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日,退役軍(jun) 人信息采集工作正在湖北恩施來鳳縣展開。
當班的信息采集員聶海波接待了前來替老父親(qin) 提交資料的張健全。“除了證書(shu) ,還有其他的信息數據嗎?”“等一下,我馬上再過來。”隻帶了最基本證明的張健全匆匆離開了,等他再回來時,手裏多了一個(ge) 紅布包。兩(liang) 人小心翼翼打開紅布包,沒想到一段塵封六十多年的記憶震撼了他們(men) 。
“任突擊組長,攻下敵人碉堡一個(ge) ”“帶突擊組六人,掃清敵人外圍”“繳機槍兩(liang) 挺,打退敵人數次反撲”……3枚軍(jun) 功章、1份西北野戰軍(jun) 報功書(shu) 、1本立功證書(shu) 、一枚“人民功臣”獎章在布包裏靜靜地躺著,卻傳(chuan) 遞出萬(wan) 鈞之力。
張富清獲得的獎章、立功證書(shu) 及報功書(shu)
張健全怎麽(me) 也沒想到,滿載功勳、百戰而歸的戰鬥英雄,竟是自己身邊“普普通通”的父親(qin) ——張富清。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張健全告訴記者:“剛開始是懵的,感受不到這些東(dong) 西的價(jia) 值。後來在父親(qin) 對媒體(ti) 的講述中,我才慢慢加深了對他的認識。”之後很長時間,張健全經常會(hui) 默默注視父親(qin) ,品咂“九死一生”四個(ge) 字的本味。
1948年3月,張富清光榮入伍,成為(wei) 西北野戰軍(jun) 359旅718團2營6連一名戰士。回顧他的軍(jun) 隊生涯,“突擊”二字是最光榮的勳章。張富清先後參加了壺梯山、東(dong) 馬村、臨(lin) 皋、永豐(feng) 等戰役,每一次戰鬥都是突擊隊員,先後炸毀敵人4座碉堡。
張富清珍藏的紅布包中,有一份由彭德懷、甘泗淇、張德生聯名簽署的報功書(shu) ,記錄了他在陝西永豐(feng) 城戰鬥中勇敢殺敵的故事。在這場令張富清至今難忘的戰役中,他帶領突擊組與(yu) 敵人近身混戰,一顆子彈從(cong) 頭頂飛過,他頭皮受傷(shang) 仍繼續作戰,打退敵人數次反撲,奪取敵人碉堡兩(liang) 個(ge) ,繳獲機槍兩(liang) 挺。戰鬥結束,張富清死裏逃生,而突擊組的另兩(liang) 名戰友卻再也沒有站起來。
“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有多少都犧牲了。他們(men) 的功勞,比我要大得多。比起他們(men) 來,我有什麽(me) 資格來顯擺自己啊!”當張富清哽咽地說出這段話時,人們(men) 才了解他一直以來隱瞞戰功的理由。張健全告訴記者,除了媒體(ti) 采訪,父親(qin) 從(cong) 來不向其他人,甚至家人談及自己的戰鬥過往。“每當他回憶起這段往事,心情久久難以平靜,血壓好幾天都降不下來。”
追憶犧牲的戰友,張富清神情凝重,難以抑製內(nei) 心的傷(shang) 痛(圖片來源:解放軍(jun) 報)
1955年軍(jun) 校畢業(ye) 時,張富清原本可以去大城市或者回到家鄉(xiang) 工作,但他打聽到湖北最艱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遠的地方是來鳳,便二話沒說把工作地選在了來鳳。張富清用一塊紅布,包好用生命換來的立功書(shu) 和勳章,塞進皮箱的最底層。從(cong) 此,深藏功與(yu) 名,紮根大山,為(wei) 民造福。
在張健全的印象裏,小時候家裏幾乎看不到父親(qin) 的身影。“他經常是晚上匆匆回家洗個(ge) 澡,帶上幹淨衣服又出門了。”從(cong) 糧油所到三胡區,再到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張富清永遠站在“突擊最前線”,哪裏最困難就往哪裏去。
原卯洞公社最偏遠的高洞片區深居大山,不通水不通路,老百姓常常吃不上飯。時任公社革委會(hui) 副主任的張富清,在班子成員分配片區時搶先選了高洞。他住在村民家的柴房裏,帶領村民奮戰了120多個(ge) 日夜,硬是從(cong) 岩壁上活生生鑿出一條路來,結束了隻能肩挑背馱的曆史,圓了兩(liang) 千多土家族、苗族群眾(zhong) 通公路的世代夢想。
2020年12月,受白內(nei) 障困擾的張富清把尺子按在書(shu) 上,一行字一行字地堅持閱讀(供圖:張健全)
曾經的炮火硝煙散盡,9899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張富清奮鬥過的戰場,如今都已換了模樣。在新時代,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還需要張富清精神?
“我們(me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夠創造奇跡?張富清的事跡與(yu) 精神,就是成就奇跡的力量,就是讀懂奇跡的‘密碼’。”上海市中共黨(dang) 史學會(hui) 會(hui) 長、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忻平說,我們(men) 致敬英雄、學習(xi) 英雄,就是要學習(xi) 他們(men) 對黨(dang) 忠誠的革命本色,學習(xi) 他們(men) 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學習(xi) 他們(men) 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以實際行動展示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氣神。
張富清先進事跡主題展廳
勇戰壺梯山的故事、沙畫,鳳凰牌舊收錄機、手製花盆、舊棉衣棉鞋……在來鳳縣民族博物館的張富清先進事跡主題展廳內(nei) ,一件件藏品展現著張富清平凡而偉(wei) 大的人生。這些展品中,有12件實物是張富清捐贈的。一開始老英雄不樂(le) 意捐,他說這些老物件現在還能用,別浪費了。後來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他,捐出來是為(wei) 了讓更多人了解黨(dang) 的曆史,學習(xi) 優(you) 良作風,張富清這才答應。
來鳳縣文物事業(ye) 管理局局長、民族博物館館長黃林向記者介紹,2020年展廳接待了來自湖南、貴州、重慶、杭州、武漢等省內(nei) 外參觀人員共計3.6萬(wan) 餘(yu) 人次,每個(ge) 人都被張富清的故事深深打動。“張富清用一生不改的初心和奮鬥,書(shu) 寫(xie) 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忠誠。在新時代,他隱藏功名、淡泊名利、永葆初心的崇高精神,將成為(wei)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時代的精神坐標和力量源泉。”
如今,來鳳縣的老百姓不僅(jin) 家家戶戶都知道張富清,還知道縣裏有支“張富清先鋒隊”。為(wei) 獨居老人上門理發、在假期免費給孩子們(men) 開設繪畫手工課、聯合消防和應急部門開展消防安全演練、疫情期間在小區和卡口輪流值守……從(cong) 剛成立的220名隊員到如今的3860名,從(cong) 花園堡社區到全縣多個(ge) 社區村莊,張富清先鋒隊隊員們(men) 的足跡遍布來鳳的每個(ge) 角落。
“在張富清精神的激勵下,越來越多黨(dang) 員主動加入先鋒隊。雖然我們(men) 沒有經曆炮火硝煙,但為(wei) 民服務的每一件細微小事,都是對老英雄初心的熱血傳(chuan) 承。”花園堡社區張富清先鋒隊隊長湯羽熙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