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曾任東(dong) 北抗聯第三路軍(jun) 總指揮的李兆麟來到哈爾濱,擔任哈爾濱中蘇友好協會(hui) 會(hui) 長,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展開戰後重建。

  當時的哈爾濱,形勢錯綜複雜。日偽(wei) 殘餘(yu) 勢力、反動派特務活動猖獗。國民黨(dang) 軍(jun) 統局在哈爾濱成立了“濱江組”,專(zhuan) 搞暗殺行動,共產(chan) 黨(dang) 員遇害的情形時有發生。

  大膽公開共產(chan) 黨(dang) 員身份的李兆麟,多次在公開場合宣傳(chuan) 中共“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揭露國民黨(dang) “假和平、真內(nei) 戰,假民主、真獨裁”的麵目。國民黨(dang) 當局很是惱火,向他寄去一封又一封恐嚇信。

  1946年3月9日,國民黨(dang) 以“商談推選國大代表問題”為(wei) 由,邀請李兆麟前往哈爾濱道裏水道街9號會(hui) 麵。接連受到死亡威脅的李兆麟,會(hui) 作何選擇?這場會(hui) 麵,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