民自覺排隊。北京市把每個(ge) 月的11日定為(wei) “排隊推動日”,就是希望改變公共場所亂(luan) 擁亂(luan) 擠、城市交通亂(luan) 行亂(luan) 停等不文明行為(wei) ,為(wei) 奧運會(hui) 創造文明有序的環境。目前,市民自覺排隊意識明顯增強,自覺有序上車,亂(luan) 擁亂(luan) 擠的現象有了很大的改觀。

  隨著國家博物館前豎立的奧運會(hui) 倒計時牌不停地閃動,隨著一座座比賽場館拔地而起,隨著奧組委工作人員的細致準備工作,2008年奧運會(hui) 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古老美麗(li) 的北京和熱情好客的國人在準備張開雙手歡迎來自五洲四海的體(ti) 育健兒(er) 和友誼使者的時候,作為(wei) “奧運名片”的每一個(ge) 中國人,如何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文明素養(yang) ,也越來越成為(wei) 人們(men) 關(guan) 注的問題。

  在這方麵政府應發揮好引導作用。要努力提高公共管理服務和城市管理水平,通過實施綠化城市、整治交通、改善環境、清潔空氣等工作,使舉(ju) 辦奧運會(hui) 的過程成為(wei) 惠及群眾(zhong) 的過程。同時,努力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chuan) 奧林匹克精神、宣傳(chuan) 奧運理念,使奧運精神不斷深入人心。組織和動員廣大群眾(zhong) ,特別是主辦城市和協辦城市的市民,以實際行動參與(yu) 到奧運會(hui) 的籌辦過程中來,形成“萬(wan) 眾(zhong) 一心迎奧運”的局麵,使人們(men) 在參與(yu) 中認識自身的責任,增強約束不良行為(wei) 的意識,從(cong) 而逐步樹立良好的文明風尚。

  經驗表明,在這方麵僅(jin) 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社會(hui) 各個(ge) 方麵都應積極行動起來。特別是主辦城市和協辦城市的社區、學校、企業(ye) 要因地製宜地開展以“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為(wei) 主題的各種文藝、體(ti) 育和社會(hui) 活動,宣講奧林匹克知識,傳(chuan) 播人文奧運理念,增強人們(men) 為(wei) 祖國爭(zheng) 光、為(wei) 奧運添彩的主人翁意識,共同營造企盼奧運、參與(yu) 奧運、奉獻奧運、共享奧運的良好環境和濃厚氛圍。要重視發揮各類社會(hui) 組織在培養(yang) 人們(men) 良好道德風尚中的重要作用。不久前,在中超聯賽北京國安隊的主場比賽中,一支由北京市球迷協會(hui) 組織的“綠色狂飆”拉拉隊成了看台上的一大亮點。他們(men) 服裝統一、口號一致,還自創了一套很有感染力的助威動作。為(wei) 促進賽場文明,北京球迷已經陸續組織起多個(ge) 拉拉隊,還專(zhuan) 門建立了球迷學校,培訓了幾萬(wan) 名球迷。在他們(men) 的示範下,球迷們(men) 已經能夠做到賽前奏國歌時自覺起立,賽後退場時帶走垃圾,“京罵”現象也逐漸減少。在我們(men) 的身邊,活躍著許許多多像球迷協會(hui) 這樣的組織。它們(men) 組織形式靈活,聯係群眾(zhong) 廣泛,號召力強,有大量的參與(yu) 者。大家都行動起來,就能形成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hui) 文明程度的強大力量。

  “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最終要落實到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行動上。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是奧運精神的載體(ti) ,都是展示文明風采的“窗口”和“名片”,都應當樹立主人翁意識,共同創造、共同分享一個(ge) 新奧運。從(cong) 點滴做起,從(cong) 身邊小事做起,就是最好的參與(yu) ,就是最實在的奉獻,就能得到最真實的快樂(le) 。比如,每月少開一天車,公共場所小點聲說話,觀看比賽不遲到,在比賽中不亂(luan) 拍照,乘車、購物時排隊禮讓,遇到陌生人有困難時熱情幫助,乘滾梯時靠右站立,不在禁煙區吸煙,賽場奏別國國歌時也起立……這些小事並非高不可即,往往是舉(ju) 手之勞,人人皆可做到。件件小事,點點滴滴,彼此呼應,互相感染,就會(hui) 構成一道喜迎奧運的風景線。

  奧運會(hui) 從(cong) 開幕到閉幕隻有短短16天,從(cong) 申辦成功到開幕要經曆7年,而從(cong) 1932年劉長春隻身赴賽空手而歸,到2008年中國成為(wei) 奧運會(hui) 東(dong) 道主,跨越了77年。奧運會(hui) 寄托著一個(ge) 古老民族的夢想,“中國印”鐫刻著13億(yi) 多中國人民的誓言:世界給我16天,我還世界5000年!

  2008年,到北京來,到中國來,一起編織和平、美好的夢!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30日 11:06 來源:學習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編輯:朱子豔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