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在中央軍(jun) 委工作的王一飛結識了同在中央機關(guan) 做事的上海姑娘陸綴雯。共事的時間久了,兩(liang) 顆年輕的心漸漸靠近。半年後,他們(men) 在上海舉(ju) 辦了一場簡樸的婚禮。

  蜜月剛過,王一飛被黨(dang) 組織派往漢口等地執行重要任務,綴雯則留在上海中央機關(guan) 。每有空閑,與(yu) 妻子分隔兩(liang) 地的王一飛便要把綿延的思念交付紙筆。

  這些顏色不同、大小不一的信箋,承載著他們(men) 分毫不減的愛意。不過,愛人間的相思情話,並不是王一飛筆下的全部內(nei) 容。年長幾歲的他,是妻子在革命生涯裏的引路人、戰友。

  王一飛壯烈犧牲後,陸綴雯繼續為(wei) 革命工作。周恩來為(wei) 王一飛、陸綴雯唯一的兒(er) 子取名叫“繼飛”,希望他繼承父親(qin) 未竟的事業(ye) 。很多年後,已是遲暮之年的陸綴雯,將這些珍藏多年的五十餘(yu) 封書(shu) 信全部捐贈給國家。兩(liang) 位革命者的愛情,永遠定格於(yu) 這疊信紙上,留在了團聚前的那個(ge)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