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堂黨史課丨雷打的石頭 鐵打的紀律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江西省茨坪鎮荊竹山有一塊長3米、寬2米的花崗岩,頂端有裂紋,名“雷打石”。

  1927年10月24日,工農(nong) 革命軍(jun) 戰士在荊竹山下整裝列隊,向井岡(gang) 山中心進發。正值秋收季節,戰士隨手挖老鄉(xiang) 家紅薯吃的現象時有發生。為(wei) 了嚴(yan) 明紀律,毛澤東(dong) 站在“雷打石”上提出三條規矩:“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群眾(zhong) 一個(ge) 紅薯;第三,打土豪要歸公。”這三條規矩,後來發展成家喻戶曉的“三大紀律”。

  “雷打的石頭,鐵打的紀律!”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原館長肖郵華介紹,“毛澤東(dong) 上山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定規矩抓紀律。”

  1928年1月,工農(nong) 革命軍(jun) 占領遂川縣城後,派人下鄉(xiang) 領導貧苦農(nong) 民打土豪。執行任務過程中,戰士嚴(yan) 格遵守紀律規矩,展現出和舊軍(jun) 隊截然不同的精神風貌。

  此後,毛澤東(dong) 在遂川縣李家坪召開大會(hui) ,宣布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mai) 賣公平;借東(dong) 西要還;損壞東(dong) 西要賠。戰士們(men) 將這些紀律刷在牆上、寫(xie) 在包袱布上,行軍(jun) 的時候包袱布背在身後,宿營的時候就把它掛在牆上,走到哪裏就宣傳(chuan) 到哪裏,走到哪裏就執行到哪裏。

  1928年4月,“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在湖南省桂東(dong) 縣首次被並列提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具體(ti) 細致的規定,便於(yu) 戰士們(men) 牢記和執行。半年後,《湘贛邊界各縣黨(dang) 第二次代表大會(hui) 決(jue) 議案》指出:“‘鐵的紀律’為(wei) 布爾什維克黨(dang) 的主要精神,隻有如此,才能抑止黨(dang) 走向非無產(chan) 階級的道路。”

  以鐵的紀律鍛造鐵一般的革命隊伍,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艱苦卓絕的井岡(gang) 山鬥爭(zheng) 中,成功粉碎敵人軍(jun) 事“會(hui) 剿”和經濟封鎖,取得了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偉(wei) 大勝利。

  從(cong) 井岡(gang) 山走出來的隊伍走過大江南北,踏過萬(wan) 水千山,“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內(nei) 容不斷補充完善,豐(feng) 富發展為(wei)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僅(jin) 是人民軍(jun) 隊的鋼鐵紀律,也成為(wei) 全體(ti) 黨(dang) 員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我們(men) 黨(dang) 在民主革命時期加強紀律建設的標誌之一。1920年9月,正在法國勤工儉(jian) 學尋求救國真理的蔡和森給毛澤東(dong) 寫(xie) 信,首次提出“黨(dang) 的紀律為(wei) 鐵的紀律”。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dong) 形象地指出,孫行者頭上套的箍是金的,共產(chan) 黨(dang) 的紀律是鐵的,比孫行者的金箍還厲害,還硬。

  一大黨(dang) 綱強調保密紀律,二大黨(dang) 章開辟“紀律”專(zhuan) 章,五大黨(dang) 章細化了違紀處分規定及審查程序,七屆二中全會(hui) 在西柏坡提出“兩(liang) 個(ge) 務必”“六不準”,新中國成立後嚴(yan) 懲劉青山、張子善,改革開放新時期恢複重建紀律檢查機關(guan) ……正是有鐵的紀律作保證,我們(men) 黨(dang) 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克服一個(ge) 個(ge) 困難,渡過一個(ge) 個(ge) 難關(guan) ,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ge) 個(ge) 勝利。

  2013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西柏坡,站在當年中央政治局開會(hui) 並提出“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屋子裏,著重強調了“立規矩”的重要意義(yi) :“這裏是立規矩的地方。黨(dang) 的規矩、製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dang) 的作風和紀律建設。”

  進入新時代,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紀嚴(yan) 於(yu) 法、紀在法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麵,不斷完善紀律規定,用鐵的紀律管全黨(dang) 治全黨(dang) 。

  青海省海西州,三江源的外圍屏障和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保護意義(yi) 重大。祁連山南麓海拔超過四千米的高寒草甸,因多年的濫挖濫采被人為(wei) 撕開了一條條裂口,形成多個(ge) 巨大天坑。

  2014年,黨(dang) 中央連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決(jue) 製止木裏礦區破壞式開采,對環境恢複治理。然而,有人卻“另搞一套”,在木裏礦區長期非法采煤,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yan) 重破壞。

  嚴(yan) 明黨(dang) 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yan) 明政治紀律,查辦案件首先從(cong) 政治問題查起。2020年8月,木裏礦區非法采煤問題曝光後,針對有關(guan) 單位和部門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生態環境保護決(jue) 策部署不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會(hui) 同多部門及青海省委組成調查組,對相關(guan) 問題展開徹查。青海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成立調查組,對公職人員涉嫌失職、失責、貪腐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調查中,隻要發現違紀違法行為(wei) ,都一查到底,決(jue) 不姑息。2020年9月,青海省原副省長、海西州委原書(shu) 記、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dang) 工委原書(shu) 記文國棟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審查調查。在此前後,青海省海西州委原常委、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dang) 工委原常務副書(shu) 記、管委會(hui) 原常務副主任梁彥國,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dang) 工委原委員、管委會(hui) 原專(zhuan) 職副主任兼原木裏煤田管理局局長李永平等多名幹部接連落馬。

  針對木裏礦區非法采煤問題,青海共立案查處嚴(yan) 重違紀違法領導幹部15人,其中省管幹部4人。與(yu) 此同時,青海加強以案促改工作,建立健全領導幹部違規插手工程項目建設、礦產(chan) 資源開發的登記備案和責任追究、企業(ye) 行賄“黑名單”等製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製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要堅決(jue) 嚴(yan) 肅查處。”

  鐵紀如山。2020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guan) 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95.4萬(wan) 人次。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談話函詢、提醒批評133萬(wan) 人次;運用第二種形態給予輕處分、組織調整48.5萬(wan) 人次;運用第三種形態給予重處分、職務調整7.1萬(wan) 人次;運用第四種形態處理嚴(yan) 重違紀違法、觸犯刑律的6.8萬(wan) 人次,其中涉嫌職務犯罪、移送檢察機關(guan) 的1.7萬(wan) 人次。

  出台中央八項規定、修訂廉潔自律準則和黨(dang) 紀處分條例、深入開展紀律教育、探索實踐“四種形態”、把紀律建設納入黨(dang) 的建設總體(ti) 布局……新時代新征程,紀律的螺絲(si) 擰得緊而又緊。

  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內(nei) ,一塊泛黃的方形包袱布引人注目。這是井岡(gang) 山時期紅軍(jun) 戰士每天不離身的行軍(jun) 用品,盡管布上染上了藍黑色的墨跡,但毛筆書(shu) 寫(xie) 的幾行字蒼勁有力,“六項注意”的詳細內(nei) 容清晰可辨。“紀律是戰鬥力,更是民心。”肖郵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前來井岡(gang) 山學習(xi) 參觀的人們(men) 深刻地感受到,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是理想的光芒,也是紀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