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春,年過半百的京劇大師程硯秋鄭重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他從(cong) 年幼時跟師傅學戲的苦痛經曆寫(xie) 起,用19頁,4600餘(yu) 字,認真梳理了自己的百味人生和思想蛻變。

  6歲學藝,11歲登台,唱腔與(yu) 戲台曾是程硯秋生活的全部。或許連他自己也說不清,究竟是從(cong) 哪一刻起,立誌成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

  1949年1月,北平剛剛解放,周恩來一天三次拜訪讓程硯秋深受感動。此後,他率劇社下農(nong) 村、進工廠、到部隊,積極參加慰問演出。所到之處,新中國的日新月異讓他感觸頗深:經濟複蘇、工業(ye) 發展、“處處施行各項的建設”,從(cong) 不問政治的程硯秋逐漸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有了更為(wei) 真切的了解,不禁心生向往。

  1957年初,程硯秋作為(wei) 人大代表團成員訪問蘇聯,與(yu) 周恩來和賀龍在莫斯科相遇。談及入黨(dang) 問題,周恩來主動提出願意做他的入黨(dang) 介紹人。後來程硯秋才知道,這是周恩來自1927年介紹賀龍入黨(dang) 之後,30年來第一次做入黨(dang) 介紹人。

  然而,在寫(xie) 入黨(dang) 申請書(shu) 時,程硯秋卻連用了兩(liang) 個(ge) “膽怯”表達自己忐忑的心情。他究竟在擔心什麽(me) ?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