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既是慈父,也是嚴(yan) 師,對子女的管教十分嚴(yan) 厲。

  1951年2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xi) 的大女兒(er) 劉愛琴,黨(dang) 員預備期滿,準備轉為(wei) 正式黨(dang) 員。得知此事的劉少奇,鄭重地給學校寫(xie) 了一封信,明確表示反對。信中寫(xie) 道:“劉愛琴生活上還不能艱苦樸素,政治上還不夠成熟,沒有完全達到一個(ge) 合格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標準,不同意轉正。”

  1954年,劉少奇的次子劉允若被派往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xi) 。留學期間,劉允若因和同學關(guan) 係相處不大融洽,向留學生黨(dang) 組織提出要轉係,甚至調換學校的要求。針對兒(er) 子暴露出的思想問題,劉少奇沒有遷就,他連寫(xie) 4 封長信對兒(er) 子進行批評教育。

  “不少人以為(wei) 我們(men) 是國家主席的子女,肯定處處受照顧享福。殊不知父親(qin) 對我們(men) 都是從(cong) 嚴(yan) 管教,有時甚至嚴(yan) 厲到接受不了的程度。”(出自劉愛琴《我的父親(qin) 劉少奇》)

  劉少奇以嚴(yan) 格的家風要求子女的言行,通過言傳(chuan) 身教,讓孩子們(men) 成為(wei) 了建設國家的優(you) 秀人才,為(wei) 廣大黨(dang) 員幹部作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