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頤和園迎來了一群西服革履的外國人。
您大概很難猜到,這些外國人曾經是朝鮮戰場上與(yu) 誌願軍(jun) 拚得你死我活的對手,並最終成為(wei) 了誌願軍(jun) 的戰俘。
圖:1954年 參觀頤和園的“聯合國軍(jun) ”戰俘
在朝鮮戰場上,誌願軍(jun) 的戰俘涉及以美國為(wei) 首的“聯合國軍(jun) ”多國人員。
隨著戰局的深入,“聯合國軍(jun) ”被俘人員越來越多。因此,第一次戰役結束後,誌願軍(jun) 政治部派出專(zhuan) 人,開始籌備組建戰俘營,對戰俘進行集中管理。
圖:碧潼誌願軍(jun) 戰俘營全景照片
碧潼,地處中朝邊境,這裏三麵環江,環境幽靜,是收容戰俘的理想地點。
與(yu) 人們(men) 印象裏高牆鐵網、崗哨林立的戰俘營截然不同,這裏沒有崗樓碉堡,更沒有誌願軍(jun) 四處巡查守衛。
工作人員嚴(yan) 格執行了中央優(you) 待俘虜的政策,盡一切努力改善“聯合國軍(jun) ”戰俘的基本生活條件。
除了改善生活條件,為(wei) 戰俘體(ti) 檢治病同樣是戰俘營的重要工作。
雖然這段曆史已經遠去,時任誌願軍(jun) 戰俘營醫生的黃遠依然記得一位年輕的英軍(jun) 戰俘。
時任誌願軍(jun) 俘管一團醫生 黃遠:
我給他量了一個(ge) 體(ti) 溫,41攝氏度,我問他幾歲了,他說18歲,我就想到我自己18歲,還在父母親(qin) 身邊,我回來就向團長匯報。
能治療彼得的藥品是對於(yu) 誌願軍(jun) 也極為(wei) 稀缺的青黴素。在惡劣的戰場環境下,彼得所在的戰俘一團,一共也隻有幾支青黴素。原本,這是工作人員和戰士們(men) 的救命藥。但團長考慮再三,還是決(jue) 定把青黴素讓給彼得。
為(wei) 了更好地照顧彼得,黃遠和比他小12歲的彼得住在了一起。兩(liang) 人同吃同住、朝夕相處,最後竟成為(wei) 了一對好朋友。
圖:黃遠和彼得
隨著“聯合國軍(jun) ”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從(cong) 1951年5月開始,美國開始謀求通過談判實現“體(ti) 麵停戰”。談判桌上,戰俘處理問題是雙方博弈的焦點。
然而,關(guan) 於(yu) 戰俘問題談判一開始,美方就反對按日內(nei) 瓦公約的規定,全部遣返戰俘,而主張所謂的對等遣返,並荒唐地提出“一對一”交換原則和所謂的自願遣返。
對此,中國政府的態度是:“至於(yu) 交換戰俘,我們(men) 反對按一對一的原則交換,我們(men) 建議按雙方遣返全部戰俘的原則交換。”
隨後,在一次會(hui) 議上,毛澤東(dong) 做出了堅決(jue) 而有力的表態:“這不是一兩(liang) 萬(wan) 人俘虜的問題,兩(liang) 個(ge) 人的俘虜也要爭(zheng) 。”
在戰俘問題上,美國不斷製造著各種障礙。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期間,巨濟島被改造成了收容朝中被俘人員的“聯合國軍(jun) ”戰俘營。
圖:“聯合國軍(jun) ”戰俘營
在這裏,為(wei) 了阻止朝中戰俘回國,美方戰俘管理當局都會(hui) 對要求遣返的朝中戰俘施以各種酷刑,並強行在他們(men) 身上刺下反動標語。施刑過程中,稍有不從(cong) ,就會(hui) 當場殺害。
美方戰俘管理當局的殘酷虐待,引發了朝中戰俘的強烈反抗。1952年5月7日,巨濟島第76號戰俘營朝中戰俘舉(ju) 行抗議示威,並將前來談判的“聯合國軍(jun) ”戰俘營長官杜德準將抓入戰俘營。
圖:“聯合國軍(jun) ”戰俘營長官杜德
堂堂美軍(jun) 準將竟成了朝中戰俘的戰俘,美國政府顏麵盡失。
杜德被釋放後,惱羞成怒的美方戰俘管理當局開始了瘋狂報複。在此後一個(ge) 月的時間裏,他們(men) 對巨濟島的朝中戰俘進行了數次屠殺。
巨濟島發生的暴行受到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美國政府承受的壓力與(yu) 日俱增。
到1953年6月,隨著“聯合國軍(jun) ”在戰場上的無能為(wei) 力,經中國政府的努力,美國當局最終同意直接遣返全部戰俘的處理方案。
1953年8月5日,朝中方麵在板門店迎來第一批歸來人員。
這些飽受虐待的戰俘高聲歌唱、呼喊口號,迫不及待地撲向了戰友的懷抱。
板門店談判代表團翻譯 楊冠群: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特別是朝鮮人民軍(jun) ,一進板門店會(hui) 場區,把美國人一切東(dong) 西都扔了。
照片中左側(ce) 這位身體(ti) 瘦弱、疲憊不堪的人叫做吳成德。這是他曆經磨難,從(cong) “聯合國軍(jun) ”戰俘營遣返歸來時留下的曆史瞬間。
圖:吳成德 拍攝於(yu) 1953年9月
時任第180師政治部主任的吳成德,在第五次戰役中,為(wei) 了帶傷(shang) 員突圍,不幸被俘。一年多的嚴(yan) 刑拷打,吳成德遍體(ti) 鱗傷(shang) ,體(ti) 重從(cong) 被俘前的130多斤銳減到了90斤。
吳成德的戰俘經曆並非特例,戰爭(zheng) 期間,美方對朝中戰俘進行了殘酷迫害。
與(yu) 朝中戰俘截然不同,被遣返的“聯合國軍(jun) ”戰俘個(ge) 個(ge) 穿戴整齊,身體(ti) 健康。交接過程中,他們(men) 與(yu) 誌願軍(jun) 俘管人員如老友分別一般,依依不舍,揮手告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