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大多數兒(er) 童相比,孩提時代的毛岸英、毛岸青與(yu) 父親(qin) 聚少離多。毛澤東(dong) 為(wei) 了國家、民族的解放事業(ye) ,冒著生命危險四處奔波,難以顧及小家。
1927年,毛澤東(dong) 組織和發動了秋收起義(yi) ,為(wei) 了妻兒(er) 的安全,毛澤東(dong) 不得不秘密把他們(men) 送到妻子楊開慧的娘家——湖南省長沙縣板倉(cang) 。楊開慧就義(yi) 後,毛岸英、毛岸青幾經周折來到莫斯科國際兒(er) 童院。
1938年,有人從(cong) 蘇聯帶來毛岸英、毛岸青的照片,父子間中斷多年的音訊得以重拾。毛澤東(dong) 通過一封封家書(shu) ,安慰、教育和鼓勵兒(er) 子。毛岸英、毛岸青回國後,遵照父親(qin) 囑托參加了土地改革工作。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馬列著作編譯室任俄文翻譯,先後翻譯出版了十多部馬列經典著作和政治理論書(shu) 籍。1950年10月,朝鮮戰爭(zheng) 爆發不久,毛岸英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在朝鮮戰場英勇犧牲。
毛澤東(dong) 既是嚴(yan) 父,又對孩子們(men) 飽含深情,他對子女們(men) 的嚴(yan) 格要求,始終與(yu) 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緊密相連。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毛澤東(dong) 不僅(jin) 樹立了優(you) 良的家風,更為(wei) 後世作出了榜樣!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