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1日,北方深秋的空氣中已透出絲(si) 絲(si) 寒意,此時,第9兵團第27軍(jun) 的指戰員們(men) 乘著夜色登上了一輛軍(jun) 列。
由於(yu) 事發突然,登上列車的許多將士還不清楚此次調動究竟要去向何處,肩負怎樣的使命……
軍(jun) 列呼嘯著急速馳騁,車廂內(nei) 懸掛的兩(liang) 盞馬燈,在半空中晃來晃去。
借著微弱的燈光,第9兵團第27軍(jun) 第79師第235團3營副教導員遲浩田和該營其他領導,向全營官兵傳(chuan) 達朱德總司令於(yu) 10月29日在華東(dong) 軍(jun) 區第9兵團駐地曲阜所作《朝鮮戰局形勢與(yu) 入朝作戰的意義(yi) 》的報告。
直到此時,戰士們(men) 方才得知,這次緊急行動,不是南下,而是北上。11月1日當天,行進途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9兵團番號改為(wei) 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第9兵團。
誌願軍(jun)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西線美第8集團軍(jun) 被迫後撤,但東(dong) 線的美第10軍(jun) 仍繼續向北推進。
為(wei) 改變東(dong) 線戰場態勢,10月31日,毛澤東(dong) 電示華東(dong) 軍(jun) 區:9兵團全部著於(yu) 11月1日開始,先開一個(ge) 軍(jun) ,其餘(yu) 兩(liang) 個(ge) 軍(jun) 接著開動,不要間斷。到達戰區之後,受誌願軍(jun) 司令部指揮,以在東(dong) 線尋機各個(ge) 殲滅南朝鮮軍(jun) 首都師、第3師、美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為(wei) 目標。
組建於(yu) 1941年的美陸戰第1師,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卻在太平洋戰爭(zheng) 中經曆過煉獄般的奪島血戰,齊裝滿員2.5萬(wan) 人,堪稱王牌中的王牌。
麵對這支王牌部隊,誌願軍(jun) 第9兵團毫無懼色。
11月24日,美陸戰第1師全部進入長津湖地區。
誌願軍(jun) 第9兵團決(jue) 定抓住美軍(jun) 兵力分散,尚未發現誌願軍(jun) 集結的有利時機,集中兵力,於(yu) 11月27日黃昏向長津湖地區的美軍(jun) 部隊發起全線進攻。
戰至11月28日清晨,誌願軍(jun) 第9兵團已完成對長津湖地區美軍(jun) 的分割包圍,將美陸戰第1師和美步兵第7師主力分割包圍於(yu) 長津湖東(dong) 麵的新興(xing) 裏、南麵的下碣隅裏和西麵的柳潭裏等地。
11月29日上午,下碣隅裏的美軍(jun) 向南突圍。
堅守在下碣隅裏1071.1高地東(dong) 南小高嶺的是第20軍(jun) 第58師第172團3連連長楊根思帶領的3排。
戰鬥一開始,美軍(jun) 就瘋狂地向3排陣地發起猛攻,白雪皚皚的山頭被打成一片焦土。美軍(jun) 罕見地連續發起了8次衝(chong) 鋒,都被3排打了下去。
陣地上隻剩下連長楊根思和兩(liang) 名傷(shang) 員,所有的彈藥已經打光。生死時刻,楊根思命令兩(liang) 名傷(shang) 員帶著重機槍撤離陣地。
孤身一人的楊根思麵對美軍(jun) 的第9次進攻,臨(lin) 危不懼,沉著應對。
時為(wei) 第20軍(jun) 文工團創作員 徐坤 :
這時候有40多個(ge) 敵人上來,他抱起了唯一的最後一個(ge) 炸藥包,拉著導火索衝(chong) 向敵群,與(yu) 敵人同歸於(yu) 盡。
楊根思犧牲時,年僅(jin) 28歲。
1950年11月29日,根據敵情變化,誌願軍(jun) 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宋時輪決(jue) 定集中兵力逐點殲滅被圍之敵。
11月30日,第27軍(jun) 5個(ge) 團對新興(xing) 裏美步兵第7師部隊發起總攻,隨即美軍(jun) 防線被捅得七零八落。
軍(jun) 事科學院原世界軍(jun) 事研究部副部長 羅援:
27軍(jun) 80師239團4連,他們(men) 被授予的任務是連夜穿插,直插到美軍(jun) 31團團部。
第239團2營直搗黃龍,衝(chong) 進敵人的指揮所。
更為(wei) 傳(chuan) 奇的是,戰前營部炊事班長交代的一個(ge) 特殊任務,竟讓誌願軍(jun) 獲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戰利品。
時任第27軍(jun) 第80師作戰科長 高聖軒:
在戰前,營部的炊事班長給3營的一個(ge) 通信班班長交代個(ge) 任務,說你打仗的時候,給我找一塊布,我好蒸饅頭。戰鬥結束以後,這個(ge) 通信班長就到處給找布了,發現一塊質量還不錯的布,他就給拿回來了。
時為(wei) 第27軍(jun) 政治部報社編輯 孫佑傑:
有人發現報告了領導,領導出去一看,這個(ge) 不要亂(luan) 動,這是美國一個(ge) 旗子,它是北極熊團標誌的一個(ge) 旗子。
誌願軍(jun) 當年繳獲的北極熊團旗,國家一級文物,現被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
團部被端,新興(xing) 裏美軍(jun) 全麵崩潰,戰至12月2日淩晨,被稱為(wei) “北極熊團”的美步兵第7師第31團覆沒。
這一戰創造了誌願軍(jun) 在整個(ge)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唯一一次全殲團建製美軍(jun) 的戰例。
軍(jun) 事科學院原世界軍(jun) 事研究部副部長 羅援:
這個(ge) 是在我軍(jun) 戰史中第一次對美軍(jun) 一個(ge) 成建製團進行殲滅,而且擊斃了團長,從(cong) 此在美軍(jun) 的序列中就沒有這個(ge) 北極熊團了。
新興(xing) 裏的美軍(jun) 被殲,東(dong) 線美第10軍(jun) 全線動搖。美第10軍(jun) 軍(jun) 長阿爾蒙德命令所有部隊向鹹興(xing) 、興(xing) 南地區實行總退卻。
為(wei) 免於(yu) 全軍(jun) 覆沒,美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不斷呼叫航空兵進行空中支援,連停泊在附近海麵上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也全部出動,掩護美陸戰第1師撤退。
軍(jun) 事科學院原軍(jun) 事曆史研究部副部長 齊德學:
美陸戰第1師從(cong) 來沒打過敗仗,在朝鮮戰場東(dong) 線,有人說它是第一次用撤退這個(ge) 字眼,對他們(men) 的心理影響非常大。
水門橋,位於(yu) 古土裏以南6公裏處,橋下是懸崖峭壁、萬(wan) 丈深淵,這裏是美陸戰第1師南撤的必經之路。
這一天,長津湖的氣溫驟降至零下38攝氏度,誌願軍(jun) 第20軍(jun) 第58師第172團部隊擔負在水門橋邊的高地上阻擊美軍(jun) 的任務。
當美陸戰第1師先頭部隊偵(zhen) 察至此時,眼前的一幕令他們(men) 驚呆了。誌願軍(jun) 許多戰士呈戰鬥隊形散開,臥倒在雪地裏,人人都是手執武器的姿態,怒目注視前方,沒有一個(ge) 人向後,凍僵在雪地上。
軍(jun) 事科學院原世界軍(jun) 事研究部副部長 羅援:
當我們(men) 的後續部隊上去打掃戰場的時候,他們(men) 從(cong) 一位叫宋阿毛烈士的上衣口袋裏找到了一個(ge) 卡片,上麵寫(xie) 道:我愛親(qin) 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誌願軍(jun) 戰士,冰雪啊,我決(jue) 不屈服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誌願軍(jun) 整整100多人的連隊,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與(yu) 陣地永恒地堅守在一起。
美陸戰第1師突圍南撤一路丟(diu) 盔棄甲,損失過半。美第10軍(jun) 一路跌跌撞撞,乘船從(cong) 海上撤離。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第二次戰役,從(cong) 11月6日到12月24日,連續作戰49天,誌願軍(jun) 以作戰減員3.07萬(wan) 餘(yu) 人的代價(jia) 殲敵3.6萬(wan) 餘(yu) 人,其中美軍(jun) 2.4萬(wan) 餘(yu) 人,挫敗了“聯合國軍(jun) ”在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zheng) 的“總攻勢”。
誌願軍(jun) 第9兵團在東(dong) 線嚴(yan) 寒中的殊死決(jue) 戰,將“聯合國軍(jun) ”從(cong) 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根本扭轉了朝鮮戰局。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在異國他鄉(xiang) 的土地上,在距離長津湖戰場遺址不遠處的烈士陵園中,安葬著9867名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烈士。為(wei) 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他們(men) 將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1950年的冬天。
英雄不朽,人民永記!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