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1歲的毛澤東(dong) 和19歲的蔡和森在湖南一師相遇,他們(men) 誌趣相投,憂樂(le) 與(yu) 共,熱烈地探求革命真理,勇敢地投身社會(hui) 實踐。求學之餘(yu) ,他們(men) 便常在假日相約,餐風沐雨,遍遊四野,在短短幾年間,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誼。
作為(wei) 毛澤東(dong) 和蔡和森的老師,楊昌濟曾稱讚二人:“二子海內(nei) 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
1918年,毛澤東(dong) 接到楊昌濟來信,得知蔡元培、李石曾在京倡導青年赴法勤工儉(jian) 學。抱著革新和追求進步的強烈願望,他和蔡和森很快響應,並親(qin) 自執筆留法勤工儉(jian) 學計劃書(shu) ,為(wei) 湖南青年奔走鋪路,籌集赴法資費。
曆時數月,毛澤東(dong) 和蔡和森一起爭(zheng) 取到十分珍貴的公費留法名額。可在出發前,毛澤東(dong) 卻有了新的決(jue) 定。
是什麽(me) 原因讓毛澤東(dong) 主動放棄赴法機會(hui) ?對於(yu) 留在國內(nei) ,他又有著怎樣的考慮和計劃?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